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印度下令封殺的片子,太致郁了!

印度下令封殺的片子,太致郁了!

印度的社會問題一直飽受各界關注。

之前影sir給大家推薦過很多女權的話題之作,

但今天要聊的這部,卻是現實到被印度「廣電」給封殺了。

《我罩袍下的口紅》

Lipstick Under My Burkha

電影獲得了東京電影節國際交流基金亞洲中心特別獎,還提名了未來單元的最佳影片。

可惜的是,國外的殊榮和印度國內的批判卻是兩個極端

印度廣電乾脆拒絕為其做出分級裁定,導致本片根本無法上映。

給出的解釋是,性愛和露骨語言較多,宣揚的生活過於幻想化。

乍一看,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啥魔幻R級片?

事情在印度也是頗為轟動。

在導演的再三投訴下,廣電最終撤銷了原來的申明,這才准許電影上映。

最近汁源也出了,影sir看完五味雜陳,很多細節都值得分享。

首先,這部電影在IMDB上的評分很低,只有6.9分。(打分的大部分都是印度人)

但在咱們的豆瓣上,本片可是有8.4分

特別是最早有幸在電影節上看到的觀眾都是給出了滿分的好評。

和以往的印度片有很大的不同是,本片有四個主角,且全部都為女性。

她們四個分別是18歲的女大學生,20多歲的待嫁女,30多歲的家庭主婦,50多歲的寡婦。

不僅在年齡上橫跨了30年,也幾乎涵蓋了一個女性所要扮演的全部角色。

單看設定就已經說明一個問題,電影要拍不是某一個年齡層,或者某一女性群體,

而是印度社會女性的整體生活狀態。

據2014年某調查機構公布的女性社會地位排名,印度排名165名,基本屬於墊底的國家(中國排28,亞洲第三)。

近年來關於印度女性地位的電影和紀錄片可謂是層出不窮。

但跟那些電影比起來,本片的手法則是有點別緻,它用一本愛情小說串起了電影的旁白。

在旁白溫柔的解說中,一個身穿黑袍的女生從商場的櫃檯偷走了一支口紅。

GIF

她迅速跑到廁所,脫下黑袍,並打開了那支口紅輕輕地朝唇上抹去。

梳妝完畢後,一個充滿朝氣的精靈女生誕生了。

女生出生在一個穆斯林家庭,從小就被教育外出必須穿上黑袍。

還要無條件服從父母的命令。

但她非常熱愛那些開放的多元文化,喜歡流行音樂,喜歡化妝,喜歡高跟鞋。

但她的喜歡永遠都是偷偷喜歡,甚至還要為了喜歡去偷。

第二位出場的女性角色是一個準新人。

她在明明有男友的前提下,被母親強行許配給一個保守的富二代。

戀愛可以自由,但婚姻卻不自由,為了錢,她必須要嫁給一個根本不喜歡的人。

第三位女性角色是一個家庭主婦。

其實她是一名優秀的推銷員,業績非常傲人。

雖然在工作上很能幹,但回到家裡卻不得不伺候甩手掌柜的丈夫。

而且除了要照顧丈夫的日常起居,還要養育三個孩子。

她的丈夫從不做任何安全措施,而且十分暴力和粗魯,完全把她當成發泄性慾的對象。

前面已經生了三個孩子,後面因為實在養不起了,所以只要懷了就流掉。

即便都這樣了,丈夫也不願意去買一個幾塊錢的安全套。

第四位則是一個守了多年寡的婦人。

她是家族裡大家長,因火爆的脾氣和說一不二的性格被家裡的男人奉為典範。

他們恨不得全天下的女人都該像老太太這樣,為家族奉獻一切。

然而,表面剛毅的她的內心卻非常孤獨。

其他人失去了另一半,家裡的小輩都會張羅著給老人再找一個。

但唯獨老太太不行,因為獨身是她的標籤,是一種所謂「精神」象徵。

所以不能找,想都別想。

四個可憐的女人,被各種各樣的教條束縛著。

將她們套牢的不是別人,正是她們的至親。

電影沒有刻意製造什麼衝突,更多的是以一個紀錄的視角,講述她們的生活狀態。

而筆墨最重的就是最後這位家族大家長,老太太。

她並不老,只有50多點。

因為總是操心家族事物,頭髮已經花白。

她喜歡看書,偶然間還接觸到了一本「禁書」。

說是禁書,但書中內容講述的不過是一個懷春少女暗戀的心酸往事而已(語言尺度略大)。

在讀書的過程中,婦人遇到了一個游泳教練,教練非常帥氣,而且身強力壯。

身形外表像極了書中少女暗戀的對象。

婦人不自覺將自己代入到女主身上,書讀得越多,她就越是對那名游泳教練有好感。

她當然知道自己的身份,一個家族的大家長,一個長輩,一個年老色衰的寡婦。

但她還是忍不住給教練打去了匿名電話。

婦人將自己化名為書中少女,用電話傳遞著濃濃深情。

教練起初並不接受,但還是被電話里的聲音所吸引。

兩個人越聊越多,從生活聊到夢想,時間久了,30歲的年齡差也沒有阻擋愛情迸發出的火花。

其實婦人只是希望有一個可以得到慰藉的窗口,她並不是有意去欺騙教練。

但各種機緣巧合,還是讓她隱瞞了身份。

她堅信教練是喜歡她的,不然不會和她聊這麼久。

但遺憾的是,對方只是碰巧寂寞罷了。

四個女性的悲劇各有不同,但融合在一起,卻像極了一出人生悲劇。

小時候被管束,長大了被強制嫁人,結婚了還要被丈夫虐待,獨身了還不能再愛。

再加上電影里涉及了宗教,也難怪會被當做禁片處理。

電影的結尾非常有意思。

正所謂物極必反,當四個女性被壓迫到極點,她們必然會舉起反抗的大旗。

然而,電影並沒有明示,也沒有暗示。

而是用一個線索將四個人完全串在了一起。

原來她們四個人就住在一個院子里,雖然生活中交集不多,卻面臨著共同的不幸——

生而為女兒身,對不起。

當教練發現自己被欺騙,他不但找來了警察,還找來了家族裡小輩。

所有人都在用最惡意的辭彙,羞辱著這位50多歲的家長。

把她的衣服扔到大街上,把她的書撕成碎片。

大家都在看熱鬧,沒人敢去幫忙,只有那三個人。

四個女人唯一的交集,就是電影的最後幾分鐘。

她們撿起被撕碎的書紙,讀著「禁書」的結局。

— 都怪這些書,給我們造成了假象。

— 但它依然給了我們做夢的勇氣。

最後旁白再次響起,書中的懷春少女終於找到了真愛。

四個人讀完相互看著對方,突然笑了出來。

沒有什麼真真切切的改變了,但好像一切都不一樣了。

整部片子配合著旁白,一直有種淡淡的憂傷。

也可能是女性導演的細膩,使得整部電影並沒有尖銳的衝突,而是很柔和。

現實很殘酷,顯得夢想更為廉價。

不過幸好夢想很廉價,才能讓每個人都做得起,並能為之而奮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影雜誌 的精彩文章:

思聰看了會流淚,這絕對是史上最扎心紀錄片!

TAG:電影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