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道性人格相關研究

道性人格相關研究

道性人格相關研究

2018-1-7 21:01(陰有小雨)

一、背景

中國的根在道,而稟承道之核心的道教是中國本土的最為原始的宗教,它歷來與中國道家哲學思想相系,並在民間無數次的農民運動,以及在傳統儒家知識份子身上,以反向作用的形式不斷對中國文化產生著深遠的影響,它形塑了中華民族的思維特徵,並影響了中國人國民性的形成。

研究者通過對道教學員的人格特徵、生活滿意度及情感等方面進行問卷調查,以全方位地考察當代道教學員的心理生存環境。最終發現,道教學員這一特殊群體的人格具有如下一些典型的特徵:意志堅定且有恆,情緒穩定且成熟冷靜,為人隨和謙遜而易與人相處,知己且懂得律己,思維靈活且善於變通,創造能力強,尊重世俗的情感與生活規則,但卻不為所累。形成這一典型人格特徵可能與道教學員所處的生活環境有關。與成年大學生相比,道教學員對生活的滿意度更高,而且積極情感更多,就整體而言,道教學員是一個生活質量比較高且感到比較幸福的群體。

道家思想文化影響下所形成的中國人獨特的人格特徵,到底是適應還是阻礙了國家的現代化建設事業呢? 也即是,道家思想文化影響下,中國人獨特的人格特徵與國家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契合程度如何?

二、道性人格

(一)中國人的人性

在中國人的社會及群體性格層面,則表現出了如下的一些典型特徵:隱逸塵世,既不輕易、也不屑於拋頭露面,整體上表現出「隱者」形象。為人追求本真之貌,具有超脫一已的勇氣,內斂而自謙,不為外物所動,處多變之世而安之若命,秉持直觀二分的相對方相互聯繫、變化和發展的思維特徵,在苦難苦痛的人世間,追求何妨逍遙一把的精神超脫之境……。其實,當今人格心理學領域的許多實證研究也表明:現代中國人的許多人格特徵,確受到了道家思想文化的明顯影響。

道家人格是指在道家思想文化的影響下,與道家人性論之「自然本真」的內涵一致並表現在知-情-意-行層面的典型的人格特質。

(二)研究思路

研究者的研究路徑:它將「道」性-「水」性-人性-中國人的人格貫通起來,以「幾於道」的「水」為中介,由對道家思想的分析,反觀得到道家思想文化影響下中國人的人性建構的人格特徵,並就這些人格特徵進一步探討其與現代化建設事業可能的適應情形。

(三)水性作為道性的操作化定義

為何水性可以作為道性的操作化定義(中介)呢?因為陳榮捷先生認為:水、牝和嬰兒,是老子用以象徵「道」之最著名者,而有關人性及人格理想、人生哲學的思想往往也都反映在老子有關「水」的論述之中。水最可貴之處,在於它並不徒然美好,而是以其美好滋潤著萬物,無所求並甘於處他人之所惡,故而近於「道」。由此一來,老子就將具備自然物性之「水」,與自然本真之人性有機結合了起來。「道性」-「水性」-「人性」,就此成為了一個一以貫之的、統一的有機整體,而水之特性由此也就成為人的心理行為特徵。

(四)研究中國人的道性人格

按人格心理學的辭彙假設,與人性差異相關的詞語都會被編碼到語言中,而那些描述重要差異的辭彙,在本民族語言中也將顯得更為重要並被經常使用到。基於以上論述,研究者有理由相信,在歷史的傳承中,老子所言的「道」性,將內含於與「水」有關的成語中,通過對與「水」有關的成語和習語的分析,就不但能夠了解道家思想文化在歷史中「積澱」的內容,尤其是與中國人心理行為特徵有關的部分,還將十分有利於進一步深化對「道」性、道家人性論及中國人群體人格特徵的理解。由此一來,就可以在分析「水」性與「道」性的內在聯繫中,反觀「水」之性以得到中國人人性及中國人人格心理特徵方面的具體內容。

通過對與「水」有關的成語和習語的內容分析,不但再次表明道家思想和文化,已經深深地「積澱」在了中國人的人性心理行為層面,而且也為從文化影響人格形成的視角出發,進一步探討道家思想文化影響下所形成的中國人的人格特徵,提供了可供參考和借鑒的邏輯思路和研究取徑。另外,由對「道」性-「水」性-人性-中國人的人格特徵進行分析,所得到的有關知、情、意、行四分的概念框架結構,

也可以作為在人格心理學領域中,加以實證研究的理論指導框架體系。

(五)其他相關研究

對現世的投入與超脫間,就彰顯出了一種緊張的張力,如何在此間獲得一種靈活性,則是擺在現代人面前不得不深思的現實難題。許多研究都發現,保持內心寧靜的修為能夠有效提升人的幸福感,從而緩解人的精神和心理壓力。而道家非常推崇和倡導在人內心深處保持靜而不躁的狀態,莊子認為藉由「心齋」和「坐忘」的功夫,能夠令人臻至與「道」合一的神聖之境,從而獲得內心深處的滿足與幸福。這一「功夫」將給現代化過程中,處於高節奏、高壓力生活狀態下的人們,提供一種極具啟發意義的、緩解人內心躁動不安的方法。

