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周熱點新聞回顧:夏普/JDI挑戰三星 日東電工關廠引衝突

一周熱點新聞回顧:夏普/JDI挑戰三星 日東電工關廠引衝突

時光飛逝,轉眼間本周又已經接近尾聲,那麼本周內顯示行業又有哪些值得回顧的重要內容呢?小編精選出了本周行業熱點話題,與大家一起分享。

企業動態

夏普、JDI將競爭蘋果OLED屏幕訂單 挑戰三星壟斷

北京時間1月12日晚間消息,據供應鏈消息人士透露,富士康旗下的夏普以及日本顯示面板廠商Japan Display(JDI)都在準備競爭蘋果的OLED顯示面板訂單。加上此前的LG,目前已經至少有3家廠商準備挑戰三星在OLED面板上的壟斷地位。

目前三星是蘋果唯一的OLED顯示面板供應商,因為目前只有三星一家公司能夠達到讓蘋果滿意的良品率。但是此前已經有消息稱另一家韓國科技巨頭LG將會成為蘋果第二家OLED面板供應商。

然而,在蘋果今年有望推出兩種不同尺寸OLED設備的情況下,其他顯示器面板廠商有望同樣獲得來自蘋果的訂單。

最近有消息稱夏普正在搭建OLED面板生產線,並且最早有望在今年第二季度開始生產。國外媒體Digitimes報道稱,如今隸屬富士康電子旗下的夏普公司有可能在2018年第二季度開始生產OLED屏幕,從而與三星展開競爭。

另外,夏普還有可能為自己的智能手機產品搭載自家生產的OLED屏幕。

上個月,由於缺少OLED生產能力而遇到苦難的JDI獲得了來自日本政府總計6.36億美元的援助金。在獲得這筆援助金之後,JDI將會開始搭建OLED面板生產線,並且開始競爭蘋果訂單。

蘋果搶佔OLED屏幕產能 華為/小米被迫改用mini LED

據業內消息人士透露,包括華為、OPPO和小米在內的知名中國智能手機廠商,計劃在計劃於今年下半年推出的智能手機中採用mini LED背光顯示屏,已經要求中國台灣地區面板廠商從今年6月起啟動生產工作。

由於難以採購到足夠數量的OLED產品,而且OLED屏幕價格依然居高不下,不太適合本來利潤就不高的產品使用,所以,包括華為、小米和OPPO在內的中國製造商只能瞄準較新的技術。

蘋果投資LG Innotek 為下一代iPhone做準備

據外媒The Investor報道稱,蘋果公司計劃投資LG子公司LG Innotek,讓LG Innotek有能力生產更多的面部識別感測器組件,從而保證下一代iPhone、iPad相關元器件的供給,不過,這名知情人士並沒有透露此次注資的具體金額。

據了解,LG Innotek生產的3D感測器模組,能使移動設備具備捕獲3D數據的能力,是實現面部識別功能的關鍵零部件。

去年11月,蘋果公司CEO蒂姆·庫克曾和LG Innotek CEO朴鍾錫(Park Jong-seok)見面,而在以前庫克是極少和供應鏈廠商CEO見面的。現在看來,蘋果應該已經決定以預付款形式支持LG Innotek研發3D攝像頭。

LG Innotek上周的時候曾經向韓國監管部門遞交了一份投資計劃,他們將投資8737億韓元(約8.209億美元)來擴建移動相機模組和下一代模組業務。有分析人士表示,這一8.2億美元的投資中,很有可能就有蘋果的參與。LG Innotek在文件中並未提及這些資金該如何籌措。

