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一個俘虜小兵參加我軍以後:一年殺敵232人 成為一等殺敵英雄

一個俘虜小兵參加我軍以後:一年殺敵232人 成為一等殺敵英雄

我軍在抗戰期間為什麼戰鬥力高?首先是我軍士兵首先是參加兒童團,長大以後參加當地民兵也是村小隊,鄉中隊,隨後晉級到縣大隊,最後才是到地方部隊。經過鍛煉以後,再由地方部隊改編為野戰部隊。

因此,每一個戰士都經過了長期的鍛煉,但是有一個人讓我軍在這種方式上,戰鬥力再次得到了巨大的提高。而這個特殊的戰士還是一個俘虜,在1646年的上黨戰役,我軍殲滅了半美械第30軍部分部隊。

其中俘虜了1個叫王克勤的士兵,他是安徽阜陽人,在1939年19歲的時候被抓了壯丁,到了第30軍。就是他在當時提出一個可以迅速提高戰鬥力的方法,也就是三大互助。

在步兵班建立3個互助組,1個互助組3-4個人,有一名組長,裡面包括1名老兵,1名新兵,1名解放戰士這樣的編組。在生活上互相幫助,在技戰術上傳幫帶,在戰鬥當中以老帶新,提高凝聚力,班長只要指揮3-4名組長就可以了。

在具體戰鬥當中,每個步兵連可以展開3個步兵排,每個步兵排可以展開3個步兵班。現在有了互助組,1個步兵班也能展開3個戰鬥組了。進行獨立作戰在戰鬥當中,在組長帶領下有目標的前進和戰鬥。

然後,戰鬥組又發展出針對不同戰鬥目標的爆破組、火力掩護組、突擊組等。王克勤本人也因為殺敵232人,9次立功,還曾經被評為「一級殺敵英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精兵堂 的精彩文章:

是什麼讓明軍扔掉武器 數十萬大軍集體下跪:等著被砍頭?

TAG:精兵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