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每日一案按——梅核氣

每日一案按——梅核氣

范。

咽喉如炙臠,病載《金匱》,由乎肝氣上逆,肺金不降,張雞峰謂之神思間病。心藏神,脾藏思。脾鬱結,肺胃不降,五志之火,因而浮擾。其病本屬無形,與胸痹噎膈,因乎痰飲阻瘀者不同。擬舒散心脾,清降肺胃,開其無形之氣;其最要者,在乎舒懷清養,乃能奏功。

旋覆花、香瓜子、川貝母、瓜蔞皮、南沙參、桔梗、黑山梔、橘絡、百合、紫菀、竹茹、枇杷葉

(清)柳寶詒著,張耀卿整理.柳寶詒醫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65:185

涵按:梅核氣一證,男婦多見,近世所謂慢性咽喉炎,亦屬此類。《金匱》半夏厚朴湯治痰氣交阻為病,是偏寒者。然臨證所見,多兼有煩躁、口乾、內熱等症,半夏厚朴之類,斷不能投。案中論證極精,肝上逆而肺不降,故治當肅肺以平肝,而降肺以達肝者,莫如旋覆一物,故梅核偏熱者,以旋覆為主葯。其餘如蔞、杷、菀、瓜仁、橘絡之類,寬胸、滌痰又能降肺,且性微涼而不至竭津,貝母一物化痰兼能解心胸鬱結之氣,沙參、百合養陰安神且不滋膩。此即陰虛有熱又挾痰、氣鬱之治。一般而言,滋陰之品生痰而滯氣,而化痰、行氣之葯又傷陰,治之無成方成法可用。本案之方,不僅梅核,余如咳喘、脅痛、肝氣病及諸「無中生有」之病,辨證屬陰虛肝鬱挾痰者皆可參考運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寒冬臘月,最應該和家人一起進行的活動是……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