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冰心一家人在動亂年代的劫難與際遇

冰心一家人在動亂年代的劫難與際遇

1957年反右鬥爭開始後,從日本回到新中國的冰心一家,便開始不太平了。先是兒子吳平被打成右派,之後是冰心的三弟謝為楫又被划了右派,一家人下放到甘肅。到了1958年4月,丈夫吳文藻也被打成右派,要他寫檢討,挖思想根源。吳文藻是個極為認真之人,每天晚上都是面對稿紙,長嘆短吁,怎麼也下不了筆,也挖不出自己為什麼要反黨反社會主義?

1949年元旦全家在日本東京合影.左起:吳平、吳青、冰心、吳冰、吳文藻

那些天的晚上,常常是到深夜12點,吳文藻總是默坐在桌前,冰心與他對坐,時不時寫幾行字,時不時又望望吳文藻。吳文藻臉無表情,寫下的字撕掉,又寫,又撕,他的紙簍里已經堆得滿滿的廢紙。冰心便心疼地勸他別寫,吳文藻卻又堅持:「他們說我反黨反社會主義,還要挖根源,我怎麼去挖,挖一些什麼,我要是反黨反社會主義就到國外去反好了,還要跑回國來反嗎?」有一次,冰心曾試探地說,你就隨便寫一點吧,談談認識也行,別那麼認真……吳文藻卻不願這樣做。冰心就怕吳文藻想不通,總是千方百計地勸說開導。

其實,冰心的內心也是十分矛盾和痛苦,還要去勸說他們,她實在經受不了這種折磨,怎麼會在一夜之間,家裡的三個親人都變成了右派呢?「我當時也和他一樣『感到委屈和沉悶』,但我沒有說出我的想法,我只鼓勵他好好地『挖』,因為他這個絕頂認真的人,你要是在他心裡引起疑雲,他心裡就更亂了。」

1966年9月,紅衛兵衝進了住在和平樓冰心的家,抄走了許多的書籍、實物,包括冰心出國穿戴的旗袍、絲襪和手錶等,辦起了「冰心資產階級生活方式展覽」。烈日下,將一塊大木牌掛在冰心的脖子上,上面寫著「資產階級太太、修正主義的黑幫作家謝冰心」,而吳文藻也被作為摘帽右派、資產階級的反動學術權威被造反派押去批鬥。和平樓中60多平方米的宿舍,有兩間房子被封,一段時間,他們就生活在這個膽戰心驚的環境之中。但是,無論出現什麼情況,他們都互相信任和支持,有時用語言有時也就是一個眼神,相互勉勵,勇敢地活下去。後來,冰心在《論婚姻與家庭》中有這樣的一段話,就是有感而發的:

有著忠貞而精誠的愛情在維護著,永遠也不會有什麼人為的「劃清界限」,什麼離異出走,不會有家破人亡,也不會有那種因偏激、怪僻、不平、憤怒而破壞社會秩序的兒女。

1969年底,吳文藻下放到京郊石棉廠勞動,冰心則在1970年初被發配到湖北咸寧五七幹校。這時,他們都已屆70歲的高齡了。這年的夏天,吳文藻隨中央民族學院的教師,轉到湖北沙洋五七幹校,冰心才從咸寧調往沙洋,他們倆人都十分珍惜這種劫後的重逢。對此,冰心這樣寫道:

久別重逢後不久,又從分住的集體宿舍搬到單間宿舍,我們都十分喜幸快慰!實話說,經過反右期間的驚濤駭浪之後,到了十年浩劫,像我們這些「臭老九」,沒有家破人亡,就是萬幸了。又因為和民院相熟的同仁們在一起勞動,無論做什麼都感到新鮮有趣。如種棉花,從在瓦罐里下種選芽,直到在棉田地里摘花為止,我們學到了許多技術,也流了不少汗水。湖北夏天,驕陽似火,當棉花稈子高與人齊的時候,我們在密集閉塞的棉稈中間摘花,渾身上下都被汗水浸透了,在出了棉田回到幹校的路上,衣服又被太陽晒乾了。這時我們都體會到古詩中的「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句中的甘苦。我們身上穿的一絲一縷,也都是辛苦勞動的果實啊!

