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從「腸」計議 預防腸癌

從「腸」計議 預防腸癌

從「腸」計議 預防腸癌

文/孫 濤

他是眾人矚目的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在北京奧運會閉幕式上與宋祖英合唱《燃燒的火焰》預示了一個完滿的句號,他就是多明戈。今年69歲的他被確診為結腸癌,手術後正在與病魔抗爭。此外,《羅馬假日》女主角好萊塢巨星奧黛麗·赫本、麥當勞中國大區CEO查理·貝爾、《宰相劉羅鍋》中劉羅鍋的老丈人扮演者李丁……皆因患結腸癌逝去。目前,結腸癌發病率以每年2%的速度上升,我國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發病率的增速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

從「腸」計議 預防腸癌

需知「腸」識

在動物世界中,肉食動物如老虎、獅子的小腸和大腸都比較短,而且大腸特別的直而平滑。這是因為肉是濃縮性食物,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高,纖維含量少,不需要很長的腸子去慢慢消化吸收;肉食容易腐爛,短而直的腸道還可以把因此產生的毒素儘快排出。相反,素食動物如牛、羊、兔,需要較長的腸道才能吸收足夠的營養,所以小腸長,大腸也長。

人是雜食動物,既食用素食,又食用肉食,但東西方人飲食習慣的不同,使其腸道長度有了很大差異。數據分析發現,以肉食為主的西方人,腸子長度大約是身高的3倍;而以素食為主的亞洲人,腸子長度則為身高的5倍。人的腸子來回摺疊,腸壁有皺褶,又不平滑,所以我們吃下的肉會在腸中久留、腐敗併產生毒素,這些毒素與結腸癌的發生有很大關係。此外,還會給具有解毒功能的肝臟增加負荷,導致肝硬化甚至肝癌。

腸道不能承受之重

腸道受分布在腸壁的植物神經(不受意識支配)支配,把食物一步步向下推進,吸收營養物質,排出垃圾毒素。但腸道是空腔管道,需要食物膨脹產生壓力激發植物神經工作,才能促使腸道蠕動,因此需要足夠的食物體積才能產生有效的腸道清潔。正常情況下,食物在腸道停留的時間是20小時,故應每天大便一次。但生活中,便秘卻成了很多人的「常態」:幾天不大便、在廁所打「持久戰」、廁所成書房……

據臨床病史調查,大腸癌患者食譜普遍存在「三高一低」的特點,即高脂肪、高蛋白、高熱量和低纖維素。過剩的營養(特別是紅肉類)難以消化,而且纖維素缺乏,不能使其膨脹產生對腸壁的壓力,不能足夠刺激腸壁的植物神經促進腸道蠕動,由此引起排便紊亂、便秘,使糞便堆積腸道,有害物質長期瀦留。人體常溫是37攝氏度,滯留垃圾在腸道內發酵就會產生很多毒素,久之使腸道細胞發生變異,導致大腸癌。此外,由於生活節奏加快,辦公室一族長期久坐,沒時間運動和排便,也加劇了不規律的腸道運動。因此,生活中應重點從兩方面預防。

1

增加腸道「清道夫」:纖維素是腸道的「清道夫」,肉類、魚類、奶油等富含脂肪蛋白質的食物不含有纖維素,而形成的廢渣需要吸附在纖維素上才能排出來。纖維素還可以增加糞便的體積,刺激腸壁神經,促進腸道的蠕動排空。芹菜、韭菜、白菜等葉類蔬菜含有較多的不可溶纖維素,而水果含有較多的可溶性纖維素。可溶性膳食纖維被人體消化吸收,進入大腸內為雙歧桿菌所利用,促進雙歧桿菌增殖。雙歧桿菌能分解致癌物亞硝胺,並能提高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增加人體免疫功能和對腫瘤的抵抗力。所以應提倡「一口肉,四口菜」。

2

讓腸道「士兵」更堅強:很多便秘是因為腸道細胞本身功能較差,收縮與蠕動能力比較弱,不能很好的排便。這時候應該增加優質的蛋白質和維生素B族,來改善細胞功能,促進腸道排空能力。含有優質蛋白質的食品如雞蛋、豆漿、豆腐等,可以製造出優秀的腸道細胞。作為物質代謝的「轉換器」,人的正常新陳代謝必須依靠維生素B的輔助。可多食用紅豆、綠豆、黃豆、糙米等殼類穀物,多吃粗糧,或者服用維生素B片。

特別提示:

如出現大便不規律,交替出現腹瀉與便秘;大便帶血或者發黑;大便形狀長期不規則;腹部長期隱痛;腹部包塊,如可觸及的腹部硬塊等,需及時就醫檢查。

從「腸」計議 預防腸癌

從「腸」計議 預防腸癌

★全國郵發代號:36-43 80-151

★微信搜索:JiaTingYiXue

★投稿信箱:jtyxzz@sina.com或jtyxbj@163.com

★網址:www.jtyxzz.com

★郵購地址:鄭州市經二路13號 家庭醫學刊社

★健康是福|關愛家人|關注家庭醫學|健康一手掌握

我們是您的家庭小衛士|歡迎致電我們!

0371-65968289/ 65954441

掃一掃 健康一手掌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庭醫學 的精彩文章:

人老並非意味著糊塗

TAG:家庭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