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李嘉誠另類愛子情深

李嘉誠另類愛子情深

兒子每天擠電車

35年前的一個深秋,一個哇哇啼哭的初生嬰兒為蕭索的秋色增加了些許亮色,他就是李嘉誠的第二個兒子李澤楷。

與許多父母一樣,李嘉誠希望能將自己的兒子培養成人中之龍,因此,在對他們的教育問題上,李嘉誠絲毫不馬虎,他把大兒子李澤鉅與二兒子李澤楷一起送進了香港的頂級名校——聖保羅男女小學,目的是讓他們能受到最好的啟蒙教育。而與許多父母所不同的是,他不願讓兩個兒子生活得過於安逸,他要讓他們體驗到生活的艱辛,而不是僅僅品味到其中的甘甜。因此,從很小的時候起,李澤楷就沒有感受到自己與普通人家的小孩子有什麼不同,他和哥哥經常與父親一起擠電車,上學也是如此。他常常奇怪,為什麼別的同學都有私家車專程接送,而父親卻很少讓家中的司機拉送他們倆兄弟。當他不滿地向父親提出自己的疑問時,父親溫和地向他解釋說,在電車上能接觸到許許多多不同職業、不同階層的人,從他們身上可以看到從業者的艱辛,可以看到平民大眾的生活。只有經常與他們在一起,才能體會到任何東西都是來之不易的,這些都是坐在私家車上無法得到的。

的確如此,透過自己那雙童稚的眼睛,小澤楷已經看到生活並不如自己想像中那麼單純、容易。他曾經看到過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小孩子隻身擠電車,小小的身子在一群大人堆中困難地掙扎;他曾經看到過一些面帶愁容一身疲憊的大人在歸家的路上,望著車窗外的夜色發獃,也許他們天天都是如此,為了一家人的生計,整日辛勞地奔波……除此之外,父親給他們的零花錢也非常少。他常常懷疑,自己的父親是否真的像別人所說的那樣富有。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小澤楷漸漸明白,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在聖誕節或其它節日得到一份豐厚的禮物的,他和哥不過是極其幸運的少數人而已。而他們的幸運則是父親用雙手與汗水辛苦掙來的,困苦的戰亂生活使父親在十幾歲時就肩負起養活兄弟姐妹的重擔,憑著勤奮與好學,終於擁有了現在的成就。

經過了多年的奮鬥後,李嘉誠清楚地知道,他需要傳給李澤鉅和李澤楷的並不是自己的財富,他要給他們的是自己的生活體驗,是做人的品質。

為兒子樹立正確的榜樣

在李澤楷的記憶中,始終銘記著父親說的一句話:「做人一定要勤奮,要在不斷進取中等待機會的到來;其次,一個人要學會節儉,不是對別人,而是對自己。」身教重於言教。小澤楷經常看到辛苦了一天的父親,晚上獨自坐在書桌前閱讀、自學外語。因為幼時家境的窘困,父親連小學都沒讀完,這一直是他最大的遺憾。可是父親深知,要成為一個成功的人,首先得有各方面的知識做底蘊,所以即使是生意做得非常順利的時候,他都不會忘記更勤奮地拓寬自己的知識層面。小澤楷耳濡目染,在以後的日子裡,李澤楷理所當然地把父親的這種精神延續了下去。人們經常說小澤楷是個工作狂,這一點當然是得了父親的真傳。

除了勤奮,父親的節儉也是有目共睹的。他除了去正規場合,一般很少身著名牌。大多有錢人都喜歡炫耀自己的手錶是如何如何名貴,可是父親自始至終只佩帶一塊廉價的塑料手錶,唯一的過人之處就是,時間總被撥快了15分鐘。可是,在為慈善事業捐款的時候,父親卻是出手最闊綽的。錢財在他眼裡猶如浮雲,散與聚皆順其自然。從父親身上,小澤楷清楚地看到,財富不是拿來炫耀,而是去做真正有意義的事情的。有趣的是,數年後,人們在李澤楷的手腕上,同樣看到的也是一塊塑料手錶。不僅如此,他的坐騎也總是很不起眼的日本車。富家公子那種肆意揮霍的劣行,在他身上沒有絲毫體現,人們倒是經常能看到一身便服的他為福利院的兒童捐款和義務授課。可以說小澤楷從父親那裡得到了比金錢更珍貴的東西,正是這些東西使李澤楷受益終身。

送兒子去異國吃苦

李嘉誠當初給兩個兒子起名字的時候,是將自己的願望包含進去的。大兒子李澤鉅名字中的「鉅」字是巨大的意思,不言而喻,父親當然期望他能在各個方面都做得最好,成為別人學習的典範。

