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事不怪孩子,別欺負ta

這事不怪孩子,別欺負ta

賣力成長,用心分享!

點擊 「晨起風輕」 可以添加關注

這事不怪孩子,別欺負ta

文 寧靜

周末出差回來的時候坐高鐵,在車站遇到了一對父子,爸爸拿了好多的東西,還領著一個四五歲的小男孩。

他們來得晚,所以檢票之後就急匆匆地往站台趕。爸爸一再地喊:「丁丁,快點跑,我們來不及了!」

可是丁丁就是磨磨蹭蹭的,還吵嚷著要爸爸抱。爸爸身上背了好幾個包裹,實在沒辦法抱他,就一再商量丁丁,自己快點跑。

可是,丁丁走幾步就大叫「爸爸抱」,眼看著火車就要開走了。爸爸氣急敗壞地把孩子夾在腋下,衝到了車門口,然後連推帶搡地把孩子和包裹都弄上了車。

上車之後,丁丁要把鞋脫下來,可是,車廂里人來人往,還很擁擠,爸爸也忙著把行李放到上面的行李架上,就拖延著沒理孩子。

丁丁開始哭鬧,爸爸更著急了,順手就給了丁丁一下,這下子孩子更哭了起來。爸爸火冒三丈,開始不停地打孩子,越打越氣,越氣越打!嘴裡還一直呵斥著:「從出了門你就作,說,你作啥?你作啥?把你慣的!」

這樣的問題任誰也答不出來,鄰座的阿姨把孩子抱過去,說「年輕人,你可不敢這樣吼孩子,會嚇壞的!」

爸爸更生氣了,一副忍無可忍地樣子,開始曆數孩子的不是。

後來阿姨給孩子把鞋脫下來,才發現孩子的小腳丫磨出了一個泡,鞋裡有一道線縫得硬硬的,把孩子的腳磨成這樣。

爸爸看了也心疼了,給孩子又吹又揉,還又親又抱地討好孩子,嘴裡還強調著「丁丁,你為啥不說呢」。

講真,這樣的畫面見過了太多次,大人自以為是地解讀孩子的小情緒,當哄抱不解決問題、耐心消耗殆盡的時候,就會仗勢欺人。

成人的世界裡,尚且知道詢問和理解,不會動不動就問別人「你作啥」,就算是心裡萬分不樂意,臉面上總還是要過得去的。可是,面對孩子的時候,就可以仗著自己的語言和力氣、居高臨下地欺負孩子。而且內心還界定為,你肆無忌憚,我忍無可忍,所以只好發飆了。

就算是自己錯了,也會責備孩子,「你怎麼不早說,我早就告訴你要怎樣,你不聽啊!」於是,責任的這個球又踢給了孩子。

當孩子小的時候,他還沒有足夠的能力把事情表達清楚,還沒有足夠的能力應對別人劈頭蓋臉的指責的時候,請不要自以為是地欺負他。讓孩子慢慢說,慢慢做,才是對孩子的善待。

當孩子給我們帶來意料之外的麻煩的時候,我們的「欺負」行為,有時候是因為耐心不夠的急躁,有時候是因為愛心不夠的宣洩。

前幾天,鄭州有一個保姆毆打孩子的視頻在網上廣為流傳,看得人觸目驚心。

保姆抱著孩子和剛下電梯的媽媽「再見」,可是,電梯門剛關上,保姆就開始用拳頭猛打孩子的肚子,一陣「老拳」之後,又把孩子放在小車裡猛捶孩子的後背,用車子使勁地晃孩子。雖然,電梯監控拍得有些模糊,可是,依然能看到保姆兇狠的表情。

這個孩子看起來也就是兩歲左右,這麼小的孩子能做出什麼大奸大惡的事情,惹得保姆如此兇殘地泄恨?

這麼大的孩子,說不明白話,只能用哭表達自己的各種需求,而這種哭鬧惹惱了保姆。

以前老人常說:不要欺負啞巴孩兒,說的就是不要欺負還沒有學會說話的孩子。

而保姆敢肆無忌憚地這樣欺負孩子,就是因為孩子說不清楚,沒有任何保護自己的能力,欺負的就是孩子的弱小。

陳道明說:「一個人的涵養不在心平氣和時,而在心浮氣躁時;一個人的慈悲不在居高臨下時,而在人微言輕時。」

當一個人在人後,居高臨下地向孩子宣洩他的醜陋的邪惡的時候,他既沒有慈悲,也沒有善良,更談不上涵養!

最近播出的一檔節目《萌娃小大人》里,劉濤給六個孩子當上了「園長」。節目里,向來溫和的劉濤發飆了。原因是:節目里要錄製他們給寵物清理大便的鏡頭,寵物的大便很臭,可是孩子們還很小,有的孩子一再強調「我做不到」,甚至有個小女孩直接乾嘔起來,連表情都扭曲了,可是,節目組還是堅持錄製了這樣的鏡頭。

劉濤生氣地說:「我特別想譴責這件事,誰看了都會想吐,不要一直壓迫,你們想要的太多!」

不明白為什麼一定要錄這樣的鏡頭呢?用寵物的大便來證明孩子的勤勞還是堅強?我想,如果鏡頭裡是劉濤自己的孩子,她絕不會答應。可是,為什麼這些孩子的父母就答應了呢?

不過是以名利的名義欺負這些無權為自己做主的小孩子罷了。

由此我想起了邁克爾·傑克遜,他和父親關係一向不好,邁克爾說:童年的時候飽受父親的虐待,父親拿皮鞭抽他,甚至還要抹上油。可是,邁克爾的父親說,那都是為了他好,懲罰也都是在孩子能接受的範圍內。如果不是父親的教誨,他們五兄弟怎麼會有那樣的成就?

可是,邁克爾·傑克遜去世後,一分錢都沒有留給他父親,而且邁克爾的母親說,邁克爾的父親敢接近邁克爾的三個孩子,自己就和他拚命!

細細想來,父子之間的「深仇大恨」不過是因為,父親以為是「望子成龍」,而兒子則認為:父親是在欺負自己。

孩子忍受的「欺凌」更可悲的地方在於,它還披著「我為你好」的外衣,貌似偉大。

《美國精神病學雜誌》發表的一項新研究顯示,在最初受到欺凌後,這種危害可能會持續數十年時間。甚至一些人在三十年之後還記得,當初偷了他午餐或是把他推下樓梯的壞蛋的名字。

而且研究者們發現,相比那些沒有受到欺凌的人,在童年時受到欺凌的人受教育水平更低,可能有更嚴重的身體和認知問題,其一生都缺乏社交能力。

善待孩子,就是善待我們的未來;善待孩子,孩子才有美好的未來。所以,無論是於人還是於己,不欺負孩子都是我們應該遵守的底線。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晨起風輕 的精彩文章:

婚姻里走出的,才是真正的愛情

TAG:晨起風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