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登上Google首頁,這是一場遲來7年的報恩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登上Google首頁,這是一場遲來7年的報恩

在Google中國團隊的推動下

周有光於誕辰112歲這天登上Google首頁

周先生功勛卓著,讓中國文盲率極大降低

如果你的手機輸入法是拼音,你也應該感謝他

在《西行漫記》(Red Star Over China) 一書中,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 (Edgar Snow) 曾經如此描寫中國人口的識字情況:「除了少數地主、官吏、商人以外幾乎沒有人識字。文盲幾乎達百分之九十五左右。在文化上,這是地球上最黑暗的一個角落。」

根據各地有限的、不甚科學的普查記錄,人們普遍認為新中國建立之前中國文盲率超過 80%。從清末到民國,中國的文盲率一直居高不下,以至於毛澤東主席曾經在 1945 年的《論聯合政府》報告中提出:「從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中掃除文盲,是新中國的一項重要工作。」

時過境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UNESCO) 統計研究所的一份報告,截至 2015 年,中國人口的識字率達到了驚人的 96.4%。七十年後,中國的文盲率完全逆轉。

這一切,有周有光很大的功勞。

如果不是因為人們尊敬他,而他又太謙虛,你甚至可以說——這一切都是他的功勞。

美國時間 2018 年 1 月 12 日,Google 用首頁 Doodle 紀念了周有光先生的 112 周歲誕辰。「Google」單詞的六個字母中的 l 為周有光年輕時的畫像,G、g 和 e 用三本書代替,o 變成了兩張紙,正反面分別寫著這家搜索公司的中文名「谷歌」,和它們的漢語拼音「Gǔ Gē」。

GIF

為什麼是他?

Google 在 Doodle 介紹中寫道:如果不是因為周有光,今天北京的拼音可能仍是 Peking,重慶仍是 Chungking。

在此之前,中國各界廣泛使用和官方認定的拼音系統,以發明並建立它的 19 世紀英國外交家和漢學家威妥瑪 (Thomas Francis Wade) 的名字命名。

威妥瑪拼音利於西方人士發音,備受推崇,中國的一些專有名詞目前仍在使用舊的威妥瑪拼音名稱,如清華大學和蘇州大學的英文名,分別用的是 Tsinghua 和 Soochow,茅台 應為名為 Moutai。大部分台灣人的姓名和縣市地名採用的也是威妥瑪拼音,如蔡英文 Tsai Ing-wen、高雄 Kaohsiung 等。

威妥瑪拼音的掌握難度較高,推廣難度較大。更重要的是,一個名詞如果按照威妥瑪拼音的拼寫方法,讀出來和普通話發音有著較大的區別(普通話和標準漢語拼音規範基本同時制訂和推廣)。

不懂威妥瑪拼音很容易鬧出笑話,比如清華大學歷史系副教授王奇,曾在她的書中將十多位人士的中文名按照威妥瑪拼音的發音直譯。隆重介紹:常凱申 Chiang Kai-shek……

新中國成立後,政府有意進行文字改革以加強教育順便和國際接軌。但在當時,國家缺乏語言學方面的專家。周有光此前對語言學感興趣,發表過一些關於拼音和文字改革的論文書籍,於 1954 年受政府邀請成為顧問專家,任職於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和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

上世紀 50 年代的那次漢語拼音改革,入圍的包括漢字筆畫式、拉丁字母式、斯拉夫字母式、幾種字母的混合形式、速記式、圖案式、數字式等多種。最後大家敲定採用拉丁字母。1958 年,周有光參與制定的《漢語拼音方案》正式公布,成為了漢語拼音系統的規範指導性文件。

漢語拼音和威妥瑪拼音同樣採用了拉丁字母,但讀音更利於中國人發音,而且還有音調標誌,一旦規範了聲母 (b、p、f 等)和韻母(a、o、e 等)之後,非常好學,用現在互聯網比較流行的術語來說,「很容易規模化」。

關於這項工作的功過討論,至今仍在進行著。很多人認為,將漢語拉丁化否認了漢字的歷史意義,當時中國的文字改革制訂者和高層決策者的想法很危險。

漢字拉丁化源自於北邊社會主義老大哥。蘇聯在不說俄語的少數民族中推行文字拉丁化,列寧稱其為偉大的革命。受到蘇聯影響,陝北蘇區也在推行基於拉丁文字的新文字。斯諾在《西行漫記》中記錄,自己 1936 年訪問陝北蘇區時,發現當地已經在採用一些漢字拉丁化的措施。

當時的漢語教材

新中國的文字改革委員會主任吳玉章曾在蘇聯進修,在委員會的一次會議上指出,「漢語拼音方案,採用羅馬字母,這是確定了的。因為拉丁字母是現代大多數的民族語言中所公用的字母,並且是為中國知識界所已經熟悉的一種字母……拼音方案,在目前主要的用途,是為了給漢字注音和用作教學普通話的工具。」

好在,漢語拼音只成為了書寫讀音的方式,最終被證實無法取代千變萬化的漢字。

作為一種漢語教育工具,漢語拼音的出現和存在,普及了識字和初等教育,成為新中國成立後文盲率不斷降低的保障。

在學術上,它也為語源學漢語與其他語言的比較提供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具。不僅如此,電腦和手機普及後,漢語拼音輸入法取代了五筆和手寫,成為全世界最流行的中文輸入法。在微信上跟朋友聊天時,以及你看到的這篇文章,都應該感謝周有光。

20 年之後,在 1979 年的國際標準化組織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 ISO) 文獻技術會議上,周有光代表中國提出申請,希望國際上認定中國已經推行的漢語拼音方案。1982 年 ISO 通過投票,認可漢語拼音方案為拼寫漢語的國際標準 (ISO 7098)。

