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30歲外科醫生猝死在手術台下,全院搶救7小時,妻子痛哭他太累!

30歲外科醫生猝死在手術台下,全院搶救7小時,妻子痛哭他太累!

很多人都在羨慕醫生這個職業,覺得他們高薪,覺得他們社會地位高,受人尊重。

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

表面也許風光,但是內里的傷痛與壓力,也只有自己知道。

因為自己就在醫院工作,所以能深刻體會到醫生的辛苦,有時候真的覺得很累,無數次打起退堂鼓,很多人不太了解醫生的工作狀態,最辛苦的莫過於一線臨床醫生。

第一,三班倒,白班和晚夜間不僅要處理自己的病人,還需要收治新病人,在三甲醫院,一個白班收十幾個病人,實在是很常見的事情,就算一個病人你花半個小時,可想而知,所以做醫生,沒有不加班的,更何況,花在一個病人身上的時間又何止半個小時?

第二,醫生管病人,不是每天查查房,開開醫囑那麼簡單,還需要大量的工作,入院記錄,病程記錄,還有隨時隨刻的醫患溝通,如果算上會診,疑難病例討論,光花在病歷上的時間就不知多少了,外科醫生除了完善病歷,還需要每天上台做手術,三甲醫院的外科醫生,手術可以從早做到晚,那種艱辛,常人是無法理解的。

第三,很多病是治不好的,內科如此,外科如此,每個科室都充滿醫療風險,這是因為醫學的局限性,病人進來後,家屬希望他立刻能好,這是人之常情,醫生也希望他能立刻好,但有時,不是醫生不努力,而是治療手段有限,病人與家屬的要求與醫療實際的能力發生矛盾,他們會把矛盾轉嫁到醫生頭上,所以,醫生面臨的壓力,除了來自醫療風險,還來自患方。

一早起來,就看到這樣一則新聞,心裡難免五味雜陳,廣西一家三甲醫院年僅30歲的骨科醫生楊某,在完成一台脊柱手術後,下台接診另一名患者時,突然倒地不醒,同事立刻為其進行心肺復甦,後又轉到ICU搶救,全院搶救7個多小時,奈何還是無力回天!

又一名醫生倒在了工作崗位上,可他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我的眼睛不禁濕潤了,這樣的新聞,從去年到今年,我又看到了多少呢?

越是在一線,越能體會到醫生的艱辛,很少有醫生沒有焦慮症,很多醫生年紀輕輕血壓升高,經常有心前區不適,在巨大的壓力和工作負荷下,就是鐵人,也會出現健康問題,但是因為工作,就算身體出現了不適,醫生也還是一直在堅持。

我深知,導致那位楊醫生死亡的罪魁禍首就是心源性猝死,這是一種以一種以意識突然喪失為特徵,由心臟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無論是否有心臟病,死亡的時間和形式未能預料。

因為突發,因為無法預料,更無法提前干預,所以猝死一直是最恐怖的疾病。

它可以發生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人在缺少休息,精神極度疲憊的時候,猝死的可能性會更大,所以腦力勞動者,更容易出現猝死。

一個醫生倒下了,我們聽到的最無奈的聲音是,他真的太累了!

這是血與淚的哀悼,這樣的新聞,讓我們悲傷異常,我們撫摸著自己的胸口,看到這堆積如山的工作,心裡也會想,我們會不會成為下一個。

然後在護士呼喚的時候,我們還是會毫無猶豫地衝出去,這就是醫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學原創故事會 的精彩文章:

29歲小伙一天三包檳榔,口腔癌晚期到醫院,妻子只求打嗎啡止痛!

TAG:醫學原創故事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