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諸葛亮六出祁山和姜維九伐中原的戰略思想有什麼異同?

諸葛亮六出祁山和姜維九伐中原的戰略思想有什麼異同?

首先聲明一點,諸葛亮和姜維都是蜀漢的忠臣,不管他們做出的舉動對蜀漢有利還是有害,都絕無二心。

不具體講姜維和諸葛亮北伐的領過了,不是我們討論的重點,重點是他們北伐的戰略思想。

諸葛亮六出祁山,其中有五次是主動進攻,一次是被動防守,諸葛亮北伐中原的目的主要有兩個,一是克複中原,二是轉移內部矛盾。

在劉備伐吳失敗以後,可以說蜀漢的元氣大傷,不僅僅是損失很多大將,還損失很多士兵,這是最致命的,蜀漢只佔據益州一州之地,本來就人口減少,現在又損失這麼多,所以諸葛亮採取了休養生息的政策,並且東和孫吳,發展生產。

等到蜀漢的國力恢復,評定了南方的少數民族,諸葛亮就開始北伐,目的就是克服中原。所以諸葛亮這次一次又一次的北伐,首要目的當然是為了反攻中原,另外一方面,他也知道蜀漢的國力不足,不希望蜀漢和魏國的差距越來越大,通過戰爭也可以拖住魏國的發展,從而尋找機會能夠克複中原。

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為關羽大意失荊州,從而使原來的蜀漢佔有益州和荊州兩州之地,變成只剩益州,益州和荊州兩地的士人都集中在益州,顯然是僧多粥少,矛盾自然很多,而對外戰爭的話,可以緩和兩者之間的矛盾,能夠更好的一致對外。

諸葛亮北伐的思想就是穩紮穩打,步步為營,不能有大的損失,蜀漢已經經不起大的損失!

而姜維的北伐分為兩個階段,據史書記載,姜維的北伐實際有11次。第一個階段,姜維北伐的思想主要還是繼承諸葛亮的遺志,克複中原,此時還有費緯,董允在,所以姜維只是軍事上的繼承者。兩位相繼過世,姜維的北伐也就進入第二個階段,一方面是為了克複中原,另外一方面也是為了自保。

董允死後,朝中再也沒有人能夠壓制住黃皓,黃皓開始藉助劉禪的寵愛禍亂朝政,姜維曾經向劉禪建議殺掉黃皓,劉禪沒有採納,因此,黃皓就想拿掉姜維的兵權,姜維深知其中利害,所以他就不待在朝中,而是到邊界去屯兵,發動北伐也只是為了保住兵權進而保命。

當然並不是說姜維的北伐是肆意為之,他也是準備充分,並且看到機會才進行北伐,只是當時的國力以及人才凋零,導致姜維的北伐並不順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周 的精彩文章:

白起這一戰讓偉大詩人屈原含恨沉江而死!

TAG:東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