京東方為拜騰新款電動車提供車載曲面屏

近日,智能電動汽車品牌拜騰(BYTON)推出的首款電動SUV——BYTON Concept,位於該車前排中控50英寸的超大尺寸車載曲面屏最為引人注目。

據了解,該屏幕正是由自京東方研發生產,可取代傳統的中控設置,支持手勢交互、語音控制等功能,提供白藍黑三種背景色,並可根據環境光的變化調整明暗度。

奇美材砸10億元在陸擴產 搶佔偏光片市場

因應大尺寸電視成主流,偏光板大廠奇美材料董事會決議投資人民幣10億元(約新台幣46億元),成立西安子公司,以支應第三條2.5米超幅寬產線擴產,藉由新產品搶市,挹注營運。

奇美材在大陸市場布局結合偏光板龍頭日東電工技術,預計五年內投入三條超幅寬2.5米生產線,希望快速彎道超車,搶攻中國大尺寸電視商機,搶佔兩成市佔率,晉陞A咖級偏光板廠。

奇美材去年底宣布獲日東技術授權,在轉投資崑山廠導入全球首條2.5米幅寬生產線,預計最快2019年第2季初投產。因應中國面板廠京東方在合肥、武漢及成都惠科等面板聚落形成,第三條2.5米生產線最後落腳西安,就近供應附近10.5代面板需求。

奇美材估計,三條2.5米幅寬生產線全數開出後,年產能將達1億平方米,約佔中國20%市佔,力抗LG。

奇美材董事會並通過崑山奇美去年11月增資1.46億美元,原有大股東杭州錦江集團擬將現有46%股權,轉讓西安恆淳投資管理合夥企業(西安基金),錦江集團和浙江任遠進出口有限公司不再增資,1.46億美元由西安基金和台灣奇美材各增資50%。

BOE躋身2017美國專利榜25強 華星光電位列第45

近日,美國商業專利數據服務機構IFI CLAIMS Patent Services公布了美國2017年專利統計數據報告。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共計獲得了11241項美國專利,同比增長近三成,首度成為全世界獲得美國專利最多的5大國家之一,位列美國、日本、韓國和德國之後,排名第五。中國企業華為公司排名2017美國專利榜第20位、中國面板製造商京東方(BOE)躋身25強位列第21位、華星光電排名第45位。

根據報告,華為公司2017年在美國獲得了1474項專利,同比雖僅小幅增長5%,但排名從2016年的第25位竄升至2017年的第20位;京東方2017年在美獲得了1413項專利,較2016年增長63%,排名從第40位提高到第21位。該公司現在領先於日本的精工愛普生公司,稍稍落後於通用電子,其專利數量僅比通用電子少200個。同時,在半導體專利上,京東方超過了英特爾(英特爾在半導體專利數上排名第9),排名第7位;另外一家中國面板廠商華星光電2017年在美國獲得了708件專利,同比增長44%,排名2017美國專利榜第45位。

深天馬擬8.83億元投建新型顯示產業研發基地

1月11日,深天馬發布關於投資建設「新型顯示產業總部及研發基地」項目的公告稱,為進一步調配研發資源,提升研發技術創新能力、公司品牌形象及知名度,天馬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同意公司以8.83億元人民幣投資建設「新型顯示產業總部及研發基地」項目,佔地1萬畝左右,建設周期36個月。

深天馬錶示,本次項目實施後,能夠進一步調配公司研發資源,提升研發技術 創新能力、公司品牌形象及知名度,加速完成產業升級,提升產品附 加值,持續擴大技術先發優勢,改善公司研發、經營管理的辦公環境, 加快實現成為全球顯示領域領先企業的戰略目標。

京東與柔宇科技簽署合作協議 柔性顯示即將普及

美國當地時間2018年1月8日,京東集團副總裁、3C文旅事業部總裁胡勝利與柔宇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劉自鴻在拉斯維加斯舉行的「2018 CES國際消費電子產品展」上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據悉,京東和柔宇科技將在推進柔性顯示、柔性感測、新型智能終端產品及行業解決方案等方面建立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推進柔性電子技術加速落地。從雙方的協議內容可以看出,這次合作可算是一次強強聯合。雙方將利用各自優勢,建立高層會晤、溝通機制,在產品研發的初期就建立聯合開發項目組。京東會根據市場需求向柔宇科技提供產品開發的方向,幫助柔宇科技對外輸出柔性顯示、感測技術,與品牌商合作、定製產品;而在銷售和營銷環節,京東會對柔宇科技的產品優先進行包銷。

