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村上春樹:這四個問題,就是選擇職業的判斷標準

村上春樹:這四個問題,就是選擇職業的判斷標準

本文2000字,建議閱讀時長3分鐘

在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心裡,68歲的村上春樹是被欠了一個「諾貝爾文學獎」的著名小說家。

在看了他《我的職業是小說家》(2017年1月出版)之後,我覺得村上還可以做人生尤其是職業規劃與管理的顧問。

職業選擇是職業規劃的第一步,其重要性猶如一個創業者決定自己的核心業務方向,一個產品經理決定要開發什麼產品,一個品牌決定自己的定位。

做職業選擇很需要結構性的思考與分析,並不是一個簡單問句。村上春樹在《我的職業是小說家》中的自述,呈現出了他的思考與分析方法。我十分認同。村上反覆說此書所寫,乃他的「私人思維歷程」,但他的方法很有啟發性與借鑒意義。不論你是選擇做一個小說家,還是其他職業。

曾經,也有讀者問我建議,「考慮開個公號」,或者「開個淘寶店」,但往往,他們給出自己的簡單「目標」後,就想來聽你的意見。這時,我總會讓他們先問自己如下幾個問題。

1

它是否讓你由衷地快樂?

固然大多數人都很難自由選擇自己最喜愛的工作,但這一條仍應被列為職業選擇判斷標準之首。

村上為何會選擇做個職業小說家?首先是因為寫小說這件事是他源自內心的衝動,且讓他從心裡感到快樂。相較之下,開一個小店,他只是出於謀生的需要、做事的責任心,勉力為之。

如果你從事著一份自以為很重要的工作,卻不能從中發現油然而生的樂趣和喜悅,如果工作時完全沒有心花怒放的感覺,那裡面就有些不對頭,不調和的東西了。這種時候就必須回歸初心,將妨礙樂趣與喜悅的多餘部件和不自然的要素一個個拋棄掉。

-- 村上春樹

我們通常都有這樣的體驗,做自己由衷快樂的事,哪怕辛苦、繁瑣,也不覺累乏。它讓我們有自覺自愿投入「勞作」的源動力。這種狀態也往往能更有助於我們做好一項工作。

問題在於:你要清楚自己的興趣在什麼地方?它有變成一份職業的可能嗎?

2

它是否讓你覺得有價值?

對多數人而言,生命是需要價值感和意義感的。儘管,每個人定義「價值感」的標準不盡相同。

小說寫作讓村上感到的意義感在哪裡?

能撫慰男女之間、世代之間的對立,以及其他種種陳規舊俗的對立,起到緩和鋒芒的作用,是一種非常美妙的功能。希望自己寫的小說在世界上擔當起這種積極正面的角色,哪怕是一丁點兒也好。

-- 村上春樹

有價值感做驅動,我們會從道德感層面更認同自己的選擇。比如,我自己選擇寫作,一個很重要動力就來自於:我希望自己寫的字兒,不僅能幫助自己,實現自我梳理、自我療愈、自我凈化,還能對部分讀者有一些價值,能有益於他人與社會,哪怕只是那麼一丁點兒的作用。

3

它是否契合你的天性?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與生俱來的天性。每一項特質,無謂好壞,但都蘊含著它自己的勢能,在不同的點呈現出不同的效果。很可能是,此處正向,彼處反向。所以,順勢而為,做適合自己天性的工作,往往事倍功半,更容易取得理想的成績。

「做適合自己天性的工作」其前提又是什麼?先真正了解自己的工作。(了解自己想要從事的那份工作的真實面貌)

外人看小說家,尤其是著名小說家,多看到「名人」光環的那面,是名與利的受益者。但村上描述的小說家,其工作實質是什麼:

無比耗時費工,無比瑣碎鬱悶。

寫一部長篇小說,就得有一年,甚至三年的時間鑽進書房,獨自伏案埋頭苦寫。清晨起床,每天五到六小時集中心力執筆寫稿。

這是非常孤獨的工作。時時覺得自己彷彿孤單一人坐在深深的井底,誰也不會趕來相救,誰也不會過來拍拍你的肩膀,讚許一聲「今天幹得不錯啊」。這是只能有作家一個人默默承擔的重負。

任何工作都有兩面,在選擇職業時,你是否同時看到了兩面?

了解工作的實質、全貌之後,再來看自己的天性,是否適合從事這項工作。

村上經過自我分析,認為自己的天性,比如從性格特點、思維特點到忍耐力等,都比較適合寫小說。

才思過於敏捷或者說知識儲備超長的人,只怕不適合寫小說。因為寫小說,是需要用低速檔緩慢前行,去耐心推進的作業。

才子有才子的節奏,知識份子有知識份子的節奏,學者有學者的節奏。

-- 村上春樹

同樣,他也很清楚自己的天性去經營酒店,不會有大成。「我自認沒什麼經營才能,又生性不善應酬,並非社交型的性格,顯然不適合從事服務業。」

正確的選擇,建立在清晰的自我認知上。人只有明白了自己的長短、圓缺,才會明了什麼工作不適合自己,什麼工作適合自己。

這裡說的天性,就是指你的優勢。你的優勢是什麼?

4

它是否足以讓你謀生?

我們都想做一個經濟獨立的人,那麼我們選擇一個職業,自然還要能滿足自己的生存與發展需求。因此,滿足以上幾點之外,一個職業能否養活我們自己,是我們不得不考慮的現實難題。

無論在哪個領域,你是否擁有、或經過培訓與自我訓練後能夠擁有從事該領域工作的技能,甚至是核心競爭力,很重要。

村上能下決心做一個全職作家,和他的處女作《且聽風吟》受到認可,拿了日本群像新人獎有很大關係。儘管當時社會對這部作品褒貶不一,但村上確實通過處女作證明了他具有成為一個職業小說家的潛質。

村上春樹的處女作《且聽風吟》獲群像新人獎

而他為什麼能夠一出手就拿獎?因為他過去的儲備,無論是基於興趣而展開的海量閱讀,音樂修養熏陶,還是開店從事服務業積累下的豐富社會閱歷等,都為他日後成為一個小說家做了充分的人生準備。

村上春樹收藏的黑膠唱片超過10000張

問自己是否能靠一個職業謀生,其實也是在問:你具備做這行的核心競爭力嗎?

整體而言,我們在擇業時,應該至少要問自己以上四個問題。

這份答卷我們其實也無法假他人之手作答。擇業終究還是一件只能自己獨自思考與承擔的人生難題。重要的是,學會結構性的思考方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溫州市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TAG:溫州市圖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