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抗戰蘇聯用此價賣中國這款德國造秘密武器,結果打得日軍坦克嗷嗷叫

抗戰蘇聯用此價賣中國這款德國造秘密武器,結果打得日軍坦克嗷嗷叫

原創不易,請隨手關注!

作者:毅品文團隊黃浦江下,無授權禁轉!

反坦克炮(民國時期稱之為戰車防禦炮)是一種彈道低伸,主要用於毀傷坦克和其他裝甲目標的火炮。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認識到坦克強大威力的國家紛紛開始進行反坦克炮的研究,而作為新興的社會主義強國蘇聯也不例外,但是此時的蘇聯工業能力遠不如二戰時期那樣強大,因此在研發反坦克炮時遇到了瓶頸,就在這時,魏瑪德國伸出了援助之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根據《凡爾賽和約》的限制,德國陸軍無法研製新兵器,因此為了給秘密研究的反坦克炮找到適合的測試場地,德國決定同蘇聯聯手研製新型武器。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國的兵器研究工業受到了嚴重限制,圖為準備銷毀的德國武器)

於是技術受限的蘇聯和不甘制約的德國一拍即合,1930年8月,蘇聯和德國簽訂了秘密協議,德國幫助蘇聯研製反坦克炮在內的七種新型武器,根據協議的精神,萊茵金屬公司隨後轉讓了一批37mm反坦克炮給蘇聯作為其研製反坦克炮的樣品,不久之後,蘇聯根據德國提供的火炮研製出蘇聯第一種反坦克炮,口徑為37mm,定名為M1930型反坦克炮,又根據其製造代號,也稱之為「1-K」型反坦克炮。

(M1930「1-k」型37mm反坦克炮)

火炮口徑37mm,放列重量300公斤,最大射程6000米,使用穿甲彈可在300米的距離上打穿30毫米的鋼板,性能尚可,在1-K服役不久後,蘇聯研製出更新型的M1932型反坦克炮,那麼1-K就退役了嗎?並不,而是作為珍貴的蘇援軍火,來到了中國的抗日戰場上,在另一個國度發揮它剩餘的價值。

(裝備國軍的M1930型反坦克炮)

(參加武漢會戰的日軍裝甲部隊)

(我軍繳獲的日軍坦克)

1938年,蘇聯以每門1330美元的價格賣給中國80門M1930型反坦克炮,相對於動輒一門要兩萬五千法幣的德造pak35/36型戰防炮來說,已經是非常實惠的價格,而且兩者性能差距不大,這對於貸款有限而軍火需求又非常巨大的國軍來說,是意義重大的。那麼這裡可能會有人問了,為什麼蘇聯不提供大量提供威力更大的M1932型呢,其實是這樣的,這是蘇聯考慮到當時中國只能生產37mm反坦克炮彈,出於武器使用持久性的原因,所以才大量出售M1930型,而且考慮到當時日軍裝甲車輛普遍的薄弱防禦來說,使用37mm的反坦克炮已經綽綽有餘了。這些珍貴的反坦克炮裝備了炮兵第53團,並和德造,國造戰防炮成為了抗戰末期美援M3型反坦克炮到來前,國軍戰防炮部隊的絕對主力。在武漢會戰中,國軍正是使用著蘇援的M1930型戰防炮,給予日軍裝甲部隊以沉重打擊,「本炮為射擊敵中小型戰車裝甲汽車及重兵器之優良兵器」。參考資料:《俄造三七公分戰車防禦炮說明書》《全國各部隊現有槍炮統計表》《中蘇軍火貿易檔案》《第十工廠廠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毅戰爭史 的精彩文章:

柏林戰役如此血腥恐怖?蘇聯用喀秋莎火箭炮與德國人打巷戰

TAG:宋毅戰爭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