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請銘記這一天,中國殲-20和火箭軍兩大功臣同日離世

請銘記這一天,中國殲-20和火箭軍兩大功臣同日離世

在北京時間2018年1月9日這一天,兩名中國國寶級科學家離開了我們的世界。中國工程院院士85歲的管德以及中國科學院院士94歲的袁承業在這一天離世,二人的離世無疑是中國發展歷史上的一件憾事,而二人的離世卻沒有受到廣大民眾足夠的關注。要知道沒有這兩個人中國的殲-20和火箭軍是否能有現在的成績還是一個未知數,今天小編就帶大家回顧歷史,感受一下這兩位偉大人物的感人貢獻,也希望大家可以對這些科學家引起足夠的關注。

中國飛行器氣動彈性力學研究的奠基人

說起管德很多人不是特別熟悉,因為他並未出現在公眾場合,而是在幕後為中國航空工業添磚加瓦。在1951年中國航空工業剛剛建立時,管德就進入了中國瀋陽飛機研究所任職,期間參與了殲教-1、殲-8飛機的研製工作。而最難得的就是管德自學了飛行器氣動彈性力學方面的相關知識,成為了中國少數幾個在這個方面有非常造詣的科研人員。

所謂氣動彈性力學其實就是飛行器在高速飛行過程中,由於摩擦力的產生必然會有一部分反向作用力作用於機翼和機身,這就需要在地面上進行大量的實驗才能確保飛機在空中的穩定性。這期間需要結合風洞試驗來測試設計成功,而管德就是在這個領域起到了領頭羊的作用,在殲-8研製過程中,中國由於缺乏超高音速飛機的研製經驗,在氣動彈性力學方面更是剛剛起步,而管德正是在自己的刻苦研究之後突破了這一瓶頸。如果沒有他的貢獻,恐怕我們的超高音速戰鬥機何時問世還是一個問題。

兩彈一星重要功臣-袁承業

關於袁承業大家可能知道的很少,對於兩彈一星大家可能非常熟悉,但是如果沒有袁承業院士的研究成果,兩彈一星誕生的時間可能將無法預測。眾所周知原子彈或氫彈其中最為關鍵的就是核燃料,沒有核燃料的核彈和我們常見的TNT無異。在核彈研製之初,中國根本沒有提取核燃料的能力,而作為化學研究專家的袁承業在這個時候挺身而出。

他深入東北礦區開始研究核燃料的萃取,終於在1961年前後研製出中國第一代核燃料萃取劑,在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時,可能已經很少有人記得起袁承業所做出的突出貢獻。之後袁承業帶領中國團隊在化學萃取劑上獲得了非常矚目的成就,光是發表的世界上的論文就達146篇,而且對稀土資源的合理應用做出了非凡的貢獻。

兩人的貢獻是非常巨大的,然而由於長期處於隱蔽戰線工作,他們的名字不為我們所知。直到今天我們才剛剛知道他們二人的名字,可以說這是令人痛心的。捫心自問大家可以隨便說出幾個明星的名字,而這些科學家呢?大家又記得幾位呢?他們拿著微薄的收入卻肩負著國防重任,他們的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敬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劉侃大山 的精彩文章:

天意如此,日本或將遇到罕見災難,請求中國全力幫助

TAG:小劉侃大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