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道心結,究竟何時才能解開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道心結,究竟何時才能解開

本文共1647字

閱讀全文大概需要4分鐘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耳熟能詳的著名口號,是現在中國家長們最堅定的信念和最執著的追求。從起初的「教育從娃娃抓起」、「全能培訓」,到今天的「中產焦慮」,有很大一部分「中產焦慮」人群,是想為孩子創造一個更優質的家境,總結起來,依然是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寰玥Online小編想起了之前看過的一篇新聞:《2歲男童狂掉頭髮!背後的原因令人堪憂......》,著實感到很震驚。文中提到:跟著父母在上海生活的2歲半男童東東成片掉頭髮,回武漢探親時,帶到醫院檢查被診斷為斑禿。

(圖片來自網路,圖文無關)

醫生一再追問,最後才發現,導致孩子掉頭髮的禍首,竟是為了報考知名幼兒園,家長為其連報了5個培優班,孩子勞累過度所致。

乍一看去似乎有些可笑,可仔細思考起來,折射出的卻是父母的「望子成龍」心切和孩子的無奈。畢竟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個更好的未來,然而這背後不光有父母的焦慮,也有孩子承受著本不該屬於他這個年紀應有的壓力,實在談不上高明。

孩子在學校時,有著明確的考試製度和按照分數的排名標準,高低一目了然,所以家長把成績作為孩子是否優秀的重要依據。而學校作為孩子成長的載體,家長們都認為好學校是決定孩子學習成績最重要的因素。所以,鄉下的往縣裡送,縣裡的往省市送,不這麼做不心安,會有愧疚感虧欠感。然後,就是培訓機構火了,房地產商火了...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本身並沒有錯,如果把它作為一句人生成長的Slogen真的很棒,可起跑線究竟在哪裡呢?寰玥Online小編認為有這幾個。

健全的心理

如果說孩子因為年紀小沒辦法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作為家長,應當先為孩子打好心理基礎。

心理是一個人發展的基礎,知識再豐富也是補充拔高。這種心理包括抗壓能力,自主判斷能力。離開學校後的日子競爭會更趨惡劣,心態不健康則很難承受,甚至會影響到日後與人交往和逆境中的生命力。如此重要的任務,家長們更應該提高的是自己,而不是一味的要求孩子提高成績。如果孩子每天的時間都被補充技能所佔滿,又哪有時間去思考這些問題。

正確的競爭觀念

有些盲目的家長存在一種落後的觀念,即出人頭地 = 幸福美滿。出人頭地的觀念沒有錯,但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出人頭地的路不會一帆風順。當遇到矛盾需要去化解,在錯誤的時候如何去面對,事實上他們往往不知道。取決於一個人的生活是否快樂,往往是一個人強悍的心態。如果一個人能在身處低谷時仍然能夠保持生機,即便不成功,他也會有滋有味的活下來。

父母的素質

父母的素質起點,往往也是孩子的素質起點。所謂父母素質的起點,包括父母個人素質、家庭教育方式、為人處世方式等。父母的個人素質和精神面貌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父母滿腹牢騷孩子往往怨天尤人,父母嬌生慣養孩子往往恃寵而驕,父母包辦一切孩子往往懶惰無能,性格人格發展容易受到扭曲。總之,孩子是家長的作品,是家長所有問題及成績的投射。

家庭背景

這個因素容易讓人刻意迴避,但也很現實。家庭背景的起點,包括城市、階層再到家庭經濟環境、資源等。某些人的起點,真的就是另外一群人夢寐以求都無法達到的終點,這樣的比賽還有懸念嗎?改變出身真的很難,雖然它可能不會妨礙你使自己變得的更好一點,但很多時候它決定了一個人一生的終點和底線。

小編有話說

盲目進行知識儲備,就像完成一道又一道的考試題一樣,沒有終點。父母一廂情願的希望孩子將來能成為一隻威武的獅子,但他們或許不知道的是,他的孩子有多麼想成為一隻大鼻子野豬。把剛開始的步伐放慢一點,這樣好讓孩子看清楚自己的位置,才能在將來有力量完成最後的衝刺。把學習以外的時間交給孩子,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這同時也是學習。為什麼非要跟別人學習一樣的東西?甚至乎這個東西不屬於他。

孩子需要屬於自己的起跑線:一個健全的心理,正確的競爭觀念,父母能給予他的素質,逃避不開的出身,以及一個對未知世界永遠好奇的心。學會感知真情冷暖,洞察一草一木,未嘗不是一件利於成長的好事,讓孩子不在與別人比較的路上疲於奔命,中這些才是富有生命力的起跑線。

寫在最後順便說一句:有時候成功與否,更多的是取決於裁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寰玥Online 的精彩文章:

TAG:寰玥Onli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