1973年時的冰心。1966年文革開始,冰心受到迫害,被送到湖北咸寧和沙洋「五七幹校」勞動

1971年8月,大西洋彼岸的一位重要人物,行將叩開神秘中國的大門的時候,改變了冰心和吳文藻的命運。為了迎接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中央有關部門將冰心、吳文藻和費孝通等人調回北京,成立了中央民族學院研究部編譯室,組織突擊翻譯和校正尼克松的《六次危機》。之後,又翻譯了《世界史》和《世界史綱》等。這些書翻譯的難度都是很大的,尤其是後一部是以文論史的「生物和人類的簡明史」的巨著,只有靠淵博的學識與厚實的外語功底才能完成。冰心、吳文藻、費孝通等都是學貫中西者,擱置了十幾年,如今又可以發揮作用了。他們都很高興,像有一股使不完的勁,從攻讀原著,到尋找各種參考書籍,全都他們自己動手。她回憶當時情景道:

我們都在民族研究室的三樓上,伏案疾書,我和文藻的書桌是相對的,其餘的人都在我們的隔壁或旁邊。文藻和我每天早晨八點到辦公室,十二時回家吃午飯,飯後二時又回到辦公室,下午六時才回家。那時我們的生活「規律」極了,大家都感到安定而沒有虛度了光陰!

回到書桌前,又有事可做了,冰心和吳文藻都感到,這一段生活,是十年動亂歲月中,最寧靜、最愜意的日子。

粉碎「四人幫」之後,冰心和吳文藻都是七十好幾的人了,但卻極大地煥發了他們的青春。冰心不斷地出席各種會議,寫文章,批判「四人幫」的罪行,撥正攪亂了的文藝思想。吳文藻更是有事情可做,中斷了二十幾年的社會學要重新評價和恢復。當中國準備重新恢復社會學學科的時候,吳文藻深知自己肩上的重任,他幾乎是不分白日黑夜地攻讀從美國寄來的學術著作,企望將拉下了近三十年的課都補上來。

1980年對冰心來說是個坎兒,這年的初春,她和巴金等最後一次訪問了日本。回國後,因為趕譯馬爾他總統的詩集,突患腦血栓住進了北京醫院。在病情有了好轉回到家之後,不想又摔了一跤,冰心只得又進了醫院,並且動了手術,腿上安裝了鋼釘。此後便只能在家中幾十平方米的斗室中走動,但還是又跌倒了。一年中三進三出醫院,對一個已近80歲的老人意味著什麼。但冰心卻奇蹟般地活了下來,並且豪邁地寫下了「生命從80歲開始」的名言。

由於連續幾次生病住院,冰心身體有些每況愈下。儘管她總是在精神上保持年輕和樂觀,撐著自己,但畢竟年齡不饒人,規律不能抗拒。同時,吳文藻的身體也日益衰老,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必須要有人來照顧。冰心還有許多文章要寫,吳文藻則有許多的研究課題需要去做。後來,組織上將這些任務交給了她的小女兒吳青來擔任。這樣一來,吳青一家也就都得與父母親住在一塊。可和平樓的小公寓,只有60幾平方米,一家三代擠在一起。本來,冰心和吳文藻多年各居一室,便於各自做學問和寫作,後來只好同居一室,騰出一個房間給吳青夫婦居住。有時冰心會對熟悉的朋友來點幽默:「瞧,我們老兩口又『破鏡重圓』了。」直到1983年年底,冰心和吳文藻的住房終於得到了解決。他們一家從和平樓搬到教授樓,仍然在中央民族學院的校園內,可是比原先的住房寬敞多了,有了專門的客廳,有了齊全的冷暖衛生設施。搬進新居的冰心,非常高興,她打電話告訴朋友:現在鳥槍換炮了,快來看看呀!

