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北京的室外冰場

北京的室外冰場

北京有室內冰場是上個世紀90年代的事情,以前都是室外冰場。早在清末民國時期在北海、什剎海以及一些護城河的水面上冬天就有滑冰、玩冰車的記載。

我的學生時期是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那個時候天氣比現在冷,冬天滑冰的時間也比現在長。當時學校很重視冬季體育鍛煉,積極開展滑冰運動。

北大利用未名湖,清華利用荷花池,人大、地質、礦院、北航等高校則利用校內的窯坑、水塘建立了冰場。沒有水域的高校比如鋼院、石油、師大、師院等則是自己建造人工冰場:根據地勢選擇一塊五六十米見方的空地,四周修起三四十厘米的土埂,然後往裡面灌水,讓它結冰,成為冰場。周圍還要圍起葦蓆、籬笆用來擋風,冰場上架了電線安裝了電燈照明,供師生晚間滑冰和收場後澆冰修整冰場,冰場上還裝有擴音器,播放音樂和通知。

那時冬季的體育課都用來滑冰,課外活動和晚上冰場也對師生開放。當時「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的口號深入人心,大學生都想著「為祖國健康工作50年」,因此滑冰鍛煉的熱情很高,冰場上常常是滿滿的。

社會上正式開放的冰場也有很多:什剎海、北海、中山公園、紫竹院、玉淵潭、龍潭湖等都經營得不錯。當時就連中南海也開設了冰場,毛主席還專門到冰場上看李敏、李訥滑冰。其他自然水域包括頤和園昆明湖也有不少人在滑冰。

以後隨著氣候轉暖,人工建造的冰場在北京消失了,自然水域的冰場還開,只是滑冰期短了,很多冰場為了盈利,變成了嬉冰、遊樂的場所,只有什剎海、後海、紫竹院幾個冰場還吸引著滑冰愛好者前去鍛煉健身。

2022年冬奧會要在北京和張家口召開了,冰雪運動正在市民中普及,除了在室內冰場滑冰外,我們還要辦好室外冰場,發揚北京人熱愛滑冰運動的傳統,讓我們北京市民的滑冰運動開展得越來越好!

文圖提供 冰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晨報 的精彩文章:

TAG:北京晨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