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在抗日戰爭爆發時毅然放棄清修,救濟災民上演真實版道士下山

他在抗日戰爭爆發時毅然放棄清修,救濟災民上演真實版道士下山

李理山,號紫東,又稱李紫東,紫東道人,江蘇鎮江人,生於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自幼便在杭州玉皇山福星觀拜師出家。是近代非常有名的高道。李理山像小說中的隱士高人一般,武藝高強,精通道教內家拳技,為人淡薄洒脫,做事情果敢公道,極其富有正義感和民族自尊心,與金庸《射鵰英雄傳》中的丘處機如出一轍,他在主持玉皇山山務的時候,玉皇山福星觀香火鼎盛,是道教全真派在江南五省(蘇、浙、皖、贛、閩)的第一座「子孫叢林」,全國聞名。

由於福星觀的名望日漸高漲,李理山在江南道教界中也成了赫赫有名的人物。據傳,在國民黨政府統治時期,他與江西龍虎山天師道第六十三代天師張恩溥齊名於江南。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整個中國陷入戰火之中,李理山看到日寇殺人放火,奸淫擄掠,義憤填膺,毅然放棄清修,帶領全觀道徒投入對日寇的反抗中。

李理山帶領著全觀道徒,在紫來洞道院收容了一千七百餘逃難難民,生活日益艱難。李理山見到這種情況,頭也不回的下山,冒著戰火和硝煙,通過日寇的重重封鎖,來到杭州國際紅十字會請求支援。紅十字會再了解山上的情況後,同意供給糧食。李理山便組織人們下山運糧。

運糧時要通過日寇的崗哨關卡,困難重重。有些人被日寇發現,說他們運送給難民的糧食是在幫助山中的抗日游擊隊,於是將糧食搶去,運送糧食的人也關押折磨。李理山見到這樣情況,又不辭辛勞跑到杭州,設法請「紅十字會」出面交涉、開證明,運送時萬分小心,巧作掩護,最終把救濟糧送上山。每一趟運送,李理山都要親自跟隨,有些時候糧食上了山,而他卻是空腹回到觀中。

就這樣熬到了戰火平息,戰爭結束後,難民漸漸下山謀生,李理山的難民收容所才宣告結束。雖然難民的收容工作結束,但是李理山道長愛國愛民、救濟危難的高尚品德,在這一危難時期體現的淋漓盡致,他在道教界及民間也更受尊敬,道教界中人多把李理山描述為江南武林儀義。說他不畏權貴,慷慨仗義,武功超群同時也成了道教的典範,他挺身於民族危難間,稱得上為國為民的俠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碧琉道人 的精彩文章:

這個道士隻身入營說降國軍,被主席親自接見,死前預測唐山大地震

TAG:碧琉道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