創維擬70億投建智能產業創新基地

1月8日,黃埔區、廣州開發區與創維集團有限公司簽訂投資框架協議。創維集團將投資約70億元,在該區的中新廣州知識城內建設智能產業創新基地,實現智能家電年產量3000萬台、智能系統和終端產品年產量180萬台,合計產值約300億元。

「該項目將建成全國最大的智能電視研發、製造基地,和智能製造技術最先進的彩電基地,並逐步發展成為全球的研發中心、營銷中心、製造中心和供應鏈管理中心。」創維集團董事局主席賴偉德說。

LG的FMM打入天馬供應鏈

韓系精密金屬遮罩(FMM)強攻大陸主動有機發光二極體(AM OLED)供應鏈,加上凸版印刷也同步進軍大陸,將為友達旗下FMM廠達運添勁敵,預期在日韓大廠強攻之下,雙方將展開激烈的價格戰。

由LG集團與浦項鋼鐵力挺的LG Innotek,其FMM產品已打入大陸天馬的AMOLED供應鏈,同時,日本的凸版印刷,也積極搶進OLED的FMM大餅,大陸三大OLED廠天馬、京東方與和輝光電,將成為日韓大廠全力搶進的市場。

夏普將量產OLED面板 或靠鴻海搶蘋果訂單

1月9日,據日本媒體報導,夏普今年春季將開始量產智慧手機用的OLED面板產品,並計劃擴大至車用等智能手機以外的用途,夏普搶先於JDI等日本面板廠商,成為首家量產OLED面板的日本廠商,爭食這個由三星電子稱霸的市場。

夏普已投資數十億日圓小規模生產OLED,並已開始輸出樣品,接下來將針對熒幕質量和亮度等規格微調,目標是在今年夏季推出的幾款頂級智慧手機上採用這種熒幕。

LGD將投資190億美元擴大OLED面板產能

北京時間1月11日消息,根據韓國每日經濟新聞的報道,LG Display 將在未來幾年內注入20萬億韓元(約合187億美元),使OLED面板在2020年前成為其支柱產品,並鞏固其在下一代電視屏幕OLED及其他顯示屏上的領導地位。

根據報道,LG Display首席執行官Han Sang-beom 周一(當地時間)在全球科技盛會CES 2018(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上舉行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上透露,在2020年之前,LG Display將力爭使其OLED市場份額從目前的10%提高到40%。

另外,報道中指出,LG Display計劃2018年其OLED面板銷量將達到280萬片,高於去年的170萬片,並計劃在2020年之前,力爭使其銷量超過650萬片。

小米計劃年底香港上市 市值將達2000億美元

2017年,對於小米而言,就智能手機市場而言,無疑是成功的一年!總計出貨量預計達到了9000萬部,但是其中印度市場的出貨量預計達到了3000多萬部,這也就是說,其實小米在國內市場的出貨量大約在5000多萬部左右!對於小米2018年的出貨量,業界也持樂觀看法,預計其在今年將繼續維持增長!

同時,縱觀手機市場,國內智能手機廠商上市企業著實不多,除了酷派以外,諸如TCL等最初業務並非手機市場!在2017年,真正對外宣布啟動上市的也只有努比亞,據其宣布計劃在3年內上市!而在2018年初,市場再次有消息稱,小米計劃年底於香港上市,更令人吃驚的是,據稱其市值將達到2000億美元!

