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羽是如何成為武聖的?為什麼能從一個武將逐漸稱為和孔子並列的聖人?

關羽是如何成為武聖的?為什麼能從一個武將逐漸稱為和孔子並列的聖人?

一部三國演義可謂是極寫了漢末三國的英雄人物,功勛業績。而關羽一生未有曹操官渡敗袁紹之武功,不及周郎赤壁燒曹操之智勇,更無孔明安邦定國之計謀,又有大意失荊洲之罪名,權不及帝皇,位不至王公,然而至今已近兩千年矣,卻無時不被俸於廟堂之高,為華夏子孫視若神靈,三國英雄人物無數,卻無第二人可及,為何?也許從玉泉山關公廟一對聯中可略見一二 :

赤面秉赤心 騎赤免追風 馳驅時無忘赤帝

青燈觀青史 仗青龍偃月 隱微處不愧青天

今之人尊關公為」義帝」,而雲長一生追求莫過於」忠」 「義」二字,無時不把忠君放於行事之首位,把義氣存於為人之心中,而又把忠義結合得十分完美。關羽字(雲長)生於東漢末年,身逢亂世,忠心即忠於漢朝,而漢天子為曹操所攜持,劉備又為漢天子之皇叔,且有天子討劃曹操密詔,雲長即把忠心於漢化為忠心於劉備;桃園三結義是《三國演義》的開篇,也是劉關張建立功業的前奏。桃園結義劉備為兄長,關張為弟,張飛亦以兄長並主公視劉備,因而,雲長即把對兄劉弟張的桃園之義具體化為對兄長之義,而兄長即劉備,忠於劉備,又義於劉備,是忠義為一體也,此關公留名千古之本 !

提及雲長,無人為曉其過五關斬六將之勇,而我以為過關斬將不是為了寫雲長之勇,而是極寫雲長對兄長劉備的忠義。劉備兵敗勢窮而投於袁紹,而曹操兵多將廣且佔據許都,雲長不為勢屈,不因利動,不畏命危,而冒死護衛劉備家眷往見兄長,真可謂是忠義之士。雲長一生忠義分明,小沛少兵敗而降曹操,荊洲大兵亡而不降孫權。投降曹操,是因為有兄長劉備家眷在彼,是其對兄長有義;不降孫權,是因為劉玄德已稱漢中王有兩川之地,是其對劉備有忠。如此忠義之人,不必說是在封建王朝,就是在當今之世,豈能不令人讚歎!

其次,史書記載雲長驕於官大夫而恤士卒,正是因為如此才更為普通百姓人家供俸拜祭,才有神醫華佗聞關公中箭而冒生命之危而到軍中為雲長刮骨療傷。百姓不獨是拜雲長,而是雲長已成為他們心中念及百姓疾苦的神的化身!如此之人,自然當流芳百世,自然當為百姓記於心中!

其次,雲長不獨自已為忠義之人,亦素愛忠義之士,有恩必報,且有膽有識,行事光明磊落。

呂布下邳兵敗被擒之時,雲長不為曹操諫主將呂布,而敢以性命保偏將張遼,此後才有張遼為曹氏立下汗馬功勞,可謂雲長知人愛才。寫雲長騎赤免追風斬顏良誅文丑,我以為不是寫其好戰貪功,而是因其感恩於曹操;華容道敢以違軍令狀而放走曹操,是極寫雲長有恩必報。雲長曾兩次入吳赴會,一為護兄長劉備赴周俞會,一為隻身單刀赴魯肅會,兩次會宴皆與鴻門無疑。而雲長與周郎飲灑,與魯肅談笑皆神色安定,方寸不亂,無絲怯懼之意,真可謂是有膽有識!

再則,雲長威名雖不因其智勇而得,但其智勇卻不少於人。斬處黃巾亂黨,平定賊寇;十三路盟軍攻打董卓時,虎牢關前溫酒斬華雄,兩軍陣中三英戰呂布,可謂威鎮乾坤第一功;千軍萬馬之中馭赤免斬顏良誅文丑,雲長之勇可見矣!隻身騎赤免馬提青龍刀護衛老弱而過五關斬六將,荊洲城頭立峰火台而令呂蒙稱病歸家,掘襄江水淹七軍擒于禁龐德,足顯雲長之智也。雲長如此智勇,卻還能以德信存於百姓心中,真令當今之人汗顏!

赤免馬數日不食草料而死,雲長以魂附呂蒙之身顯威,玉泉山顯靈救助百姓之事,以此足可見雲長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勝王公帝皇多矣!

長江之水不停流走,但長江之水卻從末有一時一刻斷流,浪花淘盡了英雄,卻留下了千古英雄之名;不變的是青山,改變的是時空,千古英雄能以濁酒喜相逢,笑談古今事,淡看是非成敗,而當今之人,宜應以古為鑒,以千古英雄為楷模,不求一已之安,只為萬民之樂!關雲長一生不獨為百姓所尊,更為王公君子所敬,而此其忠君愛民義友之報也!!關公已化為千古英雄,留下了萬世芳名,而今世有心之人當以雲長為鑒而慎思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尚書令 的精彩文章:

曹操的特種部隊虎豹騎,北征烏桓,擊破西涼馬超軍團,卻被被三國演義忽略

TAG:尚書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