世紀之交,一些媒體開始稱周有光為「漢語拼音之父」,皆因此。

但周有光終其一生躲避這個稱謂。其子周曉平曾要求媒體在報道父親時刪掉「漢語拼音之父」之類的文字。周有光謙虛地認為,自己只是參與最終方案制定的幾個人,配不上「之父」的稱謂。

在人生的最後 20 年他一直被這六個字纏著,更像是因為,在那「幾個人」中一直活到了今天,而且一生太過傳奇。

周有光原名周耀平,1906 年 1 月 13 日出生於江蘇常州青果堂,祖籍江蘇宜興。周有光是他一直使用的筆名。

青年和中年時期的周有光,主要從事經濟金融工作,民國時期曾在上海、杭州的高等院校教授相關專業,在銀行工作過,也曾加入過國民政府,主管四川省合作金庫。但他從上大學就開始對語言學和文字改革產生興趣,得益於日本留學經歷,通曉日、英、法三語。

周有光的妻子是崑曲研究家張允和(1909 年 7 月 25 日 - 2002 年 8 月 14 日)。張允和祖籍安徽合肥,是蘇州九如巷大戶人家張家的次女,父親是當時的教育家張武齡。張允和與大姐張元和、三妹張兆和、小妹張充和被合稱為「合肥四姐妹」。

早年,周家和張家都住在蘇州,周有光的妹妹周俊人和張允和是同學,都在張父興辦的樂益女中就讀。1928 年,周有光和張允和在上海讀書,成為朋友。1932 年上海發生戰亂,二人很巧都搬去了杭州。

不久後,二人墜入愛河,於 1933 年完婚。

婚後,周有光和張允和一同前往日本留學。在日本期間,二人有了第一個孩子周曉平。周有光接觸到了馬克思主義,開始思變。1935 年,二人回到上海,周有光在銀行工作的同事,也加入了反日救國會。

之後的十多年間,周有光多次因工作變動舉家搬遷,先後去過四川、重慶,回到上海,又去了紐約和倫敦,最後又回到了上海,在復旦和上財擔任教授,並在中國人民銀行華東區行任職。之後機緣巧合,周有光終於得以將畢生的愛好變成了自己的事業。

上世紀 40 年代,周有光在香港參加了中國民主建國會(後來的中國第三大民主黨派),還經朋友介紹,跟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見過幾次面。二人並沒有在科學和藝術上有過什麼交流,只是聊了聊時事,以至於周有光事後都不怎麼記得這回事……

周有光主攻經濟學,在語言學上又頗有造詣。可他還參與主持過《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中文版的編譯工作,跟抗戰時期的名記者劉尊棋、著名科學家錢偉長一起擔任該書的中方編委。究其根本,周有光是個熱愛學問的人,以至於跟他同為「九如巷女婿」的妹夫沈從文叫他「周百科」。

人瑞的他,還保持著極其開放和前衛的想法。比如,在 2010 年 6 月,105 歲的周有光在新浪開了博客,成為了平台上的最高齡博主。

按照當下的理念,沈從文對當時還是少女的妻子瘋狂追逐,一定會被判為男權主義者。同為民國才子,周有光卻非如此。他非常尊重女性,2003 年寫了一篇名為《女人不宜稱「先生」》的短文,指出稱女士為先生,是潛意識的重男輕女:

晚近有一股風,對被尊敬的女性,不稱女士而稱先生。例如。宋慶齡先生。據說,這是表示對女性的尊重。這股風極其不妥。理由如下:

一、混淆性別。不知底細的人,可能認為宋慶齡先生是男人。

二、重男輕女。稱先生是尊敬,稱女士是不尊敬。這明明表示了重男輕女的下意識。想要尊敬,反而不尊敬了。

三、用詞混亂。「先生」一詞在《現代漢語詞典》里有六個義項,沒有一項表示女性。

建議:慎重使用詞語,不再稱女士為先生。

他也有許多經典的語錄,如「大國崛起的觀點是錯誤的。富當然不是講國家的,富是講個人的」,以及「有一位清華大學的教授講,民主不是和中國的國情。其實,要改的是國情,不是民主。

1988 年,漫畫家丁聰為周有光和張允和繪製了一幅畫像:

畫面中,周有光蹬著三輪車,張允和坐在座上,手持笛子。根據法制日報主任編輯王乾榮,這幅畫的故事是這樣的:張二小姐身為崑曲研究家,經常在京組織票友沙龍。周有光心疼她,親自當車夫送她赴會,其樂融融。

周有光 1906 年 1 月 13 日出生,2017 年 1 月 14 日去世。13 日出生,14 日去世,前一天生後一天去世。一名世界公民的一天人生,走了漫漫四朝, 112 年。

最後,回答最一開始的問題。

為什麼今天,Google 中國團隊要推動總部,把周有光放到首頁?歷史上的 1 月 12 號,誕生過不少著名的人物,發生過許多重要的事件,為什麼今天把周老抬出來?

一切緣自 7 年前。周有光跟人訴苦,自己的電腦放在那,原來能看的許多東西,後來看不了了;家裡裝了衛星電視,也有許多頻道看不到了。

「為什麼一個民營公司要退出,美國總統會出來講話?這說明它不單單是一個公司的問題,也不但是科技的問題。」他對 Google 暫時離開中國的事件如是評價,「退出中國並不能解決問題,因為你不知道還有什麼新花樣……到時候要怎麼應對?」

你可以理解為,這是一場遲來 7 年的報恩。

此為 Google Doodle 的草稿

讓你看到最不一樣的矽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