日東電工蘇州廠將關閉 引發員工衝突

1月7日,日東電工(蘇州)有限公司對員工宣布1月關廠,2月開始解除合同,引發員工衝突。

據其員工爆料,公司存在蓄意隱瞞關廠的消息,對員工表示會繼續經營,實則預謀在1月份關廠,並與元旦放假期間開始轉移生產設備,與春節長假期間搬空工廠。

隨後,日東電工表示,公司並非要關閉其蘇州分公司,只是出於業務調整需要,正洽談該分公司的股權轉讓事項。該分公司的偏光膜(偏光片)、柔性印刷線路板、新能源三個製造部門中,500餘人的偏光膜部門將被解散,賠償方案已於1月8日談妥。同時,日東電工承諾另外兩個部門的員工可繼續留用。

艾比森與強力巨彩正式達成深度合作

2018年1月10日上午,為了進一步開拓國內市場,深圳市艾比森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宣布與廈門強力巨彩光電科技有限公司達成深度合作。未來,雙方將共同發力高端「新」渠道,引爆LED行業增長新風暴。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艾比森與強力巨彩將整合雙方優勢資源結成合作聯盟,以獲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在此次簽約儀式上,雙方作為曾經的競爭對手,艾比森與強力巨彩領導都表達了以包容之心開啟合作之旅的強烈願望。

艾比森董事長丁彥輝表示,強力巨彩高效、專業的工作方式完全與艾比森吻合,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強力巨彩的市場營銷組合4P已經做到行業領先,而艾比森則以卓越的4C叱吒海外市場,雙方此次聯合強上加強,未來發展空間不可限量。

強力巨彩董事長朱志強先生也表示,「行業內同行很少有合作,我們今天開啟共同探索之旅,開創了LED顯示屏行業的先河。艾比森作為中國的LED顯示屏應用領域的上市企業,在海外市場遙遙領先,而強力巨彩精耕行業十餘年,銷量在國內連續多年引領行業。雙方達成深度合作,將共同制定規則、促進行業標準建設,一起改變行業,開創行業深度合作的新世紀。」

新產品·技術

韓研發新型OLED:可做衣服 比頭髮絲還細

來自韓國電氣工程學院的kyung cheol choi教授和他的團隊,他們在超薄發光二極體上取得了顯著的成就。

這項由博士候選人Seonil Kwon領導的研究於12月6日在國際納米雜誌,納米快報上在線發表。據這個團隊預測,這種高效且持久的發光二極體技術,將被廣泛應用於可穿戴顯示器。

當前的可穿戴顯示器一般基於OLED屏幕,由於可穿戴設備的尺寸限制,現有的屏幕無法取得很好的顯示效果。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kyung團隊設計出了一種可以與纖維相容的OLED結構,通過在纖維的三維結構浸塗的方法,該小組成功的設計出基於纖維的OLED發光二極體。

這個團隊同樣證實了這種纖維有機二極體在經受住4.3%拉伸應變,同時還能保持暢通90%的電流效率。而且,他們可以編織成紡織品和針織服裝,不會造成任何問題。

另外,這種技術允許在比人的頭髮還薄的纖維上製作有機二極體。需要注意的是,所有工作都是在負105度的低溫環境下進行的。

Choi教授表示:「現有的可穿戴顯示器由於其性能太低,在適用性上有局限性,然而這種技術可以製造出高性能的光纖有機二極體,這種簡單的、低成本的工藝流程為光纖可穿戴顯示器開闢了一條商業化道路。」

LG發布新款柔性電視 可像報紙一樣捲起

在2018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CES)上,LG展示了世界上第一款65英寸柔性OLED電視,機身可以像報紙一樣捲起來。此外,此款電視的革新之處在於它不需要背光源。

GIF

LG在過去幾年內一直在試驗超薄的OLED顯示器,而且加快了產品從實驗室到市場的速度。在2016年的消費電子展上,LG就發布過可卷的OLED電視,但大小只有18英寸,解析度也比較低。而這次發布的電視不僅尺寸增加到原來的三倍以上,解析度也提升為標準的4K。

