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半導體量子取得重要進展,內存國產化還需跨多道坎

半導體量子取得重要進展,內存國產化還需跨多道坎

半導體取得重要進展

1月12日從科技部獲悉,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量子調控與量子信息」重點專項項目「半導體量子晶元」的支持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國平教授研究組在半導體量子晶元中,創新性地引入第三個量子點作為控制參數,在保證新型雜化量子比特相干性的前提下,成功實現了量子比特能級的連續調節,極大地增強了雜化量子比特的可控性。

該研究組2016年利用量子點的非對稱性,構建電子與自旋雜化態,首次在砷化鎵半導體雙量子點晶元中實現了量子相干特性好、操控速度快、可控性強的電控新型編碼量子比特,將電荷量子比特超快特性與自旋量子比特的長相干特性融為一體,把傳統電荷量子比特的品質因子提高了十倍以上。為了提高雜化量子比特能級可控性,研究人員將非對稱思想進一步運用到三量子點系統,將原有的雙量子點結構擴展成線性耦合三量子點系統。利用電子的原子殼層結構填充原理,巧妙地化解了多電子能級結構複雜性這一難題,構造了具有準平行能級的雜化量子比特。在保證比特相干時間的情況下,通過調節第三個量子點的電極電壓,清晰地觀察到比特能級在2 ~ 15 GHz 範圍內連續可調。

高效調控量子點系統能級是半導體量子計算領域的一個難點問題,該工作不僅為雜化量子比特的可控性問題提供了一個可能的解決方案,也為半導體量子計算提供了一種新的調控思路。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2017年12月29日出版的《Physics Review Applied》上,審稿人高度評價這個工作是基於自旋量子計算方面的一個重要進展,同時為多電子量子點器件的研究提供了新視野。

內存國產化需跨多道坎

「內存是一種門檻非常高的產品,投資巨大,並且壟斷效應過於集中,即使國內廠商做出產品,只要三家巨頭採取大幅降價的措施,市場就沒辦法打開。」

近年來,隨著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大基金)的推動,存儲器的國產化也邁上快車道。不過,大基金的主要投向是快閃記憶體而不是內存。據了解,目前國內有三個團隊主攻內存:一是合肥長鑫,二是福建晉華,三是長江存儲。

據了解,三個團隊的背景各不相同,其中長江存儲是存儲器的國家隊,紫光集團、大基金等都有入股;福建晉華是台灣聯電投資的廠;合肥長鑫則由前中芯國際執行長王寧國操刀,並且集合了一批曾任職於美光等企業的骨幹。

目前三個團隊的內存研發進度都不太明朗,工藝想要繼續向前推進也越來越難,並且從上游的設備材料廠商反饋的信息來看,部分團隊也遇到了一些困難。「國產內存在今年底或者明年初能夠做出來就已經很樂觀了。」由於存儲器有產品出來和良率達標是兩回事,這就意味著,即使有產品出來,也可能是完全不能用的。「從產品出來到良率達標並能使用還需要至少一年的時間,因此,2020年左右生產出能用的國產內存就可以了。」

國產內存量產的速度能否進一步加快取決於三個團隊的充實程度。其中,人才是非常關鍵的因素。「中國內地本身在內存研究方面沒有人才優勢,以前也都是直接從美光或者中國台灣、日本的廠商挖人。」

事實上,在晶元存儲行業,人才的因素已經非常突出,國內的團隊如果能獲取到一些核心的人才,研發速度可能就會馬上加快。

然而,內存國產化的誘惑依然巨大。如果實現了比較好的量產對市場自然會產生積極的影響。例如,國內的整機廠商可能會受益於降價,這些廠商也可以拿國產化內存與三星等巨頭進行博弈。同時,一些中低端的市場也可以用國產內存進行替代。

「當然,國內內存對市場產生影響的速度也不會那麼快,真正大規模用國產晶元尚需很久,未來國產內存剛產出時,更多的是會產生威懾效應,向國外的巨頭表明我們已經有了自主的內存產品。」

A股公司這樣布局

作為集成電路國家隊核心力量的大基金,自然少不了在資本市場的布局。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大基金投資的A股公司包括士蘭微、景嘉微、北方華創、長電科技、華天科技,港股則有中芯國際。大基金總裁丁文武曾表示,目前的承諾投資中,晶元製造業資金為65%,設計業、封測業以及裝備材料業分別為17%、10%、8%。

兆易創新是目前A股為數不多的存儲器供應商。不過,與以DRAM為代表的內存不同,兆易創新的產品主要是NOR存儲器。值得一提的是,合肥長鑫是兆易創新與合肥市的合作項目。

去年10月,兆易創新還與合肥市產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合肥產投)簽署了《關於存儲器研發項目之合作協議》,約定雙方將合作開展工藝製程19nm存儲器的12英寸晶圓存儲器(含DRAM等)研發項目。

據了解,這一項目的預算達到180億元,所需投資由兆易創新與合肥產投根據1∶4的比例負責籌集,目標是在2018年12月31日前研發成功,即實現產品良率(測試電性良好的晶片占整個晶圓的比例)不低於10%。

關於今年內存價格變化趨勢判斷以及市場格局方面的問題暫時不便答覆。與合肥產投簽約的180億元投資項目,投資者也都很關注,但是有關該項目的後續進展公司希望通過重大事項公告的方式再予以披露。

不過,公司與合肥產投的合作和合肥長鑫雖然都在同一個地方,但兩個項目之間是相對獨立的。「我們與合肥產投簽了合作協議,但具體會落地到哪個項目來實施,目前還沒有對外公告。」這也就意味著,上述合作僅為框架協議,最終會由哪個項目來承擔還不確定。

紫光國芯是A股一家曾經非常接近核心內存的上市公司。不過,隨著去年7月公司公告停止收購長江存儲股權後,該事件的走向戛然而止。

此事曾引起業界廣泛關注,紫光國芯後來表示,由於長江存儲的存儲器晶元工廠項目投資規模較大,尚處於建設初期,對其未來盈利情況做出準確預計難度很大,且其短期內無法產生銷售收入,其他收益尚存在不確定性,因此收購長江存儲股權的條件尚不夠成熟。

「在A股市場,細分到存儲領域的公司確實不多,我們也是在上交所上市的第一家存儲晶元類的上市公司。」

一碼不掃,

何以掃股市?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以上為個人建議,僅供參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