在新居,冰心和吳文藻用一間十三四平方米的房間,作為卧室兼書房,正牆上掛著周總理的照片。沙發的背後,掛著吳作人的熊貓圖,兩旁是1925年梁啟超先生題贈給冰心的龔自珍的集句:

世事滄桑心事定

胸中海岳夢中飛

對於在這兒度過的最後一段美好時光,冰心深情地寫道:

1983年我們搬進民族學院新建的高知樓新居,朝南的房子多,我們的卧室兼書房,窗戶寬大,陽光燦爛,書桌相對,真是窗明几淨。我從1980年秋起得了腦血栓後又患右腿骨折,已有兩年足不出戶了。我們是終日隔桌相望,他寫他的,我寫我的,熟人和學生來了,也就坐在我們中間,說說笑笑,享盡了人間「偕老」的樂趣。

但是,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吳文藻在1985年6月27日,最後一次為他的研究生張海洋的論文提了詳細的書面意見之後,又因腦血栓住進北京醫院。之後,就處於昏迷狀態。冰心這一回再也沒有盼到吳文藻出院回家。

1985年9月24日清晨,電話鈴急促地響著,傳來吳平的聲音:「媽媽,爹爹已於早上六時二十分逝世了!」冰心放下話筒,已是淚流滿臉。吳文藻在84歲離去,按說也算高齡了,但一想到他們六十幾年的相處相愛,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根據吳文藻的遺囑,冰心將他平時的存款3萬元捐給了中央民族學院研究部,作為研究生的獎學基金,冰心想以此方式,繼續吳文藻的社會學的夢想和追求。

冰心在寫下《生命從80歲開始》之後,又迎來了她的第二個創作的高峰,她寫小說、寫散文、寫回憶錄、寫雜文,無論是哪種文體,都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地。她的小說《空巢》獲全國短篇小說獎;她的散文《我的家在哪裡?》、《霞》、《綠的歌》等成為新時期的美文經典;她的為教育呼籲、為社會進步呼籲的《落價》、《萬般皆上品》、《無士則如何》等,尤其是《我感謝》、《我請求》等文章,表現了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表達了對祖國和人民的拳拳之心,形成了她第二個創作高峰的顯著特點。

然而,此時的冰心畢竟已是90多歲的高齡了。

1999年2月28日晚,冰心在北京醫院逝世,享年99歲,比吳文藻整整多活了15年。然而,遠去的吳文藻並沒有離開過她。冰心在她遺囑中交待,她死後,骨灰要與吳文藻合葬在一起,要用漢白玉作墓碑,在骨灰盒上寫:江陰吳文藻,長樂謝婉瑩。而漢白玉的墓碑上則可用謝冰心的名字。冰心之所以要作這樣的交待,是因為吳文藻對她的稱呼,永遠是一個「瑩」字,在吳文藻的心中,她是永遠的謝婉瑩。

2002年10月21日,冰心、吳文藻的骨灰,在兒子吳平、女兒吳青等家人的護送下,來到位於八達嶺長城腳下的北京長城華人懷思堂內的駝峰之上。這裡是他們的長眠之地,這裡就在長城的腳下,八達嶺水關的長城就在眼前,遠處和近處的山嶺,紅葉裝點。墓碑由整塊的高達二米有餘的漢白玉雕塑而成,周邊呈毛石的自然狀,上方是冰心與吳文藻晚年相偎的藝術雕像,下方是一個古銅色的小讀者雕像,造像取自冰心1926年北新書局出版的《寄小讀者》封面。中間磨平的石面上,是趙朴初生前題寫的手書:吳文藻 1901—1985謝冰心 1900—1999之墓

從此,他們兩人永遠地長眠在了古長城的腳下,並與中華文化名人雕塑紀念園中的葉聖陶、茅盾、夏衍、田漢、曹禺、徐悲鴻等一道,永遠受到世人的懷念和瞻仰。

【來源:《炎黃春秋》文/王炳根(冰心研究會秘書長)】

註:本公號所推送的文章如侵犯到原作者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繫(『進來撩』欄中的聯繫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內刪除。所推送的文章並不代表本公號觀點,請和諧留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客兒 的精彩文章:

馮玉祥的那些趣事兒

TAG:史客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