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8位地方大員聚首,談了什麼?

8位地方大員聚首,談了什麼?

周五,一場別開生面的座談會在長江三角洲舉行,8位地方黨政一把手齊聚蘇州,談了一件大事。

這8位地方大員,分別是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市長應勇;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省長吳政隆;浙江省委書記車俊,省長袁家軍;安徽省委書記李錦斌,省長李國英。

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座談會次日,滬蘇浙皖三省一市黨報聯手發布了一條重磅新聞:《創新引領 攜手打造世界級城市群》,這個題目,也正是座談會的主題。

何以見得「重磅」?小夥伴們都知道,「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我國有三大國家戰略,分別是「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和京津冀協同發展,其中,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同時是前兩大戰略的交匯之地。這個城市群的26市,就在滬蘇浙皖區域之內。

2003年,可謂長三角協同發展元年。這一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與上海、江蘇的黨政領導座談交流,簽署經濟合作協議,共同推進長三角區域合作、聯動發展。2008年,這一會議首次邀請安徽參加。從此,三省一市輪流舉辦這一高級別會議,並形成機制,至今正好是第十個年頭。

黨的十九大報告把「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作為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大舉措之一,成為新時代化解不平衡不充分發展問題的行動指南。

梳理近年來歷次座談會可以看出,儘管側重點不同,但都繞不過這些核心議題:「國家戰略」「轉型升級」「改革開放」「協同創新」「優化布局」……這些議題指向一個共同的目標:攜手打造世界級城市群,推動長三角地區創新引領發展,綠色轉型升級,走在全國前列。

長三角城市群經濟腹地廣闊,擁有現代化江海港口群和機場群,高速公路網健全,公鐵交通幹線密度全國領先,立體綜合交通網路基本形成。

回到最初的話題,長三角如何攜手打造世界級城市群?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座談會給出了幾個辦法:

首先,協同發展,規劃先行。會議提出,實施《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進一步提升上海全球城市功能,提升南京、杭州、合肥副中心城市的國際化水平,促進公共服務深度融合,加快市場一體化,加強生態共保等。

其次,在長三角地區率先構建我國區域協同創新共同體。眾所周知,滬蘇浙皖三省一市各具特色:上海科技創新能力強、江蘇實體經濟基礎好、浙江商業模式創新走在前列、安徽新興技術有後發優勢……這為構建內聚外合的創新網路創造了條件。

第三,共建基礎設施,提升互聯互通和能源保障水平。「交通圈」是否便利,「生活圈」是否密切,是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的先決條件。蘇州會議期間,各方簽署了交通、能源、科技等10個專題合作一攬子協議,為經濟協同發展搭橋鋪路。

三省一市黨政一把手們也有各自的想法。十九大閉幕後,上海市黨政代表團赴江蘇考察,李強在會上表示,區域合作是當今世界地區發展一大趨勢,要進一步深入探討、凝聚共識、拿出舉措,不斷將新時代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推向深入。

婁勤儉認為,江蘇要積極主動服務和支持上海在長三角發揮龍頭作用,共同推動長江經濟帶建設,同時希望上海支持江蘇發揮「一帶一路」交匯點作用和推進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

縱觀國內,與京津冀、珠三角等其他協同發展的區域相比,長三角動手早、聯通度高、發展差距小;橫看全球,比之倫敦、紐約、東京等大型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又佔有人口基數大、經濟活力高、創新發展勢頭強等優勢。

《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明確,長三角城市群26市要建成最具經濟活力的資源配置中心、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全球重要的現代服務業和先進位造業中心、亞太地區重要國際門戶、全國新一輪改革開放排頭兵、美麗中國建設示範區。

創新,無疑是引領世界級城市群未來發展的關鍵詞。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發現,三省一市8位地方大員齊聚蘇州商議的這件大事,核心就是「創新引領」。

會後的公報,12次提及「創新」。可以說,長三角地區正謀求率先構建我國區域協同創新共同體,加快長三角區域協同創新網路建設,合力推進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持續推進科技聯合攻關和資源開放共享,努力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

長三角的成功經驗,同樣值得京津冀、珠三角城市群學習借鑒。

(圖表來源:視覺中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安街知事 的精彩文章:

王健林丹寨爭議視頻中的5個億,原來到了這兒

TAG:長安街知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