此外,LG隨後將發布另一款重磅產品——88英寸8K解析度的OLED電視及搭載自發聲功能(Crystal Sound)面板。

三星發布全球首款146寸Micro LED拼接牆

1月8日,三星電子發布新聞稿稱,公司將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辦的2018年國際消費電子(CES)中推出了146英寸的模塊化Micro LED電視機「The Wall」(牆)。

據了解,The Wall採用了MicroLED技術,它和OLED類似,每個微型LED都能自發光。這意味著這款屏幕不需要背光,能夠保留更深沉的黑色和豐富的色彩。同時,The Wall的亮度可以達到2000尼特,比任何LED液晶屏幕都要高。The Wall的屏幕大小為146英寸,不過三星暫未公布該電視的解析度。

三星電子錶示,透過全球首款146英寸micro LED模塊化電視 The Wall 的高精密解析排列與模塊化技術,以多變造型組合迎合不同空間需求,讓客廳空間因為該款電視有全新的顯示型態,希望藉由提升電視畫質與延伸生活型態體驗來改善消費者的觀賞體驗。此外,這款名為「The Wall」的電視機可以同其他設備連接在一起,構成更大的屏幕。用戶可以向「The Wall」隨意添加屏幕,對於屏幕添加的數量沒有上限限制。

目前,The Wall還處於概念階段,不過三星已經有了明確的商業計劃。今年春天,三星將揭露更多相關信息。無論The Wall採用哪種形式亮相,最終的價格一定十分昂貴,畢竟這是一款定位高端的家庭影院設備。

京東方推出8K及車載顯示

BOE(京東方)聯合StreamTV 展示了65英寸8K裸眼3D產品,採用京東方8K超高清液晶顯示屏,可實時轉換2D或3D內容,這意味著所有形式的視頻內容均可通過HDMI介面輸入並實現裸眼3D播放。

此外,BOE(京東方)還為高端智能電動汽車品牌Byton提供了全球首創50英寸共享全面屏。在Byton推出的首款電動SUV上,一塊50英寸大屏取代了傳統的中控設置立於駕駛台上。這款來自BOE(京東方)的超大尺寸車載曲麵條形屏可實現3840×720解析度,亮度高達1000nit。該顯示屏支持先進的手勢交互功能,更具科技感的車載顯示吸引了不少參觀者駐足體驗。

松下推出兩款OLED電視

在CES 2018開幕前,松下也宣布將帶來兩款電視新品,分別是FZ800和FZ950。

兩款電視均採用OLED面板,理論上有著比LCD更高的明暗對比度和色准,並且率先支持HDR10+,終於可以和Dolby Vision抗衡了。

作為旗艦產品,FZ800和FZ950號稱將好萊塢級別的影音體驗搬回家。

除了換裝新的HCX圖形加速晶元,電視的面板調教加入了動態LUT(色彩查找表)技術,每秒可以更新多達10次色坐標。這是此前只有在電視演示視頻中才會出現的黑科技,畫質驚人。

聽覺方面,傳奇的Technics保證音效輸出的高品質。

據悉,FZ800、FZ950分別有55英寸和65英寸可選,今年春季上市,更詳細的規格和價格會在CES上揭曉。

華碩展示攜帶型OLED顯示器

在CES之前,華碩宣布推出了一款便攜的21.6英寸4K顯示屏ProArt PQ22UC,在1月10日的CES上,華碩正式展示了這款顯示器。

它採用日本 JOLED 出品的 OLED 面板,和現在韓國顯示器普遍採用的「蒸鍍」技術(既通過加熱顯示材料使其附著在玻璃基板上)生產的屏幕不同,日本使用的是「印刷式」(類似噴墨列印將顯示材料印在玻璃基板上)技術生產,據說這也是全球首款採用這種面板的產品。

除此之外,海信、TCL、創維、長虹、索尼等廠商也推出新產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胡講觸控技術 的精彩文章:

夏普今春將量產智慧手機用OLED面板 或靠鴻海搶蘋果訂單

TAG:小胡講觸控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