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民族未來必須犧牲婦女?日本婦女卧薪嘗膽

民族未來必須犧牲婦女?日本婦女卧薪嘗膽

在日本,96%的日本女性會選擇婚后冠夫姓,甚至日本最高法院早在三年前就對此進行了最終裁定。與日本相同,在德國,大多數家庭通常僅有一方工作,另一方在家帶孩子,而帶孩子的這個人,通常都是女性。德國政府會選擇夫妻雙方同時工作的家庭中,對收入較低的一方徵收60%以上的個人所得稅,理由就是「為了德意志的未來」,低收入者回家照顧孩子。

剛剛獲得任命的日本最高法院大法官宮崎裕子堅持以自己婚前名字簽署裁決,最近在日本引發熱議。作為世界發達經濟體,日本和德國的現象在全世界並不孤立,只不過他們在立法上就已經認為民族發展要犧牲婦女,所以顯得男女地位有所不平等。事實上,近年以來,美國、英國等國家所爆發出的大規模的性騷擾,也是一種對婦女的犧牲,根源就是他們在追求自己所謂自由和性解放的價值觀,但是他們卻忽視了,自己的自由妨礙了別人的自由。

西方思想里,男女平等的推進是非常艱難的過程。美國南北戰爭之後,黑人就有了選舉權;但是直到20世紀初,美國婦女才擁有選舉權。但是毫無疑問,作為思想和智力相等的群體,婦女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壓迫和反抗相伴相生:許多日本老年男子,30幾年的工作生涯結束,退休之後就贏來妻子的離婚協議書,而根據日本人口問題研發所的數據,2040年,日本獨居老人比例將會達到40%;同樣,根據美國一家互聯網媒體的匿名統計,美英國家性騷擾成風的社會氣象下掩藏的是婦女出軌率超過20%。

日本婦女會平分他們丈夫的高額退休金,然後離開他們,他們的丈夫一生都在工作,缺乏賣菜做飯等基本生活能力,只能寂寞終老;美英女性為了懲罰自己丈夫在外面沾花惹草,出軌成風,父母都是白人孩子是個黑人的事情屢見不鮮。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男性利用體力和歷史優勢,掌控了比女性更多的社會資源支配權,但是過分的把女人當成附庸,就會出現日本女人那種卧薪嘗膽最後絕命一擊的結果。

所謂的社會和諧,強者對弱者的尊重於謙謙有禮,不僅僅是體現在道義上,更在於一種長遠的思索。無論彼此是什麼關係,都沒有絕對的依附,《顏氏家訓》里說「父不慈子不孝」,固然沒有絕對,卻也是對和諧社會道理的思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歷史的人 的精彩文章:

敘利亞統一戰受阻,土耳其悍然炮擊:有美國把柄

TAG:觀察歷史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