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紀念「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

紀念「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

GIF

今日想做搜索時,打開Google主頁,發現主頁的doodle(塗鴉)有一位華人男士的面孔以及中文「谷歌」字樣,好奇點了進去,原來Google在紀念「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我不禁慚愧起來,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居然第一次知道我在小學第一節語文課就學習的「a, o, e, i, u, ü」與這樣一位老人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而我今天能用電腦鍵盤和手機快速輸入中文,通過微信平台與世界進行交流,也是這位老人努力的結果。今天這一篇與法律無關,只是想彌補一下自己的無知。

周有光先生於1906年1月13日出生於江蘇常州,2017年1月14日,在度過了111歲生日的第二天,這位世紀老人在北京去世。生於清末,歷經北洋政府、國民黨政府和新中國,被戲稱為「四朝元老」,他的一生已然是一本波瀾壯闊的歷史書。而50歲以前是銀行家,50歲到85歲,是語言文字學家,85歲以後,是啟蒙思想家,又讓他的一生活了別人的幾輩子。

周先生原名周耀平,「有光」是他給自己起的筆名,意為帶來光明。十歲時,他隨全家遷居蘇州,進入當時初始興辦的新式學堂讀書。中學畢業後,他考上了上海聖約翰大學,後來又改入光華大學繼續學習,主修經濟學,同時修了一些語言學課程。大學畢業後,他與夫人張允和同往日體留學。1935年,他放棄日本的學業返回上海,任教光華大學,並在上海銀行兼職。

抗日戰爭爆發後,周先生攜全家去到重慶,在新華銀行任職,在這裡,他結識了周恩來先生,即後來新中國的周恩來總理。

1945年抗戰勝利後,周先生被新華銀行派往海外工作,先後被派駐紐約和倫敦。在那段時期,他發現歐洲人對字母學很重視,於是利用業餘時間自學字母學。

1949年,周先生回國,在復旦大學教授經濟學。

50年代中期,新中國政府試圖將普通話定為國家通用語言,以促進國民的讀寫能力。1955年,政府成立了一個委員會,希望在普通話的基礎上創造一套字母系統,可以比現有的拉丁化系統更易於使用。因為周先生之前已發表、出版過一些關於拼音和文字改革的論文和書籍並且周恩來總理知道他愛好語言學,於是將他調到北京領導該委員會。就這樣,他開始研究語言以及眾多書寫系統。而這份讓他從經濟學領域脫離出來的新工作也讓他幸運地逃過了50年代末的反右運動。

漢語原來沒有拼音字母,採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來給漢字注音,用起來不方便。周有光先生認為要加入到國際大家庭,就要讓中國的語言文字和外國語言文字方便往來。有了羅馬字的拼寫法,中國出版物的書名、人名,用漢語拼音寫了之後,才能出現在外國的信息網路里。

然而周先生等人花了三年(1955-1958)時間研究出的這套拼音字母,在推行時並非一帆風順。有人質疑:「有5000年的文化,連幾個字母都不會創造,還要用帝國主義的字母?」 但這套拼音方案的目的並非取代成千上萬的繁體漢字,而是要使之成為一種拼寫工具,幫助人們走入錯綜複雜的漢字世界,因此於1958年啟用之後,拼音極大地增進了國民的讀寫能力,減輕了外國人學習中文的痛苦,向盲人提供了一種通過盲文閱讀的方法。當然,還有一個周先生當初大概沒有預見到的發展:拼音方便了人們用電腦鍵盤和手機快速輸入中文。

這套方案在1982年被國際標準化組織採納,1986年被聯合國採納。

雖然被很多人尊稱為「漢語拼音之父」,周先生本人卻一直拒絕這樣的稱呼。

80年代,他監督了《不列顛百科全書》(Encyclopaedia Britannica)的翻譯工作,擔任《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委委員,《漢語大詞典》學術顧問。

從90年代起,他將關注的目光從研究拼音、文字等轉移到對文化學、時代變化等問題的探索上,閱讀、思考與研究的範圍越來越大,寫作的領域也越來越廣。100歲出版了《百歲新稿》、104歲出《朝聞道集》、105歲出《拾貝集》、108歲出《周有光文集》,110歲時又有《逝年如水——周有光百年口述》問世。關於這個世界,他有著很多獨到而精妙的見解,敢講一般人不敢講的話,他不同意文化所謂「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東」的論述,認為,文化流動不是忽東忽西輪流坐莊,而是高處向低處蔓延,落後追趕先進;他反對國學之說,認為學問都是世界性的,是不分國家的。復興中國文化重要的不是文化復古,而是文化創新。不是以傳統文化替代現代文化,而是以傳統文化輔助現代文化;他主張「要從世界看中國,不要從中國看世界」……

在人生的後期,周先生對自己的總結是「我是認真思考了這個世界的」。

今天,在紀念周有光先生誕辰 112 周年之時,作為鍵盤俠,作為將完全不同體系的漢語和主流西方語言無縫對接的拼音文化的受益者,我很榮幸地了解了這位老人波瀾壯闊的一生。

本文參考了 Wikipedia,百度百科,光明網以及紐約時報對周有光先生的報道

「美國法律通」

是Chen Law Group (美通律師事務所)搭建的一個法律知識平台,介紹與大家工作生活相關的美國法律。在這裡,法律將變得簡單和有趣!

本平台的所有文章均為原創作品,歡迎分享,但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文章中的觀點只是信息,不構成法律意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