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道盡頭的日落

大道盡頭的日落

SUNSET

BOULEVARD

日落大道

比利 懷爾德

愛情

親情

友情

感知

人生

人生

藝術

時代

生活

在這場荒蕪的幻覺里,

繼續演化出一場場繁茂的,

吞噬,毀滅,告別,輪迴。

讀後

在好萊塢有一條道路名為「日落大道」,因其周邊聚集了許多名勝景點、好萊塢的璀璨星光與夕陽時分大道盡頭的美景而成名。

它和其他的街道一樣見證了好萊塢的發展,也以不同的方式被記錄在一卷卷膠片中。除了美景記錄了它、還有一部電影,這就是1950年上映的由比利.懷爾德指導的《日落大道》。

《日落大道》講述了一個悲劇故事:

編劇喬為了躲避債主在無意間進入了過氣的女明星諾瑪的豪宅,諾瑪提出以高薪僱傭他來共同完成自己的「回歸之作」。在創作期間諾瑪的態度逐漸曖昧起來:她把喬視為自己的情夫。但喬有自己的打算,他也有一個劇本要完成。完成的劇本被導演婉拒後,二人發生了爭吵:喬無法忍受諾瑪的控制欲和逃避現實,他打算離開這裡;而諾瑪無法接受劇本無望和喬即將要離開的事實,逐漸精神錯亂,最終殺死了準備離開的喬。第二天警察和記者來了,諾瑪在盛裝打扮後,在眾人的注視下緩緩走下樓梯,陶醉地面對攝像機說:

「好了德米爾先生,我準備好我的特寫鏡頭了」。

《日落大道》的背景為上世紀20年代電影從默片轉向有聲電影的過渡時期,聲音的「進入」使得原本早已習慣於無聲表演的電影人們面臨一個很重要的選擇:「說話」還是「沉默」。

有很多資深電影人都堅定反對有聲片,認為這只是曇花一現。然而最終結局很明了,默片成為歷史,而曾堅守默片陣地的電影人們也跟著這個時代被拋棄。

除了這部電影之外,《雨中曲》和《藝術家》也都反映了這個時期電影人的經歷,只是他們的最終結果都是「happy ending」。《大道》所關注的並不是勝利者,而是那些被時代所遺忘的人。他們都曾輝煌過,曾是萬眾矚目的明星,但因時代而被人拋棄在角落。

看完這部電影,我想到了一個詞:成王敗寇。勝利者站在人生巔峰迎接眾人的簇擁;失敗者被遺忘在低谷,任由他人踐踏。導演用鏡頭關注被時代遺忘的電影人,向我們展現了那些藝術家的無奈。

當歲月流逝,所有的東西都消失殆盡的時,唯有空中飄蕩的氣味還戀戀不散,讓往事歷歷在目。

唯一真實的樂園是我們已經失去的樂園,唯一有吸引力的世界是我們尚未踏入的世界。

當一個人不能擁有的時候,他唯一能做的便是不要忘記。

任何一樣東西,你渴望擁有它,它就盛開。一旦你擁有它,它就凋謝。

我想談一談諾瑪這個角色。

諾瑪並不是一個虛構的人物,她是那些被遺忘的電影人的縮影。儘管在喬眼裡她就是個固執古板卻又想回到過去那種輝煌的自大狂,但在我眼裡,她是不想受到傷害和孤獨的人。

她努力讓自己活在過去:里到處都是自己的藝術照、每周都要看自己演的默片、閱讀影迷的來信、蔑視有聲電影……除了親自去製片廠拜訪導演之外,她幾乎不出門,因為「她害怕外面的那個世界,怕那個世界會告訴她,她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儘管她不屑於有聲電影,但她仍想要回到製片廠、和老朋友們一起拍電影,為此她創作了自己的劇本。

我認為在她固執的背後是深深的孤獨。

她老無所依,身邊除了一個管家之外沒有其他人(管家曾是她的丈夫和她的導演,其演員也是現實存在的);房子空無一人,心中的苦悶無法訴說,久而久之出現了精神疾病。也許她的固執與孤獨是源自對自我的保護,認為這樣就能保住自己現在的狀況。而結果又是那麼不忍心讓人接受,自己逐漸被遺忘、自己最親密的人不支持自己的做法……一連串的危機擊打著諾瑪的神經,最終使他走向崩潰。

《日落大道》有很多地方值得細細品味。由於其出現的角色有多半是真實人物,所以它有了一層更深層的含義、因此被稱為「默片時代的輓歌」。當殺了人的諾瑪在警察記者的催促下,聽著導演丈夫的「action」、一步一步走下樓梯時,時間彷彿靜止了一樣,每個旁觀者都呆在原地,靜靜地注視著這位默片時代藝術家的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表演,直到諾瑪說出那句被評為「百大台詞」第七名的「好了德米爾先生,我準備好我的特寫鏡頭了。」此時管家的眼神更多的是無奈吧。

諾瑪的故事正如大道盡頭的落日,美妙卻即將消失。

成信

書店

排版 / 蔣校長

圖片 / 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