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避免沒有藍色調的夜景

避免沒有藍色調的夜景

夜景的最佳拍攝時機是華燈初放,天空出現美麗藍色的時刻。夜景的天空如果沒有藍色調,其畫面色調的豐富程度便會大打折扣。在拍攝夜景時,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其一,傍晚前必須找好機位,可以先試拍幾張看看構圖效果。藍色調出現的時間很短,一般只有30分鐘左右,如果天空已經整體發紅髮黑,建議另外選擇時間再拍。

其二,採用手動對焦,實時顯示放大10倍。如天空變暗,建築邊緣線無法對焦,這時可找中景的一個燈光或亮點對焦。燈光或亮點對焦時,會隨著鏡頭焦距的變化逐步變大,變虛;對焦準確之後,亮點會變得最小,也就到達了「最實」的對焦效果,即圖像最清晰。

其三,通常感光度可設置在ISO200~400,感光度越高,越容易出現噪點。建議使用三腳架和快門線,防止相機抖動。

其四,建議選用相機的M擋設置光圈和快門。隨著天空逐漸變暗,相機進光量會逐步減少,可以逐步增加曝光時間,以確保拍出理想的藍色調。藍色調成敗的關鍵是逐步增加曝光時間。光圈建議F/5.6~11。拍攝幾張後,要及時通過相機的實時顯示屏查看拍攝效果,隨時調整拍攝參數。

拍攝夜景前,切記要將相機的「圖像畫質」設置成RAW格式,以便於後期處理。同一個角度盡量多拍幾張,以便於後期挑選。

若是遇到建築物並不具備較好的光源或照明條件,攝影者可借用道路上的車燈進行拍攝。車前燈與車尾燈呈現紅黃兩色的光柱常會對建築物進行「光掃」,攝影者只需找出合適的視角,等待車燈閃過。

更為重要的是,後期處理需修正因光源不足造成的色彩偏差。在後期處理RAW格式照片時,一是提亮暗部,使暗部細節有更好的表現,一般以「+50」左右為宜;二是在灰度調整中,適當增加藍色的飽和度和亮度,使天空看上去更加湛藍清澈。當然,攝影者還可以選取出天空部分並使用漸變工具,讓天空更具色調的過渡感。

此外,若景物無光源且無車燈照明,攝影者也可利用手邊的手電筒等進行補光,光線照在景物上需進行輕微晃動,讓補光顯得更加均勻、柔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攝壇 的精彩文章:

TAG:攝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