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人要活得有趣和懂事

人要活得有趣和懂事

准提神咒

 如來雲水月

敬善媛 

00:00/00:00

人要活得有趣和懂事,首先要有趣,在座諸位都是一個很有趣的人,能夠學習佛法,歡喜心過生活就是一個有趣的人,每天要歡歡喜喜的。

中國的漢傳佛教是最有智慧的,最接地氣,大家到寺院一進山門迎面第一尊是什麼佛?彌勒佛,歡喜心過生活,然後進去之後,就看到大雄寶殿清凈莊嚴,就叫你清凈心看世界。倘若你不是清凈心看世界,後面的一尊韋陀菩薩拿著寶杵就警示「你看著啊!」

只要是一進到寺院,整個寺院的結構、塑像和氛圍,就是讓我們要鍛煉一顆清凈心、平常心、平等心、歡喜心。

各個殿堂裡面都擺滿了拜墊,拜墊幹嘛?叫我們要有一顆謙卑的心、感恩的心,感恩今天所有的一切,感恩陽光和雨露,感恩家人,感恩健康,感恩,感恩……所以每天大家都要學會這種感恩心、謙卑心。你看卦象上面,唯有謙卦是最吉祥圓滿的。謙虛的美德,是我們在這個世界生活最好的護身符,虛懷若谷。

學習佛法,它是既要自己謙卑,又要恭敬、嚴謹、神聖,而且要有現實的執行力,要補充和完善自己的不足。

不像現在網路上說「隨緣、隨緣」,那是隨波逐流,自己也不去努力,不去改善自己的生活狀況,不積極,不陽光,活得沒有力量,還自己開脫叫做「隨緣」。整天泡在網路上,泡在虛擬的世界,自己的生命全部都是依靠外在的工具,出門坐車,拿錢去商場買東西,都是靠這種現在的設備和模式去消磨生命,逐漸逐漸地把我們人的原始的能力給蠶食了,人活得會越來越頹廢,把佛教的一個名詞拿來借用,叫「隨緣吧」,這是很可怕!出家法師們遇到這些問題的時候,就要破邪顯正,來幫助這個社會建立起一種正確的人生觀。

那佛教的人生觀是什麼呢?這是很高大上的,叫三觀齊正——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師父就講一個故事給大家聽聽,佛陀時代,三個孩子打醬油的故事。

|聽故事|

一位母親先後讓三個孩子去打醬油,回來的路上,三個人都絆倒了,流失了半瓶醬油,剩下半瓶,面對同樣的處境,三個孩子回來報告母親時,都說了什麼話呢?

第一孩子說:媽媽,你看,我只剩下半瓶醬油。你記住他的表達「只剩下」半瓶醬油。這種表述方式是代表了什麼?是一種消極。他因為沒有很順利地完成任務,內心世界增長了那份消極、負能量,這是第一個大兒子的心態。

第二個兒子回來告訴媽媽:媽媽、媽媽,你看,我還有半瓶醬油哎!你注意他的表述「還有」半瓶醬油,前面的表述「只剩下半瓶醬油」。這個表述是「還有」半瓶醬油,代表一個積極的心態。但僅具有積極的心態就夠了嗎?顯然不夠。

第三個孩子握著半瓶醬油很冷靜地從半路走回家中,告訴他媽媽:「媽媽,我收回半瓶醬油,可是呢,面對我在路上不小心流失了半瓶醬油,我要接受這個現實。一瓶醬油十塊錢,我流失了五塊錢,我要靠下午的時間去幹活,賺回五塊錢,重新把另外半瓶醬油補上。」

這就是佛陀在巴利語經典裡面講到的一個母親的三個孩子打醬油的故事,第三個孩子代表了我們佛教徒的積極樂觀的人生觀,「積極的」意思是我們不僅僅要面對現實的存在,更要用自己的行動跟精進去努力,加強完善現實存在的不足。

所以,佛教徒不僅要愛國愛教,要愛自己、愛家庭、愛社會,要莊嚴國土,利樂有情,要用我們的行動力,實實在在地一起為家庭服務,為社會服務,為國家服務,「惠以眾生真實之利」。等我們有一天老了,等我們有一天要離開這個世界,帶著我們非常尊貴的靈魂,死而無憾,給我們未來的中國留芳。

我常常跟同參道友、學生們、信徒們,常常就說:我們離開的那一刻,要給這個世界、這個國家和社會留下什麼?這將是你下輩子的起點,讓我們共同要莊嚴國土!利樂有情!

文章|道偉大和尚

圖片|玉 泉 禪 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當陽玉泉禪寺 的精彩文章:

動靜兩間如何提究

TAG:當陽玉泉禪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