(六)道性人格的定義

道家思想影響下中國人的人性建構及人格特徵,具體表現為:在思維上明「道」並懂得「道」的運行規律,以聯繫、變化和矛盾的眼光看待萬事萬物,情緒情感上靜而不躁,意志品質上柔韌而不強作妄為,行事處世上既超脫一已之私、於物寡慾,又能待人謙退不爭,並能從整體上顯現出「道」之「自然本真」的根本特性。

三、道性人格的結構

就文化學視角而論,人格其實就是個體在特定文化狀態下的生存樣態,也即文化人格,它是指個體在接受特定文化熏陶時,通過對特定文化的內化及個體社會化後所形成的穩定的心理結構和行為方式,表現為氣質性格、價值觀念、思維方式等多個方面。

老子非常喜歡以自然之水來描述並闡釋道性,並常通過水的比喻來闡發其「道」的哲學範疇。「道性」-「水性」-「人性」就此成為了一個統一整體。「道」之性以「自然」和「真朴」為核心。

四、儒道互補的中國人人格

就人格心理學而論,挖掘傳統文化中的人格形態、人格原型、人格結構、人格模式、人格變動機制,並深入探究其與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契合程度,既是對上述問題的現實回應,同時也是人格心理學研究中國化的迫切要求和未來研究方向。在影響中國人民族性格形成的許多因素中,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說,中國人的民族性格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結晶。

李澤厚先生認為,由儒家思想文化「積澱」而成的由血緣、心理、人道、人格形成了一個以實踐(用)理性為特徵的思想模式的有機整體……構成了一種民族性的文化-心理結構,它形塑了中國人「對待人生、生活的積極進取精神,服從理性的清醒態度,重實用輕思辨」。

靜態方面:儒家以「仁」為核心,道家人性論以「真」為核心。儒家「內聖外王」的人格理想,「剛健中正」、「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及「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人生觀踐行之道,使得儒道互補人格具有了強烈的剛進有為的色彩。道家以「自然本真」為人格的最高理想,道家在反對外界條件對人性的桎梏中,走上了一條略傾向於出世並略顯消極的道路,從而使儒道互補人格具有了陰柔之色。儒道兩家一陽一陰的結合,由此而產生了一種永不滅的所謂中國民族德性,成為中華民族生命所賴以活動的基礎,並在人性心理行為層面「積澱」而形成了儒道互補人格。

動態方面:研究採用傳記分析的方法及比較研究的具體研究策略,選取了王安石和嵇康兩位人物進行分析。得出儒道互補人格的內在變動機制,從而能為儒道互補文化在形塑中國人儒道互補人格的具體過程提供理論說明與解釋。

在理想人格與現實人格、理想和現實人格與社會環境的衝突和矛盾中,儒道互補人格顯現出了自身的張力和內在的動力過程。儒道互補人格的內在矛盾、衝突和動力機制,則直接來自現實社會政治權力環境的格局和現狀。而個體在社會現實環境中,所表現出的儒道互補人格的衝突和矛盾,又通過個體的行動,對現實社會環境產生影響,並在社會環境的改變中最終實現理想人格與現實人格的統一。儒道互補人格的可能性、形式、內容及表現形式,反映了中國傳統儒道互補文化的主幹格局在中國人性心理層面的沉澱。但沉澱而成的儒道互補人格,又對儒道互補的文化的吸收、傳承、闡釋、傳播、內化、實踐、感召上產生了重要影響,並最終實現了現實社會經濟基礎、上層文化建築及人性心理行為特徵的動態一致。

[1] 李曉軍,塗陽軍.道教學員16PF特徵及其生活滿意度研究.鄖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年12月第29卷第6期10-12

[2] 塗陽軍,郭永玉.道家人格結構的構建.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Vol.37,No.1,18-24

[3] 塗陽軍,郭永玉.「道」性、「水」性、人性、中國人人格.心理學探新 2011,Vol.31,No.4,291-296

[4] 塗陽軍,郭永玉.中國人的儒道互補人格及其內在變動機制.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12,第六卷第六期

[5] 塗陽軍,郭永玉.道家人格的測量*.心理學探新 2014,Vol.34,No.4,296-300

[6] 塗陽軍,郭永玉.道家人格在對抗死亡焦慮中的作用*.心理與行為研究 2014,12(1):115~123

[7] 塗陽軍.道家人格在緩衝老年人負性情緒中的中介作用.中國老年學雜誌 2015 年 5 月第 35 卷

[8] 塗陽軍,陳來,楊智.人際關係在老年人幸福感中的中介作用及機制.中國老年學雜誌 2017 年 9 月第 37 卷4639-464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