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對中企赴美投資影響幾何?

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對中企赴美投資影響幾何?

當地時間2017年12月1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任上的首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發布,該《報告》以「美國優先」為主旨,以「美國領先」為戰略目標,試圖確保美國在全球體系中的絕對優勢地位。

《報告》反覆提及4個國家對美國帶來的威脅,但針對中國的傾向非常突出。一是,繼續採用「樹立假想敵」的論述方式,鼓噪「中國威脅論」,將中國列為「挑戰美國權力,試圖侵蝕美國安全和繁榮」的主要競爭對手,並吐露了對當年支持中國發展和融入世界體系的悔意。二是,進一步擴大了「國家安全」的範圍,明確將經濟安全納入國家安全,並從安全防衛、經濟繁榮、世界和平和國際影響等四個方面強調了中國帶來的「威脅」。三是,指責中國依靠不公平手段獲得技術進步和經濟發展,通過「竊取技術」和「實施貿易補貼」等方式削弱美國的技術、國防和經濟優勢。

與前幾任美國總統相比,特朗普版本的《報告》更加忌憚中國的崛起,也空前地重視經濟和技術安全,並將其納入國家安全範圍。這顯示當局意識到,經濟和技術不僅和國防一樣,同為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防實力的重要支撐,發揮著愈加基礎性和長期性的作用。對於美國而言,持續多年的製造業空心化和國際貿易赤字難以支撐屢創新高的軍費開支預算,高新技術優勢的收窄也意味著軍事實力的領先優勢遭到削弱。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的15年時間內,中國的經濟和技術競爭力快速提升,客觀上改變了全球體系中的力量對比格局,尤其是縮小了與美國在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的差距,讓美方感覺其唯一超級大國地位受到挑戰。

總體來看,全球和平發展的總體方向沒有改變,各國之間尤其是新興大國和主要發達國家的聯繫將進一步加深,未來一段時期,美國仍將與中國保持頻繁經貿往來、人文科技和安全交流。與此同時,在安全戰略導向的驅使下,美國可能會投入更多精力牽制中國的崛起,在軍事防務、地緣政治的基礎上,更加側重對經濟貿易和技術發展的制約。

作為兩國經濟、產業、資本和技術交流的重要渠道,中國對美國的直接投資將會受到美國安全戰略直接且深入的影響。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全球跨境直接投資持續萎縮,儘管近幾年有所反彈,但仍未恢復到危機之前的水平。然而,金融危機以來,中國對美國的直接投資總體保持高速增長,由2008年的4.6億美元增長到2016年的169.8億美元,在9年間增長了近37倍,如果納入境外融資的部分,中國對美直接投資規模將更為龐大、增速更快。

中資企業投資美國的動機和方式是多元化的,在實現自身技術提升、市場拓展、品牌提升的同時,對改善美國企業財務狀況、為美國當地創造就業崗位都發揮了積極作用,但也引發了美方技術流失、核心資源失控、安全受威脅等擔憂。

預計未來幾年,美國將總體維持「外資友好」的市場環境,同時針對中資企業併購高速增長的情況,基於「有利於本國」的原則,對外資管制相關政策進行調整,進而對中國投資產生一系列影響。

從投資方式來看,與併購相比,中資企業在美國開展綠地投資遭遇的阻力更小。美國外資管理部門看待中資企業併購的心態是矛盾的,一邊是改善了困境企業的財務狀況、保住了大批工人的就業和大量的政府稅源,一邊是掌握了知名企業、重要設施和先進技術的管理支配權。由此,近年來,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收緊了對中資企業併購的安全審查,部分企業因遭遇審查或否定裁決而被迫放棄交易。相比之下,中資企業在當地綠地設廠,依靠自身資金、技術、管理將企業「從無到有」地建設起來,不僅創造了就業、盤活了欠發達地區的經濟,也不涉及對當地既有核心資源和資產的控制,被視為「有利而無害」的投資行為。此外,特朗普政府正通過減稅、加息等方式積極創造有利條件,推動製造業迴流。近期來看,中資企業赴美綠地投資不會受到美方安全戰略的阻礙,反而可能還會在多重政策的驅動下呈現增長勢頭。但長期來看,如果美國政府的「單極主義」和對抗思維持續升級,也不排除外國投資監管部門將外資綠地投資納入審查範圍,以限制外國企業使用當地高技術人才等關鍵資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營報 的精彩文章:

最大的危機,上演了!

TAG:中國經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