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水滸傳之宋江伐遼昌平決戰

水滸傳之宋江伐遼昌平決戰

兀顏延壽被活捉之後,李集戰死,太真胥慶跑得作者都不知道去哪了。餘下的殘兵敗將回見兀顏光,訴說兀顏延壽去打九宮八卦陣被活捉。

兀顏光覺得不可思議,九宮八卦陣是武將學習陣法的必修課,兀顏延壽早就精通此陣,居然能被活捉。肯定是宋軍擺下了奇陣,看上去是九宮八卦,真正去打的時候會發生變陣,變成其他的陣法。不過殘兵們報告,陣型沒有變化,只是看見陣上有黑氣。兀顏光明白了,這是妖法。當然了,公孫勝認為這是正法,遼軍的法術才是妖法。

兀顏光派出瓊妖納延和寇鎮遠為先鋒,自己親率十一曜大將,二十八宿將軍,起傾國之兵在後,準備一鼓蕩平宋江大軍。在這支部隊里,有遼國狼主壓陣,大軍共二十餘萬,鋪天蓋地殺向幽州。看看這十一曜、二十八宿,簡直是玉帝鎮壓孫悟空的陣容。

此刻梁山的情報系統已經得了消息。宋江覺得這回麻煩了,把能集結的六七萬人都集結完畢,又 把趙安撫的兩萬人馬請到前線,就算不幫忙打仗,捧個人場也是好的。場面上,宋軍明顯處劣勢。

瓊妖納延和寇鎮遠帶著一隊工程兵,遇水搭橋,逢山開路,終於在抵達幽州。開路先鋒瓊妖納延的任務是開路,幾乎沒有戰鬥任務。但是這次的攻城戰,讓瓊妖納延有點按耐不住,畢竟他也是遼國猛將,武功相當高強。瓊妖納延出戰,宋軍中九紋龍史進迎戰,史進的功夫本身不弱,結果三十回合就不敵瓊妖納延,敗回本陣。瓊妖納延還沒來得及追趕,梁山第一狙擊手花榮就一箭爆了瓊妖納延的頭。臉上中箭的瓊妖納延翻身落馬,史進一看,機會啊,於是回馬一刀,斬了瓊妖納延。寇鎮遠生氣了,心說你們宋軍不講究啊,不按套路出牌,於是出陣迎戰。

整部《水滸傳》,描寫兩將決戰的橋段,這段可以說是最精彩的。迎接寇鎮遠的是病尉遲孫立,可能羅貫中對孫立不僅排不進天罡,連五虎八彪都進不去感到惋惜,用此戰把孫立的槍法、箭法、鞭法三樣全能變現的淋漓盡致。孫立二十回合用槍打敗寇鎮遠,寇鎮遠敗走,孫立照其後心就是一箭。寇鎮遠不愧是遼國高手,單手抓住這支箭,然後回射孫立。孫立躺在馬背上,用雙腿的力量夾住馬肚子裝死。寇鎮遠一看得手了,就來割孫立的首級。走近之後,孫立忽然起立,說不用這招怎麼能引你過來。寇鎮遠一看是詐死,於是一槍捅了過來。孫立來了個順手牽羊,把寇鎮遠的槍讓到自己的腋下,然後擎起虎眼竹節鞭,一鞭打碎寇鎮遠的頭顱。

這一戰,宋軍幹掉了遼國兩大先鋒。士氣高漲的有些膨脹,然後大軍北進,和兀顏光主力在昌平遭遇。在這裡我們理一下書里的地理問題。昌平在今天北京西北,是十三陵所在地。由此可見書里的幽州就是今天的北京,宋江佔領北京,往北去和南下的遼軍在昌平相遇,說明燕京在北京的北邊,有可能是現在的延慶、懷來一帶。

面對兀顏光的遼國主力,吳用覺得不足掛齒。因此講了一大堆理論,堅信可以以少勝多。講完理論該實踐了,吳用別的不會,還是那招九宮八卦陣。他這邊陣型列好,人家兀顏光也開始擺陣。這個陣法非同小可,吳用看了半天,除了覺得形狀像雞蛋之外,別的一無所知,趕緊請陣法達人朱武觀察。朱武一看,告訴大家這個陣就是傳說中的太乙混天象陣,簡稱天陣。宋江到不關心這個陣叫什麼,關鍵是怎麼打。朱武表示,想破這個天陣的想法太天真了,搞不定。吳用見朱武都不能破陣,也表示不可輕舉妄動,不說以少勝多的事了。

這時候,朱武發現這個天陣出現了變化。根據自己的經驗來看,這是天盤左旋之象,根據當天的日子屬金,兀顏光必然前來攻打。還沒等宋軍有所反應,遼軍中十一曜大將之一,太白金星烏利可安,帶領二十八宿裡面的四個:亢金龍張起、牛金牛薛雄、婁金狗阿里義、鬼金羊王景攻打宋軍,兀顏光親率大隊人馬壓陣。宋軍打敗,自開展以來還沒有過如此大敗。

戰敗後的宋軍開戰軍事會議,宋江想聽聽各位的想法。參謀總長吳用表示不可出戰,太可怕了。副參謀長朱武也表示這個陣法太強大,不知道怎麼破解。兩大參謀都解決不了的問題,有一個人提出了解決方案,此人就是二當家盧俊義。盧俊義提出以下軍事部署,先分出兩路人馬,抵擋住兀顏光主力。然後派出兩路人馬,攻打天陣正北七門。最後派步兵絞肉機組合,正面攻打天陣。其實盧俊義說這麼多,總結起來就三個字:打丫的!