可是偏偏命運要捉弄人,小澤鉅倒是老老實實、規規矩矩,任何方面都做得讓師長無可挑剔。小澤楷就不同了,他調皮好動,喜歡與人交往,尤其喜歡帶領小朋友一起瘋玩,一點都不具備做「楷模」的條件,倒是有點「大俠」的風範。可能做「俠客」的人都有那麼一種不畏強勢、同情弱小的共性吧,小澤楷十分照顧那些比他貧窮或者受人欺負的小朋友,他甚至能將自己心愛的玩具無條件地送給買不起它們的小夥伴。也許是因為這一點「俠骨柔情」,使他周圍總能聚集一些好朋友,但是也正因為這一點,使老師頭痛不已。

從兒子的言行上,李嘉誠看到了缺乏生活歷練的孩子所表現出的一種反叛,於是便堅定了他的決心,一定要讓兒子過一段獨立的生活,讓他們在無人照顧的環境下,培養自己的處世能力,這樣才能把浮躁的心沉澱下來,思索一些以前想不到的問題。13歲的李澤楷和比他大兩歲的哥李澤鉅就這樣被送上了飛機。氣候溫和的加利福尼亞州以和煦的微風歡迎著兩位小客人,可是面對這個陌生的地方,小澤楷卻笑不出來。以前在家時,雖然父親管教甚嚴,可是畢竟有疼愛呵護自己的家人,有親密無間的好朋友環繞在周圍,自由自在,無憂無慮。可是現在卻大大不同,到美國的第一夜,一種陌生感和寂寞感就排山倒海地向他襲來,弄得他手足無措。而且父母遠在萬里之外,什麼事情都需要靠自己解決,再也沒有人能時時刻刻站在他身後,告訴他該怎麼做,不該怎麼做,想到這裡,小澤楷簡直是欲哭無淚。不久,小澤楷就發現,最要命的還是語言不通,這使他與別人溝通起來比較困難。雖然從很小的時候起,父親就不停地叮囑他要好好學習英語,但是因為沒有切身之痛,所以他並沒有完全把父親的話放在心上。乃至到了這個處處要用英語的國度,小澤楷才開始後悔自己沒有好好把握住以前的學習機會。

他最怕的就是晚上回到宿舍,寂寞將他包圍住的那種感覺。他幾乎是下意識地撥通了家裡的電話,很快,母親溫柔的聲音在耳邊響起,李澤楷掩埋在心底的委屈和罹難全部傾吐了出來。他告訴母親,他要回家,他不要再在這個陌生的國度里過著地獄般的生活。曾伴隨著父親李嘉誠一起奮鬥的母親是個堅強的女性,雖然聽到愛子的哭泣與請求,她也心痛,可是她明白,她不可能永遠守護在兒子身邊,只有把孩子早早地放飛出去,讓他們經受住暴風雨的洗禮,才能保證他們有一個燦爛的未來,這才是父母對他們最深的愛。當李澤楷聽到電話那頭母親用慈愛的聲音鼓勵他堅持下去時,終於了解到爸爸媽媽不會再像以前那樣縱容他,無微不至地呵護他了。他已經長大,是該學會自立的時候了。於是,他抹去了眼淚,決定好好地開始自己的新生活。

這是他一生難得的財富,今天已得到印證。他自立門戶,組建了盈科集團,每天至少工作16小時,投身於地產和資金投資中去。1998年成立高科技公司,與香港政府合作開發130多億港元的「數碼港」。「數碼港」計劃成功之後,李澤楷又接連與英特爾等國際IT巨人聯手合作,把盈科徹底發展成高科技投資公司,令其在香港股市中一飛衝天,成為香港科技股的「龍頭」,紅透半邊天。李澤楷更是壯志凌去:「今天盈科是全亞洲第三大互聯網公司,而創業精神和強烈的事業心則是我們成功的關鍵因素。」可以說,李澤楷近年來連番雷厲風行的大動作讓香港乃至亞洲的商界和IT業界都發生了幾次大地震。

如今,人們完全有理由相信,李澤楷從父親那裡得到的確實是一筆無價的財富——自立與自強。因為有了它們,他的人生才變得更有價值。能夠掌握自己人生軌跡的人,是幸福的,亦是成功的。

我們從不懷疑每位父母愛孩子的心,但當孩子做事不盡如人意時,發生錯誤時,請父母能夠及時進行自我反思,以身作則,正確地引導孩子向好發展,不要等到孩子對我們絕望了,才知回首!

智慧父母講堂書籍推薦

長按下方二維碼收聽更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智慧父母講堂 的精彩文章:

TAG:智慧父母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