托兒費2年漲速超通脹3倍 上得起大學卻養不起娃
加拿大一份關於托兒費的最新研究報告稱,兩年內加拿大的平均托兒費成本上漲了8%,漲速超過了通貨膨脹三倍還多。換句話說,現在加拿大城市裡的父母們養兒的成本較之2014年,每年要多花至少$1,000,是不是讓人心驚呢?
Canadian Centre for Policy Alternatives(CCPA/加拿大政策替代中心)的高級經濟學家兼這份報告作者之一的David Macdonald是這麼形容托兒費上漲的態勢:簡直要把加拿大的父母們榨乾了!
CCPA組織的這份報告針對全國28個不同城市進行了調研,按照孩子的三個年齡層進行分類:嬰兒、幼兒、學齡前兒童。
下圖便是報告中關於加拿大各主要城市的托兒費成本排名:
從圖中我們能看出,多倫多再一次「奪冠」,成為全國平均托兒費最高的大城市,根據報告數據,多倫多的父母現在要養孩子的話,每個月照顧嬰兒要平均花費1649元,幼兒階段每個月平均1375元,而照顧學齡前孩子的話,每個月也要支出1150元。
經濟學家Macdonald 給大家算了一筆賬:假如多倫多一對夫妻家中有一嬰一幼需要照顧,按照現階段的托兒費水平,至少每個月要花費3000元,一年算下來也得3.6萬元;安省的上大學學費基本也就在1萬元,也就是說,養孩子要花的錢,竟然遠遠超過了孩子上大學的學費,從今以後再也不流行說「上不起學」了,取而代之的應該是「養不起娃」。
除了多倫多,溫哥華和卡爾加里的托兒費也相差多倫多不遠。從調研數據能看出,魁省花費最低,蒙特利爾父母養孩子每個月僅僅需要花164元,Gatineau、Laval和魁北克市每個月平均托兒費只有179元。這個數字是不是讓安省的父母們心塞呢?
花錢還得排隊!
雖然全國各省的保育費參差不齊,但基本上加拿大的父母都面臨著同樣的頭疼問題:花錢也得排隊。
報告指出,幾乎全國70%的託兒所都有一份預約名單,意味著讓孩子上託兒所不僅要花錢,還得按照順序一個一個來,有的家長反映甚至能登上半年、一年甚至更長時間。當然,為了省時間,讓自己孩子儘早得到照顧,很多家長願意出高價來買等候名單上的順序,水漲船高,也就導致了託兒所收費的不斷增長。
雖然今年9月1日起,安省就明令禁止各地託兒所亂收費更改等候順序,但其他省市地區也難免會出現同樣的問題。
低收入家庭怎麼辦?
全國各省(魁省除外)都出台了針對低收入家庭的托兒費補償或減免政策,但是具體的補貼條件也不明晰,區別也很大。比如,安省貧困家庭的托兒費大概只需要花90元/月,而卡爾加里在內的薩省低收入父母們依然每個月要掏500元的學前兒童托兒費。
自由黨政府已經正式宣布,將在2017年國家預算中投入5億元用以補貼全國家庭的托兒費,但這個政策到底能對加拿大的托兒行業影響多少?我們不得而知。
加拿大托兒費第一高!


TAG:皮笑肉不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