宋江沒有其他辦法,就按照盧俊義的辦法做了。戰爭的過程真沒什麼好說的,一敗塗地。和盧俊義思路高度一致的李逵被遼軍活捉。宋江犯愁了,守不住,打不過,該怎麼辦呢?吳用建議,先別琢磨了,用兀顏延壽去換李逵吧。宋江居然覺得這種交換自己很吃虧,因為兀顏延壽和李逵的身份實在不對等。但是宋江這麼想,確實缺少兄弟情分,李逵不僅是宋江的死黨,更是腦殘粉,在要救他的時候,宋江居然猶豫了。還是吳用一再諫言,用兀顏延壽換李逵。

宋江這邊剛定下來,遼使就到了,思路和吳用高度一致,表示願意用李逵換兀顏延壽。既然雙方訴求一致,那就換唄。宋江還是覺得吃虧,於是又派使者去見兀顏光,表示不僅要換人,還希望雙方休戰一段時間。這讓我不僅想起了《封神演義》,每當有姜子牙搞不定的對手時,周軍總是掛上免戰牌,商軍還就真的不攻打了,眼巴巴的看著周軍請救兵。兀顏光不是商軍,對這種無理要求表示強烈譴責,聲稱如若如此那就不換了,不嫌費事就把兀顏延壽斬了吧。宋使回去彙報,宋江大驚,於是立刻馬上帶著兀顏延壽去換李逵,生怕去晚了,兀顏延壽就貶值的連李逵都換不來了。

既然不能休戰,那就還得打。這回軍師們和盧俊義都不言聲了,呼延灼獻計,兵分十路去進攻遼軍。吳用一聽,心說你可拉倒吧,守都不一定能守住,你還想主動進攻。《孫子兵法》說,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如今宋軍六萬對遼軍二十萬,你還想著分兵去打,分明是不給孫武面子。於是吳用力主堅守。

宋江不以為然,覺得應該主動出擊,從概率學的角度講,自己敗了兩場了,因該可以贏一場了。就這樣,呼延灼十路兵馬殺向天陣。兀顏光從容變陣,改為一字長蛇陣,擊退這十路軍馬,宋軍大敗。

正在宋江一籌莫展的時候,朝廷發福利了。別看朝廷一個兵卒子都不撥給宋江,給棉襖卻很大方。六萬多人發了五十萬件棉襖,一人合到八套。押送棉襖的人也很牛叉,鄭州團練使,禁軍教頭王文斌。

王文斌是個懷才不遇的人,至少他自己這麼認為。一個人靠著一身功夫做到了鄭州團練使,正五品的軍官,在水滸里算是際遇比較好的了。你看林沖,就是個教頭,還不如自己父親混個提轄。徐寧,教練兼保鏢,也沒混上軍官。花榮,芝麻綠豆官。所以王文斌混的算不錯了。但是王文斌對自己的定位不僅僅是個武夫,還是個指揮官。當團練使這麼些年,仗沒撈著打,沒少當教練,這讓王文斌感到不爽。這回趁著給宋江送棉襖機會,王文斌想展示一下。

宋江與之閑聊啊,說雖然我們打了四座大城,但是如今被這太陰混天象陣擋住了,率戰不勝,心塞啊。王文斌說不就是個混天陣嘛,我跟你們去瞧瞧。

宋江很高興,來幫忙的了。於是帶著王文斌去了戰場,遼軍六路進攻,宋軍拚死抵擋。王文斌點點頭,彷彿專家學者一般。他對宋江說,這個陣太平常了,沒發現有什麼特別的。

其實王文斌沒說謊,在他看來確實沒什麼特別的。能看出特別來,至少是朱武這個水平的。王文斌說完大話就完了唄,還非得去打陣。宋江覺得沒譜,於是對著遼軍喊話,說要單挑。遼軍也不含糊,派出十一曜大將之一的水星大將,曲利出清。王文斌估計沒打過仗,因此對打仗這麼有好感。雖然王老師教學經驗很足,但是臨場經驗幾乎為零。讓他出陣實戰,幾乎是讓駕校教練去開F1. 王文斌與曲利出清大戰二十回合,曲利出清發現此人武功高強,於是詐敗而走。王文斌不曉得是詐敗,於是追了上去。曲利出清使出拖刀計,一刀斬了王文斌。接著引軍衝鋒,宋軍大敗。

戰敗的宋軍將領們面面相覷,倒不是覺得曲利出清多厲害,畢竟更厲害的也不是沒見過,單論武功,宋軍打不過也能陰的過。關鍵是這位團練使大人被斬了,宋江該怎麼給朝廷交代啊。

要說還是刀筆吏出身的宋江,當即給趙安撫寫信,說王文斌自願出戰身死。潛台詞是這事跟我沒關係。撇清關係的宋江,依然悶悶不樂,畢竟大敵當前,自己一點辦法都沒有。然而下一節,宋江會遇到轉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遊說歷史文化 的精彩文章:

水滸傳之梁山VS大遼薊霸大戰

TAG:遊說歷史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