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明代永樂青花瓷鑒定要領與主要特徵

明代永樂青花瓷鑒定要領與主要特徵

永樂時期,瓷器器形清秀,非常圓潤,十分靈巧。由於頻繁的對外交流,所以這一時期的瓷器含外來色彩的造型。

比如:天球瓶,包月瓶(背壺),扁腹綬帶葫蘆瓶,藏草壺,卧壺,執壺,無擋尊,香薰,燭台,花澆等,具有波斯文化中較早的金,銀,銅,玉,料及陶瓷造型特徵。

胎土

永樂時期瓷器胎土淘練精細,胎骨輕重適度,尤其以白砂底之溫潤細膩而著稱。

圓器中的撇口瓶器口沿,以手試之有鋒利感,而後仿的器口沿多圓潤,不見菱角。這種器口特點,是我們斷定年代和區分真偽的主要依舊之一。

釉面

永樂瓷器的釉面肥厚,瑩潤,平凈,無桔皮紋。白釉器的口邊與底角釉薄處多閃白色或黃色,釉汁厚聚餐閃淺淡的瑕青色,一般勻凈,少有厚薄不勻現象。薄處泛黃,厚處呈現漿白色,或稍閃色。有些器底白釉開有細片紋。

此時官窯與民窯常用的裝飾,有海水,卷草,纏枝蓮,竹石芭蕉,折枝枇杷,蓮瓣,暗龍等。青花紋飾線條細膩,清晰,風格瀟膩;所用金彩成色赤足,紅彩色彩。

色料

青花瓷器的色調凝重古雅,絢麗香艷。所用「蘇麻尼青」料,燒造時候有自然的暈散,形成濃重凝聚的結晶斑點,呈現凹凸不平。

器足

常見器足有以下幾種:高深外撇式圈足。內牆外撇式淺圈足,裹直外收式圈足,齊平式圈足,外底邊角微有突出的齊平圈足,圈足露胎處多泛火石紅斑。盤,碗類的內壁與底面連接,印玄紋一周;器心多為下凹,器底外凸,呈塌底狀。梅瓶多平底,微有修胎痕,呈直角式小斜坡狀。

款識

官窯瓷器上書寫帝王年號款式,始於明代永樂,多為四字篆書,筆法折角處渾圓,起落壁處尖細,字體結構緊湊。

總之,鑒別永樂瓷器值得注意的諸特微中,以造型特點和胎足處理最為重要,因為每一個時期都有特定的胎足處理手法,留下不可磨滅的永久痕迹。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成長的文化站 的精彩文章:

梁兌石粉彩瓷板畫拍賣成交記錄

TAG:成長的文化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