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悲劇人生的解縉

悲劇人生的解縉

孩提時,一到除夕貼春聯時,大人們總喜歡津津樂道神童解縉的趣事,什麼「門對千竿竹,家藏萬卷書」,什麼「門對千竿竹短,家藏萬卷書長」,讓我們這些識字不多的半大孩子羨慕不已。但羨慕歸羨慕,畢竟解縉離我們比較遙遠,只是聽聽而已。隨著看書增多,漸漸地了解到解縉由於聰明好學,飽讀詩書,被譽為「明代第一才子」,還是《永樂大典》的主編者。但就是這樣一位大才子、大學者,竟被明成祖朱棣關進監獄,最後被丟埋雪中而死,卒年四十七歲。

一代才子、大學者為何落得如此下場?我們還是先來看看解縉的生平簡歷吧。

明洪武二年(1369年),解縉出生在江西吉水。5歲時,父教之書,應口成誦;7歲能述文,賦詩有老成語;10歲日數誦千言,終身不忘;12歲盡讀《四書》、《五經》,貫穿其義理。

洪武二十年(1387年),解縉參加江西鄉試,名列榜首(解元)。

洪武二十一年(1388),他一舉考中了進士,授庶吉士,讀中秘書。同年,官至翰林學士,受到朱元璋器重。

不久因上《太平十策》進言,得罪同僚,受到誣告,朱元璋將解縉貶他為江西道監察御史。後解縉上疏為明開國第一功臣李善長辯冤,被朱元璋責令閉門思過。在吉水老家8年,他閉門著述,校改《元史》,補寫《宋書》,刪定《禮記》。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解縉進京弔喪。時建文帝朱允炆臨朝,受人誣陷,解縉被貶為河州(今甘肅蘭州附近)衛吏。

建文四年(1402年),被召回京師復職,任翰林待詔。十一月任內閣首輔。

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明成祖朱棣登基,解縉升任翰林侍讀。隨後明成祖建立文淵閣,解縉進文淵閣參預機務。不久,又遷為翰林侍讀學士,奉命總裁《太祖實錄》、《列女傳》,書成。其後又主編《永樂大典》。

永樂二年(1404年),解縉晉陞為翰林學士兼右春坊大學士,為內閣首輔,受到朱棣賞識和重用,這是他仕途最得意之時。

後由於參與朱棣的兩個兒子朱高熾、朱高煦太子之位的鬥爭,遭到朱棣嫉恨,進而詔令錦衣衛逮捕入獄。

永樂十三年(1415年))正月十三日,被殺害。

從《明朝那些事兒》及相關史料中,不難理解,解縉的悲劇,其實是一個文人性格的悲劇。

明初之際,朱元璋為了鞏固朱家江山,打壓殺戮功臣,朝廷上下腥風血雨,人人自危,很多大臣遇事睜隻眼閉隻眼,只求自保。但初出茅廬的解縉沒有退卻,畏縮,而是表現出了一個知識分子的骨氣和勇敢。他勇敢的向朱元璋上書,針砭時弊,斥責不必要的殺戮,並呈上了一篇很有名的文章《太平十策》,詳細概述了自己的政治思想和治國理念,並對目前的一些政治制度提出了意見和批評。朱元璋居然接受了他的批評,於是這位敢說真話的解縉開始名滿天下。

洪武二十三年(1390),朱元璋殺掉了李善長,這件事情有著很深的政治背景,當時的大臣們都不敢言。可是永不畏懼的解縉又開始行動了,他代自己的好友上書朱元璋,為李善長申辯。為此,朱元璋十分惱火,但仍然沒有對解縉怎麼樣。這件事情給了解縉一個錯誤的信號,他認為,朱元璋是不會把自己怎麼樣的。

可是洪武二十四年(1391),朱元璋把解縉趕回了家,並丟給他一句話「十年之後再用」。

於是,解縉沿著三年前他進京趕考的路沮喪地回到了老家。他始終不明白,自己只不過是說了幾句實話,就受到了這樣的處罰,讀書人做官不就是為了天下蒼生嗎?不就是為國家效力嗎?而那些整天不幹正事,投機取巧無恥之徒卻牢牢地把握著權位!

在家鄉的日子裡,他一直思索著自己為什麼會失敗,才學?度量?終於有一天,他開始意識到,自己失敗的原因是幼稚,自己根本就不知道官場是個什麼地方,信仰和正直在朝堂之上是沒有市場的。要想獲得成功,只能迎合皇帝,要使用權謀手段,把握每一個機會,不斷的升遷,提高自己的地位!從此,開始他一生的轉變。

朱元璋去世了,建文帝繼位,他依靠先前的關係網,不斷向高官和皇帝上書,要求獲得官職,然而建文帝卻準備把他打發到邊疆做一個小吏。他馬上找人疏通關係,終於留在了京城,在翰林院當了一名小官。

此時的解縉已經完全沒有了青年時期的雄心壯志,他終於明白了政治的黑暗和醜惡,要想往上爬,就不能有原則,不能有尊嚴,要會溜須拍馬,逢迎奉承。

「靖難之役」末期,朱棣已經勝利在望,解縉連夜收拾包袱,跑到城外投降了朱棣。 朱棣之所以器重解縉,主要是朱棣要修一部涵蓋古今、包容萬象、蘊含一切知識財富的百科全書的大典,解縉就是那個能勝任大典主編工作的人。於是,在永樂元年(1403),朱棣鄭重地將這個可以光耀史冊的工作交給了解縉。

解縉充分發揮了他的才學,他合理的安排著各項工作,採購、辨析、編寫、校對都有條不紊的進行著,終於這部上千人的編撰所修大典不斷接近完成和完善時,解縉終於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和夢想,他不再是懷才不遇的書生,而是國家的棟樑。

此書收錄上自先秦,下迄明初各種書籍七、八千餘種,共計一萬一千零九十五冊,二萬二千八百七十七卷,三億七千萬字。它的內容包括經史子集、天文、地理、陰陽、醫術、占卜、釋藏、道經、戲劇、工藝、農藝,涵蓋了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知識財富,它絕不僅僅是一部書,而是一座中華文明史上的金字塔。

《永樂大典》的偉大之處,它絕不僅僅是一部書,而是一種文化傳承、自強不息的精神。

從解縉的一生來看,他所擅長的是做學問,而不是搞政治。可是這位本該埋頭做學問的人從政治投機中嘗到甜頭,在長期的政治鬥爭中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便天真地認為自己已經成為了政治高手,從此他義無反顧地投入到了政治鬥爭的漩渦之中。很不幸的是,他跳入的是關係到帝國根本的最大漩渦——繼承人問題。從此解縉就在朱棣的心中被戴上了一頂帽子——干涉家庭內政。加上他反對朱棣一些出兵政策,使得朱棣更加討厭他。可嘆的是,解縉對此一無所知,他還沉浸在「天子第一寵臣」的美夢中,仍舊我行我素。朱棣終於無法繼續忍耐,以解縉圖謀不軌的形跡,下令逮捕解縉,送入監獄,最終被殺。

解縉的悲劇,既是自身性格的悲劇,更是時代的悲劇。從解縉的悲劇人生,後人得到很多啟示。

作者簡介:張承雨,蕪湖市二壩雍南初中語文教師,文學愛好者,常在媒體發表作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徽夢文化傳媒 的精彩文章:

孫祁崗 行者問道

TAG:徽夢文化傳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