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九十年代石龍路邊的卡拉OK攤還記得嗎?

九十年代石龍路邊的卡拉OK攤還記得嗎?

你可還記得桂平石龍90年代初期的卡拉OK?在石龍圩夜晚的各個街邊,在人來車往的馬路邊,一台電視前,聚集了一群靚男俊女,大展歌喉......(本文圖片拍攝自2004年的碧桂園茶莊)

卡拉OK出現於1972年的日本神戶,它的本意是「無樂隊伴奏的演唱」。發明者是井上大佑,卡拉OK是20世紀日本對世界文化的一大貢獻。後來傳入台灣,再由台灣於90年代傳入中國大陸,便有了話題所說的卡拉OK(現在的KTV)的景象。

上世紀80年代後期,隨著國門打開,卡拉OK流入內地。一到夜間,一台電視、兩個音箱、幾個麥克風就擺上街頭,露天卡拉OK成為當時石龍夏夜最流行而又最自娛自樂的方式,一兩元錢一首歌,點上幾瓶飲料,瓜子,零食......在一段時間裡,露天卡拉OK,還成為男女戀愛交流的方式。

講起卡拉OK,在石龍興起的時間沒記錯的話也是在90年代初開始真正盛行,那時石龍唱K的地方不多,無非就是在政府到車橋路段,除了供銷社百貨大樓二樓的歌舞廳以外,主要還是夜晚擺在路邊的幾個攤檔人最多。

最開始的卡拉OK初期,用的都是錄像帶,到了90年代中期以後發展為VCD光碟,最後發展為現在KTV的電腦系統。那時沒有現在這麼方便都是電腦化點歌系統,那時點歌最基本的還要在那個卡拉OK的歌簿當中,看看歌名的號碼,用紙條寫上,交給服務員那裡,等他找到錄像帶或者VCD之後才有得唱,而且還要排隊唱。

如今的回憶起曾經的卡拉OK,依然記憶猶新,場子不大,在自家門口都能擺上一檔,加上十個八個小桌子,朋友三三兩兩相聚而來。隨著經濟的發展,九十年代後期開始由路邊攤轉變為室內的卡拉OK:龍記卡拉OK、天龍庄、茶花山莊、清水山莊、天然居、碧桂園、老協也開過卡拉OK......豪華卡拉OK廳也越來越多,紛飛一時的街頭卡拉OK也如曇花一現般銷聲匿跡,被室內卡拉OK,最後被現在的各大KTV所取代。不知道老一輩的街坊是否記得詳情,也許小編說的不是那麼全,歡迎大家在留言里一起說說當年的卡拉OK歲月中的留痕!

妹妹你坐船頭哦,哥哥我岸上走,恩恩愛愛纖繩盪悠悠...石龍的卡拉OK,永遠OK,還是原來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味道。

?圖片來源:碧桂園酒吧

?文字來源:石龍街坊編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石龍街坊 的精彩文章:

TAG:石龍街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