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性教育「教壞」年輕人?來看看聯合國怎麼說!

性教育「教壞」年輕人?來看看聯合國怎麼說!

文/荷小愛

性教育會令年輕人們早嘗禁果嗎?

性教育具體涵蓋了哪些內容?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性教育怎麼進行?

關於性教育的一些疑問

這次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來回答你

前言:1月1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發布了修訂版的《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編者註: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聯合國人口基金、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婦女署和世界衛生組織合作編製),倡導開展高質量的全面性教育(CSE)。也就是科學準確、循序漸進、適合年齡與發展階段、基於人權與性別平等等原則的性教育。

相比起2009年發布的初版《綱要》,修訂版的《綱要》參考了在不同國家和背景下進行的各項評估和調研結果,在核心概念和學習目標方面都有所提升和擴展。

比如說,修訂版的《綱要》將學習目標分成了四個年齡段(5-8歲;9-12歲;12-15歲;15-18歲),並根據年齡遞增而制定性知識的內容;又比如說,會根據不同的文化開發較為本土化的性教育課程,使得全世界的年輕人都可以接受到適合自己的全面性教育。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Rawpixel.com

我們為什麼需要全面性教育?

性是什麼呢?性是本能、是需求、是歡愉、是危險、是權力、是交流、是自我……每個人給出的答案可能都不一樣。

那麼性是需要去指引和教育的嗎?世界範圍內都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思考這個問題。

不妨看看這些數據:

「某些地區,三分之二的女孩在月經來潮時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參見我的第一次大姨媽,卻被母親當作一場病來治)

「每年大約有7萬15-19歲的青少年女性死於懷孕和分娩的併發症,而這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早孕是發生在婚內的。」(參見17歲,我穿上了新娘的嫁衣)

「每年都有2億4600萬的兒童會遭受某種形式的性別暴力。」(參見高校性騷擾報告:受害者之罪)

超過十分之一的女孩有過被性侵或性騷擾的經歷。」(參見我穿得夠多了,可我還是被騷擾了)

「只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年輕人知道艾滋病的傳播和預防是怎麼一回事。」(參見【視頻】這9個關於艾滋病的真相,你都了解嗎?)

有些真的令人有些觸目驚心,數據背後是數以億計的稚嫩傷口。

性教育的缺失正是造成這些傷口的主要原因之一。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coffer2855

可以想見的是,如果他們繼續不接受性教育,那麼他們的下一代對於性的理解可能仍然是懵懂的,也可能會繼續給自己或者他人造成傷害。

而如果他們能夠被教授正確的性知識、健康的性觀念,之後又互相影響的話,那麼可以被期待的就是一種長遠的大環境的進步。

關於性教育的四大迷思, 讓修訂版《綱要》回答你

我們都知道,性教育的推進並不是容易的事情,「性」的話語長期處於一個尷尬的地位。我們都是在「小孩子問那麼多幹嘛」「這種事情你長大就懂了」的敷衍搪塞中長大的。

當我們真正長大,成為性教育的工作者時,我們又要面對各式各樣的質疑。像以下這四個問題,可能是全世界的性教育工作者都常被問起的。這次,修訂版的《綱要》也一一給出了解答:

迷思一:過早接受性教育會不會導致年輕人越來越早地嘗試「第一次」?

答:根據大規模的調研結果,並不會。而且,全面的性教育反而會推遲「第一次」發生的平均年齡。更重要的是,接受過全面性教育的年輕人更加傾向於在發生「第一次」或「第N次」時採取保護措施,進行安全的性行為。

值得一提的是,對性話題三緘其口也並不會推遲「第一次」發生的平均年齡,畢竟身體的發育、對性的好奇和需要永遠會如期而至。

與其自欺其人地宣揚禁慾,不如教會年輕人保護自己與他人的意識和方法。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JPC-PROD

迷思二:性教育會不會有悖於我們的「文化傳統」?

答:性教育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根據修訂版的《綱要》,全面性教育的開展當然需要根據不同地區的文化差異來進行本土化的課程修訂。

但文化也應當是不斷進步的,那些不符合人權原則的所謂「傳統」,本來也於社會無益啊。

迷思三:現在學校有生理衛生課啊,為什麼還需要性教育?

答:因為生理衛生課也需要建立在正面的性觀念之上。而且,生理衛生課的內容往往局限於人體的知識,但是關於安全性行為、性取向、性觀念等等內容仍有空缺,這些空缺亟待全面性教育去補足。

迷思四:現在網路這麼發達,年輕人可以自己去網上學習性知識嘛,為什麼還要教?

答:正是因為網路媒體的發達,使得年輕人常會接觸到良莠不齊的信息。而全面性教育則是提供了一個更加健康的討論空間,也會令年輕人更有信息的鑒別能力。

所以不難理解,教科文組織總幹事奧德蕾·阿組萊表示,這份綱要會「對青少年的健康和福祉產生積極影響。」

多數與少數,我們都關注

這種積極影響幾乎是巨細靡遺的。根據修訂版的《綱要》,全面性教育的目標包括但不限於:

1. 讓年輕人順利度過青春期的身心變化。

2. 掌握科學的避孕方式。

3. 在意外懷孕時能夠採取更加安全科學的處理手段。

4. 在遭受性別暴力時懂得求救。

5. 學會保護自己免受性傳播疾病的感染以及艾滋病毒的感染

6. 在感染髮生時懂得如何尋求幫助

……

基本上涵蓋了各個年齡段的年輕人在不同情境下所需要的性教育。知識、態度和技能三個方面都互為補充,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教育體系。

更加令人倍感關懷的是,這份綱要還關注了「多數」少年兒童中的一些「少數」——那些感染了HIV的生活在性別暴力之中的性取向和大多數人不同的無法接受教育的對於自我的性別認同有障礙的年輕人。

他們的感受常常被傳統意義上的「性教育」所忽略,但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很有可能會有更多迷茫和無措的時刻,他們也需要全面性教育的支持和引導。而尊重和平等,始終是這份綱要的基本原則。

我們需要如何做?

全面性教育的推進需要來自各個方面的支持。

需要國家權威部門制定規劃、需要教育部門根據具體情況設計教材、需要教研人員進行專門的培訓、也需要家長和輿論環境的支持與配合。

至於我們普通人,當然也可以表示支持——用正面的態度來看待性、表達性、學習科學的性知識,或是開始試著用這些來影響身邊人。

以上這些也是我們談性說愛一直在做的事情啦。欣慰的是一直有粉絲告訴我們,他們從性教育的學習當中獲得了學會了和自己共處、懂得了保護自己與他人、體會了性和親密關係的美好。所以你還不參與到性教育中來嗎?

本文來自談性說愛中文網謝絕轉載

北航教授性騷擾被撤職:5個方法,幫你應對校園性騷擾

TAG:談性說愛Lovematter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