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8種食物,千萬別當剩菜,小心致癌!常識一定要知道!

這8種食物,千萬別當剩菜,小心致癌!常識一定要知道!

「剩菜殘羹」的解釋:吃剩的食物。比喻棄余無用之物。出處:聞一多《死水》詩:「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清風吹不起半點漪淪;不如多扔些破銅爛鐵,爽性潑你的剩菜殘羹。」1、打包的食物需涼透後再放入冰箱這是因為熱食物突然進入低溫環境當中,食物中心容易發生質變,而且食物帶入的熱氣會引起水蒸氣的凝結,促使黴菌的生長,從而導致整個冰箱內食物的霉變。2、打包後在冰箱存放的食物食用前必須回鍋。這是因為冰箱的溫度只能抑制細菌繁殖,不能徹底殺滅它們。如果您在食用前沒有加熱的話,食用之後就會造成不適,例如痢疾或者腹瀉。3、剩菜保存時間不宜過長剩菜的存放時間以不隔餐為宜,早上剩的菜中午吃,中午剩的菜晚上吃,最好能在5-6個小時內吃掉它。因為在一般情況下,通過100攝氏度的高溫加熱,幾分鐘內是可以殺滅某些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的。但是,如果食物存放的時間過長,食物中的細菌就會釋放出化學性毒素,對這些毒素加熱就無能為力了。

4、素菜不宜打包因為在素菜製作的過程當中,一般用鹽比較少,做好的素菜在溫度比較高的情況下放的時間一長,菜裡面的細菌就會大量繁殖,硝酸鹽在細菌的作用下會被還原成亞硝酸鹽。亞硝酸鹽在自然界極易與胺合成亞硝胺,亞硝胺是強致癌物。如果我們長期食用剩的蔬菜,對我們的健康是不利的,就像長期食用奄的鹹菜之類的食品患胃癌的幾率就比較高。處理好剩飯是很重要的。當然,最好是不剩飯,按人量米下鍋。如果剩下,應將剩飯鬆散開,放在通風、陰涼和乾淨的地方,避免污染……剩飯剩菜勿隨便吃。吃剩的蔬菜經過長時間鹽漬後,在反覆加熱時,表面的鹽分會變成亞硝酸鹽,最容易使人中毒……剩菜打包當心有害。尤其是這6大食品千萬別當剩菜!

海鮮品

螃蟹、魚類、蝦類等海鮮,隔夜後會產生蛋白質降解物,損傷肝、腎功能。如果實在買多了,可以把生海鮮用保鮮袋或保鮮盒裝好,放入冰箱冷凍,下次再烹調。儲存方式:1.海水魚多是冷凍的多,要放人冰箱冷凍,但是解凍後就不要再放到冷凍室了。2.如果是鮮魚,就要先去掉鮮魚的鱗及內臟後,洗凈並瀝干再切成小段,用保鮮袋或錫紙分別裝好,防止腥味的擴散,最後再放人冰箱的冷凍室保存。3.蚌殼類海鮮要用清水先洗一遍,然後在一個盆里加滿清水並放人一大勺的鹽,將其浸泡2小時使其將泥沙吐乾淨再放人冰箱冷藏。4.如果是蝦,可用水將蝦洗凈放入金屬盆中,然後在盆中放水,水要沒過蝦,最後將其放入冷凍室,凍結成塊後將盆拿出,放置一會兒後再將凍結的蝦塊倒出,再用保鮮袋密封,然後放人冰箱冷凍保存。

乾冰運輸冷藏活海鮮,比水冰要有更多優勢,因為乾冰升華後,沒有水,運輸保存比較方便。但活的海鮮用乾冰來保存運輸,方法要得當,因為乾冰溫度極低,不能將乾冰和活海鮮直接接觸,否則會把海鮮給活活的凍死。實際操作時,用泡沫保溫箱,把海鮮隔層疊放的方式保存,比如乾冰保存螃蟹,首先,你把泡沫箱里鋪上一層乾冰,然後,再在乾冰上面鋪上一層乾草,或類似透氣的棉被,海棉什麼的都可以,然後再將螃蟹放上,用層疊成方式擺放乾冰和螃蟹。

家庭滷味、糟貨

據往年統計,每年5月以後,都是食物中毒的高發期,特別是集中在餐飲行業的細菌性食物中最易發生。市食葯監局食品專家委員會專家方有宗主任醫師告訴記者,世界衛生組織認為,食物在10℃至60℃之間是高危溫度,尤其是在25℃至45℃之間,細菌迅速繁殖。而上海每年五六月,氣溫一般維持在30℃左右,又恰逢黃梅季節,溫度和濕度都適宜。方有宗主任醫師表示,像冷盤、熟食(醉糟類食品)、滷製品、肉製品等,都是易發生食物中毒的高危食品。因為這些冷食往往需要改刀,因此污染環節就多。一旦放得時間長,更容易細菌繁殖。

儲存方式:1、控制保存時間:購買後的散裝熟食應盡量減少存放時間,及時食用。需要改刀後食用的熟食,應在食用前即時改刀,不應在改刀後長時間進行保存。2、避免交叉污染:未食用完的熟食應冷藏保存,保存時應注意生熟食品分層放置(熟上生下),且存放在容器中或用保鮮膜包好,避免在存取、擺放的過程中交叉污染。3、食用前重新加熱:避免食用隔夜或者長時間儲存的熟食,存放時間過長的熟食容易孳生病菌;即使需要食用,應首先以感官辨別熟食沒有變質,再加熱到中心溫度70℃以上(燒透)並維持3分鐘左右,通過高溫殺滅熟食中可能存在的細菌。

