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野釣找魚窩的3個思路,幫你找到魚窩漁獲翻倍

野釣找魚窩的3個思路,幫你找到魚窩漁獲翻倍

魚嬉戲、覓食的地方,就是魚窩、魚道。在魚窩、魚道里釣魚,當然是頻頻上魚,令人興奮不已。反之,在魚窩、魚道之外釣魚,無論釣技有多高、餌料有多好,不是僥倖碰到幾條,就是兩手空空。經常去的釣場容易釣到魚,而到一個陌生的釣場往往容易落空,原因在於熟悉的釣場,已經了解了魚窩的分布,可以直奔好釣點。到陌生釣場,東試試西碰碰一天也沒找到好釣點。

一、魚窩在哪裡

前人已經總結出了很多的經驗,例如長釣腰、方釣角、釣橋墩、釣樹樁、春釣淺、夏釣深、秋釣蔭等等。但是,局限於這些經驗卻遠遠不夠。實際情況複雜得多,影響因素很多。我們能夠看到地形外觀,而對水底地勢地貌卻不能夠一眼看穿。而水底的地勢地貌才是決定是否是魚窩的最重要的條件。因此,找魚窩,實踐第一!要試探水底的地勢地貌,尤其是試探哪裡有魚咬鉤。

二、魚窩是變化的

一般說來,魚窩總是在水底地勢地貌有特殊之處,或者在有某種障礙物之處。但是,決定魚窩的,還有別的一些可變因素,諸如季節、氣溫、氣壓的變化,水位的升降,人為的因素等等。由於這些因素的變化,導致魚窩也要變化。所以說,找魚窩不要以為可以一勞永逸,還要「思變」,注意季節、天氣、水溫等等因素,隨機應變。一年四季在一個釣場釣魚,可以找到不同季節的不同的最好的釣點。

三、人造魚窩

些措施也可以創造魚窩,在適當的地方,多次地反覆地撒誘餌,那個地方就變成了魚的食堂。魚多次進食堂,有了條件反射,就必然經常去那個地方,甚至留戀那個地方。那裡不就成了魚窩嗎。野釣大魚,通常用這個方法。釣草魚,可以扎青草把固定在水中,做成草窩。見草屑上浮下鉤,十拿九穩。如果您在搜狐上看到這篇文章,說明又被無恥的搜狐盜用了。請搜索"天天戶外釣魚」公眾號。由於投訴無效,只能出此下策,打擾您閱讀了。

最後,在野釣環境,特別是地勢地貌複雜、水深、氣溫低的情況,魚窩特別少,到陌生釣場,不要急於固定釣位不要急於打窩。東走走,西看看,測水深,探地勢,找魚口,找老釣位。這似乎要「浪費」不少時間,但是磨刀不誤砍柴工。

喜歡請收藏關注,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天垂釣 的精彩文章:

野釣調漂,就用這一招

TAG:天天垂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