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心臟不好有這幾個表現 怎麼預防心臟病

心臟不好有這幾個表現 怎麼預防心臟病

一提到心臟病,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胸痛。但,是不是所有的胸痛就是心臟病呢?心臟不好的都有哪些表現?

心臟負荷加重或肌肉損傷時,其泵血功能降低,輸出血量不能滿足器官及組織需要,同時它們中的血液也不能順利迴流到心臟,這種狀態稱為心力衰竭,簡稱「心衰」。如果出現以下一些癥狀,可能表明心功能受損。

第一,一躺下就氣短。患者平卧幾分鐘後出現氣短,坐起後才可稍微緩解。胸口沉重如有大石。就是平常所說的「胸悶」,若排除情緒因素及其他臟器如呼吸系統功能改變,此時應考慮患者可能存在心肌缺血。

第二,食欲不振。心臟功能受損的患者除了有食欲不振的表現,還可能出現腹脹、噁心嘔吐、便秘、上腹痛等癥狀,多是由於右心功能衰竭,胃腸道淤血引起。

第三,頭昏頭暈。伴隨血壓明顯偏低的頭暈頭昏,可能是心功能受損等所致,嚴重者還可能出現暈厥、心源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情況。

第四,焦慮不安。正常人焦慮不安大多與情緒有關,而有人在情緒穩定時仍覺心悸、心慌、坐立不安,這要考慮是否存在心臟疾病。

第五,咳嗽不止。一些人沒有發燒等其他類似感冒癥狀,唯獨咳嗽不止,夜間多於晚上,平卧時比坐起時明顯,此時要警惕是否心功能受到損傷。

第六,容易疲勞或終日乏力。很多心臟病患者起病便是以乏力或易疲勞開始,多是由於左心功能受損,心排出量降低,不能滿足外周組織灌注所致。

為何糖尿病人更易患心臟病

糖尿病患者更易患心臟病的事實雖已廣為人知,但科學家一直沒能找出相關原因及干預辦法。美國一項新研究發現,一種名為IRS-1的蛋白質可能起著關鍵作用,這有助找到治療相關疾病的新方法。

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學術刊物《生物化學雜誌》新一期上報告說,他們發現如果體內的IRS-1蛋白質含量太少,就會引起血管平滑肌細胞的異常變化,導致血管壁內出現沉積斑塊,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動脈硬化,從而增加心臟病、中風以及其他類型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

這幾種食物盡量少吃

餐館的湯。一碗酸辣湯含7980毫克鈉,相當於人們每天鈉推薦攝入量的4倍,長期喝很可能堵塞動脈。

牛肉乾。牛肉乾是大家十分喜愛的零食,它不含精製穀物,而且含有大量蛋白質,但鈉含量高也不容忽視。這對高血壓患者和希望保持心臟健康的人可不是好事。

炸雞、炸薯條。它含有大量膽固醇、碳水化合物,易引發血糖波動;還含有大量脂肪和鹽,經常食用還容易造成肥胖,對心臟健康來說,可謂是「三面夾擊」。

熏肉和香腸。很多加工肉製品都含有亞硝酸鹽,這種防腐劑會擾亂人體處理糖的能力,從而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更糟糕的是,加工肉製品中含有大量鈉,是引發高血壓的一個已知風險因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臟 的精彩文章:

中國攻克殲20「心臟病」?一張圖曝光,全面抗衡F22戰機

TAG:心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