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殺手胃癌嗎?
最新
01-15
1
香港胃癌危機
胃癌是本港第六大常見癌症,2012年新症數字逾一千一百一十宗,亦是第四大致命癌症。胃癌的風險因素多元化,如常吃煙熏、燒烤或腌制食物、有吸煙飲酒習慣、感染幽門螺旋桿菌,以至曾患萎縮性胃炎或曾接受特定的胃部手術(例如部份胃部切除手術等);此症的患者以中老年人士為主,但臨床所見,若在較年輕階段患上胃癌,除一定的遺傳可能性外,其癌症的惡性程度通常亦較高。
2
胃癌的演變
早期的胃癌未必有明顯徵狀,直至出現強烈胃痛、胃出血等徵狀時,癌細胞可能已出現擴散。亦有個別患者的胃癌腫瘤生長在賁門(胃部與食管連接處)或幽門(胃部與十二指腸連接處)位置,這時因食物在消化過程中受阻塞,會出現嘔吐徵狀,患者便有機會在相對較早的階段透過檢查而確診。
胃癌的治療
手術是胃癌治療中一個重要部份,外科醫生會視乎患者的腫瘤位置、癌症期數以至病人狀況等,制訂相應手術方針,有根治性的胃部切除手術(全胃部/部份胃部切除手術及淋巴結清除),或改善患者徵狀的手術(例如在賁門/幽門位置植入「支架」,令患者能繼續進食)等,醫生可因應情況,考慮以開刀或微創方式進行,術後亦可能需配合輔助治療,例如化療、標靶治療或電療等。
值得一提的是,胃部是人體的重要器官,周邊有不同組織與器官運作,為減低手術的感染風險,醫生會在手術前處方抗生素予患者服用,部份個案亦可能需在術後繼續抗生素療程,進一步減低細菌感染機會。
感謝閱讀


TAG:胃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