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倭國曾向大唐派出遣唐使稱臣,安史之亂大唐為何不從倭國借兵平叛

倭國曾向大唐派出遣唐使稱臣,安史之亂大唐為何不從倭國借兵平叛

隋唐時期,是我國歷史上最輝煌慘啦的時期。當時的倭國也就是今天的日本,倭國為了學習大唐優秀文化,曾先後十幾次派遣使者前來中原學習文化和制度。尤其是在唐太宗時期,倭國派來一批又一批的遣唐使。甚至,今天日本奈良城就是仿照大唐長安城設計的。倭國在各方面學習大唐,倭國還成為大唐的藩屬國。

公元630年,倭國舒明天皇派出遣唐使來到大唐,這一批遣唐使受到唐太宗李世民的親自接見,倭國遣唐使尊稱唐太宗為天可汗。唐太宗賜予倭國天皇倭國國主的封號。

在一百多年的時間裡,尤其是倭國奈良時代。當時的倭國派遣了大批的遣唐使前來大唐,受到當時的唐玄宗李隆基的歡迎,李隆基賜予倭國天皇封號,還把倭國視為附屬國。倭國幾乎也是按時朝貢,進貢奇珍異寶給大唐天子。

有一次,倭國由於發生內亂,還曾經請求唐玄宗出兵平叛。唐玄宗因為許多原因沒有直接幫助倭國,而是授予大唐天子的詔書,有點類似於讓倭國的王子拿著大唐天子的詔書號令群雄的意味。倭國對大唐感激流涕,從此感恩戴德。

公元755年,大唐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亂。安祿山與史思明起兵反叛大唐,居然一呼百應,勢如破竹,很快攻入河北,如入無人之地。大唐天子李隆基派了哥舒翰督軍二十萬把守潼關,令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哥舒翰居然全軍覆沒自己也被俘虜了。

由此可見安祿山士氣大振,這是大唐立國以來從未遇到過的險境。潼關失守,洛陽、長安無險可守。於是,李隆基在慌亂之中攜太子李亨等人連夜出逃,逃到楊國忠劍南節度使所在地四川。

唐玄宗在逃亡的時候接受謀士的建議從回鶻人哪裡借兵助剿,條件就是割讓一些城池、送銀兩給回鶻人。其實,這也無可厚非,人家出兵、出力,咱大唐出錢。

根據歷史記載,回鶻人後來確實幫助大唐平叛立下赫赫戰功,另外還有傳說,唐肅宗李亨繼位以後藉助回鶻人的力量收復兩京,回鶻人在洛陽橫行霸道、擄掠一空。

據說是回鶻人幫助大唐擊敗叛軍有功,對於回鶻兵的橫行霸道,唐肅宗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無可奈何。那麼,有人要問,當時的大唐為何不向倭國借兵助剿安史叛軍呢?傳說倭國奈良時代的士兵作戰能力不亞於回鶻兵,戰鬥力應該也不在安史叛軍之下。

小編認為,憑藉大唐與倭國的宗藩關係,要倭國出兵助剿安史叛軍也不是不可能。據說倭國的恆武天皇還把唐玄宗視為偶像,將自己比作是唐玄宗的僕人。如果唐玄宗讓他出兵,那麼倭國或許還會奉詔出兵從朝鮮登陸替大唐平定安史叛軍。然而,歷史上安史之亂時期,大唐天子為何卻沒有從海外、從倭國借兵助剿呢?或許,這個問題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安史之亂 的精彩文章:

安史之亂時,張巡殺死美妾,充當軍糧,為何還有那麼多人歌頌他?

TAG:安史之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