半生雞蛋

雞蛋一定要讓它熟了再吃,因為雞蛋的蛋白和蛋黃里都含有一定量超標的大腸桿菌和其他的菌落,如果雞蛋不煮熟就吃的話很容易引起腸胃不適。但是也不要煮老了,口感不好,但是營養價值不會減少。最適宜的時間是:水開了以後4分鐘就可以把雞蛋撈上來,自然放涼,不要用涼水去冰。(最好趁熱吃,熱的時候口感和味道最佳)有些人喜歡吃半熟的雞蛋,甚至生雞蛋,認為這樣的雞蛋口感鮮嫩,比熟雞蛋更有營養。事實上,對於這樣半生不熟的雞蛋,也可能危害人的健康。雞蛋是一種容易受到細菌污染的食物,例如常見的沙門氏菌(Salmonella)。沙門氏菌是經食物傳播引起人類腸道疾病的主要食源性致病菌之一。沙門氏菌在100℃立即死亡,70℃經5分鐘、65℃經15~20分鐘、60℃經1小時可被殺滅。如果吃了沒有經過徹底煮熟,或是受沙門氏菌交叉污染的雞蛋,有可能在6至72小時(通常為12-36小時)內,出現噁心、發燒、腹痛、腹瀉及嘔吐等癥狀。

儲存方式:雞蛋放人電冰箱、冷庫或較冷的地方,以壓抑細菌與酵素的活動能力。鮮蛋是怕凍的,蛋白的冰點為攝氏零卞0.45度,蛋黃的冰點為攝氏零下0.55度,由於蛋殼有一定的保溫作用,所以整個鮮蛋在攝氏零下0.7度開始結冰。電冰箱內的溫度應保持在攝氏5-7度,若電冰箱內的溫度在這個標準以下,則雞蛋很容易破裂。另外,電冰箱內存放的雞蛋,不要和氣味很濃的食物放在一起。因為蛋殼的氣孔會吸收氣味,所以,對冰箱中存放的芹菜、魚等味道很濃的菜,要用塑料袋將其包住,以免使雞蛋有異味。

隔夜茶

1、隔夜茶不能喝是指過夜的茶水不能喝。2、隔夜茶放置時間比較長,維生素大多已喪失,且茶湯中的蛋白質、糖類等會成為微生物繁殖的養料,所以隔夜茶最好不喝。3、沒有變質的隔夜茶也可以飲用的,但是喝茶是為了取茶葉固有的香氣,隔夜茶放置時間長已沒有了香氣,味道也不好。4、按一般習慣或茶道,喝茶都是現泡現喝,很少喝冷茶,更不喝隔夜茶,這是因為隔夜茶合有影響健康的茶銹一些雜質。5、沒有喝完或久留在茶杯中的茶水,如隔夜茶,暴露在空氣中的時間越長,茶多酚氧化成茶銹的量也越多。6、茶銹進入人體,與食物中的蛋白質、脂肪和維生素等結合、沉澱,阻礙營養物質的吸收和消化。7、這些氧化物質一旦進入人體,還可使腎臟、肝臟和胃等器官發生炎症、潰瘍、壞死等病變。

儲存方式:選用市場上供應的馬口鐵雙蓋彩色茶向作盛器。儲存前,檢查罐身與罐蓋是否密閉,不能漏氣。儲存時,將乾燥的茶葉裝罐,罐要裝實裝嚴。這種方法,採用方便,但不宜長期儲存。選用市場上供應的馬口鐵雙蓋彩色茶向作盛器。儲存前,檢查罐身與罐蓋是否密閉,不能漏氣。儲存時,將乾燥的茶葉裝罐,罐要裝實裝嚴。這種方法,採用方便,但不宜長期儲存。

隔夜湯

因為有些食物存放隔夜是不好的,甚到還有可能有毒性的。比如:雞蛋。很多人在煮湯時,那個蛋黃喜歡吃沒有熟透的,但如果未熟透的在隔夜之後,保存不是非常得當的話,很容易滋生出對我們人體有害的細菌,不僅沒了營養還變得不好了,有可能導致我們腸胃不適等情形。隔夜湯也可以說是可以喝,但前提是要保存得當,蒸煮得當。不然的話,對於我們的健康是存在著一定的危害的。最好的保存方法,湯裡面是不可以放調味料的,比如鹽和味精等調料,所以說煮好了要先把它盛起來,盛放的應是玻璃器或者是陶瓷器,因為如果是長時間放在不鏽鋼鍋內,容易導致發生化學反應。很多現代人的習慣,是早上隨便吃一點,中午就在公司或學校又湊合著吃,晚上通常會燉大鍋大鍋的湯品來喝,以增加營養,而喝不完的湯品通常是放在冰箱第二天再喝的。而養生專家認為這樣的湯最好少喝或者不喝,其一天氣炎熱,可能使湯品變味了,如果吃了容易引起腸道方面的疾病,其二,很多湯,特別是像銀耳湯,或是魚湯之類的放在鍋里會發生化學反應,從而產生有害物質。因此專家建議盡量少喝隔夜湯。

儲存方式:夏季溫度高空氣潮濕,利於細菌生長。湯里的營養(蛋白質、脂肪等)為細菌的生長提供了適宜的條件,所以容易變質。因此沒喝完的湯最好用保鮮膜或者蓋子密封,放入冰箱保存。   不用金屬鍋盛放   喝不完的湯最好放在玻璃或陶瓷等器皿中存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致癌 的精彩文章:

它被列為一級「致癌物」,很多人卻當零食吃,現在知道還不晚

TAG:致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