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末日轉機——氣候現實與中國

末日轉機——氣候現實與中國

2018新年伊始,雪成了全球熱話。

中國多地降雪,甚至連不常下雪的南方人民都歡天喜地的堆起了雪人,華北人民卻等著盼著沒有雪。

美國東海岸的居民則走向另一個極端,被接連不斷的暴風雪虐的體無完膚。

美國隔壁的加拿大,渥太華降溫到了零下40攝氏度,動物園需要把企鵝從戶外挪入室內以保證不被凍死,美加邊境的尼亞加拉大瀑布也不見往日萬馬奔騰的氣勢,被凍成了一排排冰柱。

極度嚴寒、海水倒灌……竟像是災難片《後天》中情景的現實版。

或許很多人都會有疑問,冷成這樣,難怪特朗普說氣候變暖是騙人的。

他要美國推出所謂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氣候協議》也無可非議。

但事實是怎樣呢?

美國前副總統阿爾·戈爾,自2006年參與拍攝紀錄片《難以忽視的真相》以來,一直致力於推廣應對氣候變化的項目。

2017年底,他再次舉行了一場跨越全球的「24小時氣候現實」大型直播,呈現了各國民眾為應對氣候變化所做出的努力。

鳳凰衛視則通過北京、紐約兩大直播間聯動的方式加入了這場全球行動。

在了解人們在做哪些努力之前,戈爾為了讓我們更了解氣候變化的危機,帶來了三個問題:我們必須改變嗎?我們能改變嗎?我們會改變嗎?

1

我們必須改變嗎?

當我們開始討論第一個重要的問題:我們必須改變嗎?了解大氣的真正面目很重要。

有時在晴朗的天氣,當你從大地上仰望天空,天看上去好像漫無邊際,但事實上有一層極其薄的大氣層環繞著地球,大氣層被我們用作了我們工業文明的公共排污處。我們每天都在向大氣層排放億噸吸熱的人造溫室氣體並影響著大氣層。

這種導致全球變暖的污染來源有很多,包括農業以及焚燒秸稈,森林管理不善,礦業等。但到目前為止,最嚴重的污染來源和最嚴重的大氣威脅則是來自汽油和天然氣這類化石燃料的燃燒。

因為化石燃料在燃燒時,會向大氣層釋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種聚集著導致全球變暖的污染物會吸熱並且導致全球溫度飛速飆升。

事實上,通過設備測量到的最熱的17年中的16年都是在2000年以後

最熱的一年是2016年,排名第二的是2015,第三名是2014年,趨勢相當明顯。上海在剛過去的夏天,就以極高的氣溫創造了歷史上的溫度新高。

從全球來看,多的多餘不能散發掉的熱能90%被海洋吸收並且直達海洋深處。

這些增多的熱量中的九成以上產生在過去短短20年時間。當海洋變得更暖,海底風暴就會變得更強,就拿2016年席捲中國的超強颱風莫蘭蒂為例,它是當年最強的熱帶暴風。

海洋變得更暖也意味著水循環被打亂,因為更多的水蒸氣會從更溫暖的海洋上蒸發到空中。

更溫暖的空氣含有更多的水蒸氣,溫度每增加1設施度,空氣中濕度就增加7%。在過去的30年,全世界的平均濕度已經上升了5%。當飽含濕度的空氣吹過大地,後果的就是傾盆大雨。這些巨大的降水會引發洪水災害。比如2017年襲擊廣州的洪水,就是因為當時24小時降雨量達到524毫米而引發的。

多餘熱量也將土地的水分帶走。

使得乾旱時間更久,乾旱程度更深,這一切的後果是嚴峻的,氣象災害顯著增加,中國受其影響尤其明顯。

目前,內蒙古的主要地區是有記載的乾旱最嚴重的地區。

全球的再保險公司正在監測這些和氣候相關的極端案例,和科學家預計會發生的情況相符,未來形勢非常嚴峻。這些多餘的熱量也會融化冰雪,主要是格陵蘭島和北極,它們的土地上覆蓋著最多的冰雪。冰雪融化的越快,海平面就上漲的越快。依據財產損失評估,上海和廣州將會是損失最大的10個城市中的兩個。

人口受到最大威脅的城市中這兩個城市也是榜上有名。全中國的溫度只要上升2攝氏度,6400萬人將會受海平面上升的影響;如果溫度上升4度,1.45億中國人將會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影響。

科學家和醫生表示,全球變暖也會讓醫療告急。許多國家的空氣污染已經是主要的健康威脅,導致死亡率高企。在中國北方,由於空氣污染,人的壽命已經降低了5.5年。另外一個健康威脅是一些熱帶疾病傳播到了高緯度地區。

當然其中也有飛機等長途交通更加便利的原因。但不斷變化的氣候條件擴大了蚊子、虱子以及其它攜帶著熱帶疾病的傳染病載體的生存範圍;不斷變化的氣候改變了這些地區,使得疾病得以肆虐併流行開來。

我們也面臨物種滅絕危機。生物學警告我們,和我們共存於地球上的所有生物物種中的一半正瀕臨滅絕。無論陸地生物或海洋生物都無法倖免。所以當你把所有這些後果,和海洋酸化以及基礎設施遭破壞等其它後果綜合起來考慮你就會發現

氣候變化是威脅全球經濟的頭號因素,我們第一個問題的答案就很顯然了:「是的,我們必須改變」。

2

我們能改變嗎?

那麼如何回答第二個問題:「我們能改變嗎?」慶幸的是,這個問題的答案同樣是肯定的。我們目前擁有解決方案,中國在發展解決方案中處於領先水平。17年前預測的2010年全世界達到的風能發電量,當時預測的是300億瓦特,但是我們目前的風能發電量是那個預測的16倍。

中國的風能發電量呈指數增長,

中國的風能發電量已經是美國的兩倍,比歐盟的發電量還要高,

這是一個了不起的記錄。如果看一下太陽能發電,

情況更加激奮人心。20年前,對中國高的預期是2020年前中國可能會部署500兆瓦的太陽能發電設備,

事實上,中國超前實現了這個數字。因為到2010年,中國的太陽能發電量幾乎是那個數字的兩倍,2016年太陽能發電量是這個數字的100多倍,到2020年將是這個數字的286倍多。

這是在美國宣布退出《巴黎協定》後,備受關注的中國展示其決心和帶頭作用的例證。中國在太陽能發電設備的安裝數量上呈現了急劇的增長,中國的騰格里沙漠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廠。

放眼全球,我們每小時得到的太陽能比全球經濟在一整年消耗掉的能量還要多。能量的儲存量已經大幅增長並將繼續迅速增長。節能的發光二極體燈佔領著照明市場,

許多國家都承諾逐步淘汰內燃機引擎,並在未來轉而使用電動交通工具,中國也做出了這樣的許諾。

那麼第二個問題「我們能改變嗎?」其答案是肯定的。

3

我們會改變嗎?

「我們會改變嗎?」

在2015年末的巴黎,中國和美國的領導人,達成了歷史性的突破。

習近平主席向全世界表態,應對氣候變化是人類的共同使命。

人類如何不辱使命?如何守護共同的未來?希望了解更多有關如何應對氣候變化的故事,請關注皇牌大放送《末日轉機——氣候現實與中國》。

編輯:孫楚楚、豆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鳳凰衛視 的精彩文章:

鄉村建築:給我糧食,給我婚禮,給我星辰和馬匹

TAG:鳳凰衛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