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外文局全球調查:中國整體形象好感度穩中有升

中國外文局全球調查:中國整體形象好感度穩中有升

經濟日報編者按 1月5日,中國外文局發布了《中國國家形象全球調查報告2016—2017》。調查發現,中國整體形象好感度穩中有升,內政外交表現受好評,「一帶一路」倡議贏得普遍點贊;中國經濟的國際影響力獲公認,未來發展贏得海外信心,受訪者預期中國即將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中餐、中醫藥、中國高鐵等中國文化與科技元素繼續成為國家形象亮點。

2017年3月至6月,中國外文局對外傳播研究中心與凱度華通明略、Lightspeed合作開展了第5次中國國家形象全球調查(2016—2017)。本次調查在全球22個國家開展,涵蓋了亞洲、歐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非洲等不同區域的民眾。訪問樣本共計11000個,每個國家500個樣本。本次調查遵循定量研究方法,採用在線問卷填答的方式,通過Lightspeed Research全球樣本庫進行數據收集,並嚴格執行在線調查的國際標準。為保證每個國家抽樣的代表性,受訪者樣本覆蓋18歲—65歲的當地居民,男女比例各佔一半。

由上海歌舞團創作的舞劇《朱?》於1月5日至7日在紐約林肯中心上演。 新華社記者 秦 朗攝

在法國巴黎,共享單車維修技工約安·安德里厄在維修一輛出了故障的OFO「小黃車」。

在多個歐洲城市試水成功後,OFO「小黃車」2017年12月7日宣布入駐法國首都巴黎,目前已在巴黎市區投放了1000輛單車,計劃陸續投放上萬輛,今後還將登陸法國其他四個城市。

新華社記者 陳益宸攝

中國整體形象好感度穩中有升

中國國家整體印象得分為6.22分,延續了近年來小幅增長的勢頭。

分年齡來看,海外年輕群體(18—35歲)、中年群體(36—50歲)和老年群體(51—65歲)對中國形象的打分分別為6.6、6.1和5.7分,年輕群體對中國持有更好的印象。

近年來,中國國家形象好感度穩中有升。與2015年相比,對中國形象打分漲幅最大的三個國家均為發達國家:義大利(上升0.5分)、加拿大(上升0.4分)、英國(上升0.4分)。但與此同時,發展中國家對中國的印象總體好於發達國家。

中國對國際事務的影響力在所有國家中位居第二

美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力佔據首位,中國位居第二,其後依次是俄羅斯、德國和英國。

影響力前3位的排名與2014年、2015年的調查結果一致,受訪者眼中各國參與國際事務的表現沒有顯著變化。

勤勞敬業仍是最突出的中國國民形象

海外受訪者對中國國民的印象普遍積極正面。相較於發達國家而言,發展中國家對中國國民有更好的印象。

與2015年調查結果一致,認為中國國民勤勞敬業的海外受訪者比例最高,其次是集體主義、熱情友善和誠信謙虛。部分海外受訪者尤其是發達國家受訪者仍舊認為中國國民偏向傳統保守,缺乏開放創新。

發展中國家更為看重與中國的外交關係

海外受訪者普遍看重與中國的外交關係並期待有更好的發展。相比較而言,發展中國家的態度明顯比發達國家更積極。

中國經濟的國際影響力獲得公認

在對各國經濟影響力進行排名時,中國經濟影響力排名僅次於美國,位居世界第二。

與2015年一致,海外受訪者普遍認為,中國經濟發展可以推動全球經濟發展,中國樂於在經貿方面與他國開展合作,他們也從中國經濟發展中獲得了利益。相比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對中國經濟影響力的評價更為積極。

通過中國產品來了解中國的人群比重明顯增加

與2015年一致,當地的傳統媒體(61%)、新媒體(43%)和使用中國產品(41%)是最主要的中國信息了解渠道,尤其是使用中國產品的比重增加明顯,同比增長6個百分點。

分年齡來看,海外年長群體傾向於傳統媒體渠道,而年輕群體則更多通過新媒體獲取中國信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網 的精彩文章:

網路直播答題現「外掛作弊」 專家:很難用法律評價

TAG: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