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飛躍五千里 敦煌插上「翅膀」與你相見

飛躍五千里 敦煌插上「翅膀」與你相見

展覽現場——《圖說敦煌二五四窟》 陳溯 攝

中新網北京1月12日電 (記者 陳溯)在北京三里屯的一間文化展廳里,一場關於敦煌的展覽正吸引著遊客前來參觀。「敦煌太美了,你們一定要看一看。」講解員是一位來自敦煌研究院的年輕人,他再三向遊客傳達著這樣的信息——有生之年一定要見識敦煌之美。

主題為「中國禮物」的2017年度中國風物榜評選公益盛典近日在京召開,與此同時,敦煌研究院與騰訊旗下企鵝優品聯合發布的文創產品敦煌紀念冊——《圖說敦煌二五四窟》也在現場展廳里與觀眾見面。

展覽現場——敦煌周邊文創產品 陳溯 攝

敦煌莫高窟是中國古代藝術的寶庫,完整保存了自北涼到元代綿延一千餘年的佛教石窟藝術,至今仍有492座洞窟存留壁畫及彩塑。

敦煌254窟開鑿於北魏時期,是莫高窟的經典代表之一。由於年代久遠、保存完整、藝術價值珍貴,這座洞窟很少有機會對公眾開放。已在敦煌研究院工作十餘年的該書作者——陳海濤和陳琦表示,希望通過254窟這樣一個有代表性的例子,使讀者和觀眾更深層地領會石窟藝術紛繁圖像背後的精神與思想,更具體地體驗到敦煌石窟的創建者構思每座石窟時的匠心和意圖。

除了上述紀念冊,現場還展出了不少具有敦煌文化特點的創意產品,使人們能更直觀地感受到敦煌的燦爛文化與悠久歷史。

「文化給科技以溫度、而科技給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中國文化部外聯局局長助理王晨出席活動時表示,無論是非物質還是物質形態的文化遺產,都可以通過科技進行「賦能」,「文化+科技」正是文化發展的未來。

近年來,不少歷史遺迹、手工技藝、風物特產等中國傳統文化紛紛插上了科技的翅膀,拉近了與人們的距離,實現了更好的保護與傳承。敦煌莫高窟、圓明園、長城、兵馬俑等著名歷史遺迹實現了數據的復原與保護,還通過VR等新技術創新遊覽模式,讓人們更好地理解歷史、愛護遺迹。此外,故宮等歷史博物館還通過與電商合作,開發周邊產品,更好地實現了文化的傳播。據了解,企鵝優品將於2018年上線敦煌文創館,推廣具有敦煌特色的文創商品。

為更好地保護和傳承中華文明,活動當天「中國禮物」計劃啟動,旨在通過尋找各地最具特色的風物,將其品牌化和傳播,通過線上和線下的結合,實現文化傳承與公益扶貧的雙贏。(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蘇綉精品亮相澳門「絲路綉韻」再現敦煌石窟

TAG:中國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