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詩詞雪韻薦讀 簡非淺

詩詞雪韻薦讀 簡非淺

總第 777 期

頭條:詩詞雪韻【薦讀】簡非淺

二條:一個吃貨的珍藏【薦讀】姜麗

三條:當我們老了(外一首)張娜

本期導讀

終於下雪了。

雪是冬之魂。無雪的冬天是乾枯乏味死氣沉沉的,只有經受了這白色精靈的浸潤,冬天才變得生動鮮活起來,才充滿了生機和活力,才瀰漫了溫馨和浪漫。這精靈浸潤了季節,溫潤了人心,更把那些文人騷客的詩詞歌賦滋潤得靈動而不朽。

走進詩人的冬天,就走進了詩詞雪韻。隨便點一個我們熟知的詩人的名字,幾乎都可以讀到他描寫雪景的詩詞,只是寫雪的角度不同,想要表達的感情不一而已。有的雪輕盈飄灑,看看西晉宰相謝安家人眼中的雪。謝安問:「白雪紛紛何所似?」謝安侄子謝朗說:「撒鹽空中差可擬。」謝安的侄女謝道韞卻說:「未若柳絮因風起。」

李商隱所見的雪稍重:「旋撲珠簾過粉牆,輕於柳絮重於霜。」唐代元稹的雪則下得急而大:「才見嶺頭雲似蓋,已驚岩下雪如塵。」很快,整個世界已變了模樣:「千峰筍石千株玉,萬樹松羅萬朵雲。」唐代髙駢是善於近觀飛雪的,他搬了凳子坐在門口,看雪落竹上的妙趣,悠然吟道:「六齣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白居易的居所也有竹,但夜間的雪悄無聲息,他只是忽然感到平素溫暖的被窩變冷了,又看見窗戶被雪光照得明亮起來,才知道下雪了。待聽到竹枝被雪壓折的聲音,方知雪下得挺大,不由吟道:「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提到夜間的雪,我們更熟悉唐代劉長卿《風雪宿芙蓉山主人》中的情景:「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南朝謝靈運的「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意境不錯,卻叫人感到渾身打冷顫。同樣起寒顫的還有唐代劉駕:「百泉凍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依喬松,不覺滿衣雪。」倒是宋之問未覺寒意:「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開。」韓愈不僅將雪喻花,而且把白雪也是詩人自己對春天期盼的心情,描寫得淋漓盡致:「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其實飛雪時節,花兒是不多見的。偏偏有個不懼寒的梅花,單挑了這個時節吐蕊綻放。於是,便與飛雪一道走進詩文,被後人千古吟詠,令其它花兒徒嘆無奈。陳毅說得明白:「隆冬到來時,百花即已絕。紅梅不屈服,樹樹立風雪。」當然梅之紅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不屈服的精神。唐代李九齡贊寒梅道:「霜梅先拆嶺頭枝,萬卉千花凍不知。留得和羹滋味在,任他風雪苦相欺。」宋代劉學箕更嘆「比著梅花,花已都零亂」。宋代袁去華陶醉地「三嗅疏枝冷蕊,索共梅花一笑」。

望著飛舞的雪花,南宋詞人程垓有些迷離:「猶有惜梅心在,滿庭誤作吹花。」同樣大意的南宋張鎡也把「零亂舞東風」的雪片,「誤認落梅疏片」。與李白同時期的張渭則相反,把梅花誤作雪了:「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消。」頭腦清醒的當屬王安石,他把梅花雪花分得很清楚:「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南宋盧梅坡看著被梅雪共比攪得紛紛擾擾的詩壇,乾脆來個明白透徹的結論:「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這一撥在庭院研究雪梅的婉約,另一撥卻在感受雪野的曠遠。杜甫隔窗品味「西嶺千秋雪」,祖詠仰望「終南陽嶺秀,積雪浮雲端」,王維「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看到的都是眼前的山。而柳宗元就開闊多了:「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那意境讓人神思意往。南朝民歌中「洲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和元代黃庚的「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無私玉萬家」就雪野的氣勢大小,當屬一個檔次。豪放詩仙李太白的雪以大壯勢,既有「地白風自寒,雪花大如手」,更有「燕山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台」。不過與一代偉人毛澤東相比,那眼界那氣度又「稍遜風騷」了。毛澤東更似一座浮雲腰際繞的巨峰,一眼望穿半個中國,俯視腳下如此多嬌的江山,看到了「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還看到「長城內外,惟余茫茫,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古往今來,何人有如此視野,何人有如此氣魄。讀此詩句,讓我等微若浮塵者也由不得感覺「盪胸生層雲」了。

飛雪時節,最是適宜圍爐品酒的。白居易深諳此道,真誠地邀請他的朋友劉十九:「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元朝詩人里何中則在《辛亥元夕》的微雪中,嗅到了漂浮在村莊上空的酒味:「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唐代王初雪夜竟喝醉了,第二天早晨才醒來:「銀花珠樹曉來看,宿醉初醒一倍寒。」再看獨酌的杜牧:「窗外正風雪,擁爐開酒缸。」不過此時他並不滿足,在想垂釣的事:「何如釣船雨,篷底睡秋江。」

塞外的雪總是充滿陽剛之氣。王昌齡在《從軍行》中看到:「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這雪景與「千樹萬樹梨花開」和「柳絮因風起」的雪相比,自是不可同日而語。內地正汗流浹背收秋的時節,岑參就告訴我們「胡天八月即飛雪」,那裡已是「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在「雪滿天山路」時送武判官歸京,轉眼間已是「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南朝文學家鮑照的「胡風吹朔雪,千里度龍山」,盧綸的「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都讓人體悟到撼人心魄的壯美。而王維帶我們《觀獵》時看到「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雖然斯時「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但胸中激蕩起的依然是陽剛豪氣。

GIF

作者簡介

簡非淺,原名吳承珍,教育工作者,喜歡簡單但非淺薄的生活。愛好文學,有零星文字見諸報刊。

《河南思客》簽約作者。

本文作者簡非淺授權河南思客獨家刊發

轉載請註明出處:河南思客

博客/微博/微信/客戶端:河南思客

河南思客2018年編委會

編  委 胡耀楨 王銀玲 庄鳳娟

陳 旭 王立國 李智信

張紅陽 胡建武

總 策 劃 呂佩義

統  籌 楊海燕

本期編輯 王睿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河南思客 的精彩文章:

諸葛出山薦讀 於若文

TAG:河南思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