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到中年,重新出發嗎?

人到中年,重新出發嗎?

現在和未來的世界,最需要的是具有終生學習能力的人。因為這樣的人,他的人生總是充滿新的氣息,新的希望,新的生機。我相信,人群之中到處都有具備學習能力的人。當然,我指的學習不僅僅是讀書,鑽研學問。在我的想法中,學習任何方面的技能,或生活上的各種知識也都是學習的含義所在。可是,當我們人到中年,還能有目標、有計劃、有堅持、有熱情地學習,從而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生活、工作技能,提升自身的內涵、品味、素養是很多人做不到的。

反思自己,我不得不承認,長久以來,我也是這樣一個有學習能力,卻無實際行動,懶懶散散虛度光陰的人。所以,大多數情況下,教育自己的兒子,心底里也無法理直氣壯。我想,這也是多年以來,在學習上我做不到嚴格要求孩子的重要原因。這恐怕是我對「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教育孩子問題上的別樣解讀吧!

仔細想想,面對孩子時,我們總是站在絕對正確的理論制高點,教育孩子要有目標,有毅力,有上進心,有自制力,有克服困難的意志,有執行力等等優秀品質。信誓旦旦地告訴他們,唯有這樣才會有美好的前程。倘若孩子不能如我們所願,我們彷彿就有了理由指責他們:不懂事、不體會父母良苦用心、不爭氣,沒出息、冥頑不化、自甘墮落等等。但是,捫心自問,如果我們自己能做到這些,是不是也會有似錦的前途,積極向上的人生,人人稱羨的生活?畢竟,比起孩子,我們不是有更多的人生經歷、經驗、人脈、資源和更高的成熟度嗎?可是,我們生命的寬度、人生的高度為何早早就止步不前,甚至還處在隨時不斷下滑的風險中呢?

說到自己,我們似乎有無窮的客觀原因可以為不思進取的態度開脫:過大的生存壓力、孩子的拖累、家庭的負擔、基礎的薄弱、生活的瑣碎、尷尬的年齡、環境的窘迫凡此種種。其實大家心底里明白,我們無法坦然面對的真正原因無非是:懦弱、懶惰、空虛、無知、自私、貪婪、虛榮、墮落、推諉、拖沓、無擔當、無理想、無上進心、無激情等等主觀因素而已。

當我們沉淪時,卻往往把自己不能或不敢去實現的人生夢想轉而寄托在孩子身上,對他期望殷殷,盼著終有一日,替家庭完成階層的躍進,人生的逆襲。所謂一躍龍門,即可光耀門楣、光宗耀祖是也。其實,如果我們把對孩子的期望,落實在自己身上,讓自己活得更有目標,更有激情,更有執行力一些,我相信生活層次的提升,家庭的興旺完全可以靠我們自己實現,何必把幾代人的指望讓孩子來一肩承擔,同時嘴裡心疼著、心裡期盼著、思想上控制著、行動上驅趕著孩子們,在我們界定的人生跑道上衝刺,而所有這一切我們理所當然地都可以打著愛的旗號。

不過我想,如果我們自己努力些,孩子今天的和未來的負擔就會輕些,而且,我們積極進取的精神難道不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和激勵嗎?我們和孩子一起成長不是更美好的事嗎? 在陪著孩子十五年的成長時光中,我也曾反省過自己的生活狀態多次。也許,在別人看來,無論從哪個方面看,我的生活都有很多讓人羨慕之處:家庭和睦、孩子聰明可愛、自身能力較強、性格開朗、生活無憂、工作自由、人際關係單純......。但是,我清楚地知道,我較強的學習能力、充足大量的時間、充沛的精力和激情在安逸舒適的生活中毫無價值地消磨掉了。倘若,我有計劃、自製一些,完全可以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各方面知識和能力;可以更好地陪伴引導和啟發孩子;可以更好地關心父母親人;可以讓自己身體和精神面貌更健康;可以讓小家庭更舒適快樂......總之,無論是在物質上還是精神上,我本來可以將生活提升在更高的層次上。但是,正如所有庸庸碌碌的人一樣,我選擇了渾渾噩噩的生活方式,中間雖時有警醒,奈何惰性太大,重複著明日歌里的日子。這一晃蕩,十數年過去了,如今想來,雖然談不上後悔,卻也感覺到人生到了該有改變的時刻了。

在決定送孩子出國留學以後,我就知道,沒有孩子在身邊,我將有更多的時間和自由。如果,我繼續荒廢時光,毫無疑問,我的生活不會更加舒適美好,只會無聊至死。於是,我暗暗下定決心,送孩子出去以後,我一定要重新出發,活出人生的新篇章。

是的,人到中年,我們不是要裹步不前,沉淪於凡塵之中,不能自拔。而是要開啟新的人生階段;要在心理上和精神上重生;要在原有的生活中注入新的活力;要讓自己活得更自信、更有活力、更健康、更瀟洒!只有這樣,我們不但會給自己,也會給孩子、給身邊的親人、朋友帶來積極的人生態度和美好的生活變化。

就我而言,孩子不在身邊的這幾個月,我終於邁步開始新的旅途,其中的感受和體會,讓我對於人生中年重新出發的必要性和意義有了更深的理解。

人到中年,我已重新出發,你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