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是圓珠筆插畫師,更是「航空母艦」型的藝術家!

他是圓珠筆插畫師,更是「航空母艦」型的藝術家!

廣告是一個舞台

總要有人讓它「爆裂」

2014年,H5在廣告行業還沒被廣泛運用,尚處在一個等待爆發的風口。2015年,一批極具風格化美術和視覺創意的H5動畫作品出現,H5開始以「爆裂」的形式傳播開來。廣告行業日新月異的今天,「刷屏級」的作品層出不窮,但當年有口皆碑的H5作品《選擇吧!!人生》《我們之間就一個字》《評什麼愛姜文》,依然讓人記憶深刻,很難被超越。

2015年,是王二木告別已經學習、工作過8年的廣州,來到上海,以合伙人的身份創立W的第二年。2016年離開W,成為一名獨立藝術家。

在W,他主導的項目包括《選擇吧!!人生》《我們之間就一個字》《九步之遙》《評什麼愛姜文》《豆瓣 我們的精神角落》等,在這些作品裡,我們可以看到強烈的個人美術風格,以及別出心裁的動畫效果。廣告就像一個舞台,他讓這個舞台「爆裂」,並贏得大眾的關注和口碑。

是低調的插畫師

更是一個「航空母艦」型的藝術家

王二木插畫頭像

站酷網:大家通常稱你為插畫師,你是如何給自己定位的,介紹一下自己。

王二木:我是王二木,從事廣告行業多年,做熱愛的工作時會用不同形式的技法和工具來完成創意,不那麼熱愛工作的時候就會用自己的方式吐槽,插畫只是我其中的一種表達方式。有人說我無論什麼表達形式和技法都擅長,覺得我是「航空母艦」類型的人。我不知道大家對「航空母艦」是怎麼定位的,不過我在平面設計、字體設計、互動設計、插畫、動畫等方面確實都有涉及,不過,現在很多互動設計師和藝術家應該也是手法很多的吧。

要說不一樣和定位,我是一個不太懂說話,不喜歡舞台,害怕聚光燈,只想設計出一個炸裂舞台的人,至於旋渦中心是誰對我來說沒有意義,我只知道我在用混合藝術的手法表達,在用作品發聲或感動別人。

個人插畫作品:小時候系列

GIF

2014年 世界盃H5設計

圓珠筆插畫是作品標籤

也是極致畫面的表現手法

站酷網:圓珠筆插畫一直是你作品的標籤,這種創作風格是怎麼產生的?你怎麼看待「被貼標籤」這件事?

王二木:用圓珠筆寫字畫畫都很舒服,就順從了這個內心喜歡的方式去表現了。我也很喜歡一些復古的版畫插畫等,慢慢就被影響而產生了現在的風格。用圓珠筆畫畫只是我插畫的一種表現手法,也是我自己發布作品時候常用的標籤。我喜歡把畫面表現到很極致,希望別人看完作品含意,再看到這些細節的時候會被細節感動。

回想以前的QQ可以對好友作印象評價,大家會很好奇別人給自己貼什麼樣的標籤。現在,可能越來越多人不喜歡「被貼標籤」了,好像害怕被定義被鎖住,因為這是一件被動的事情。我理解的「被貼標籤」是別人對我作品認知的一個記憶點吧。像品牌的logo或者事件關鍵字,會令整個品牌整個事件的力量像漏斗一樣凝聚到一個點上,而這個點就是與大眾溝通的途徑。「被貼標籤」對不認識自己的人而言,是一種讓別人能夠快速認識自己的方法。

2014年 Fred&Farid-Shanghai新年海報插畫

沒有冒險的嘗試和探索

又怎會有驚喜的結果和收穫

站酷網:你之前做了很多爆款H5項目,很多人也是因此認識你的插畫,能不能聊聊當時你參與的這些項目,你在這些項目中扮演什麼角色?

王二木:負責創意+指導+美術風格+執行(一個人完成一個項目的時候可以說是自攻自受嗎, 哈哈)。

細說就是前期創意到後期執行再到項目上線全部都會參與,其實這裡有很多工作內容都是需要其他人員一起參與的,比如前期創意、文案策略、前端溝通、客戶溝通等等,我通常會參與到每一環中,這樣做是因為對項目更了解,到後期更能夠控制整個項目。

第一個H5是大眾點評的《選擇吧!!人生》。這個項目在提案階段還沒有idea時,我就把美術風格給定下來了,貪心的我把整個提案的概念DECK都做成了這樣的風格,這是我們經常會有的「風格先行」或者「美術先行」的做法,畫面出來之後同事們再想辦法銜接到客戶需求里,當然不一定每次都有這種神來之筆。

字體設計的部分,當時覺得電腦系統沒有任何字體能夠滿足我的畫面,所以非常迫切地做了字體這部分,讓整體的風格得以統一,這在當時來說還是比較少有的做法。

動畫部分,在四年前其實沒有人想過把巨量的動畫序列幀放到H5里,跟前端商量怎麼插入大量圖片時,前端是拒絕的,但我想嘗試用動畫讓畫面更完善,雖然這樣做令整個項目的體積變得非常龐大,為了效果有可能會犧牲用戶體驗。冒險嘗試後,上線後效果卻很喜人,沒想到風格化的美術會對一個H5帶來這麼大的力量,所以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GIF

GIF

《FURY》電影宣傳

《選擇吧!!人生》視覺設計

再說說後來大眾點評給姜文電影做的推廣H5《九步之遙》和《評什麼愛姜文》。《九步之遙》也是完成得非常順利,字體、插畫、票根風格的設定、動畫動態等等,這些東西混雜在裡面,基本上也就是美術在操縱整件事情,上線後依舊非常受歡迎。

《九步之遙》字體設計

GIF

GIF

《九步之遙》主視覺設計

也是因為《九步之遙》,客戶要求再做一波,才有了第二次的《評什麼愛姜文》,這是個差點難產的作品,也是我們第一次碰到困難,因為要求更嚴格,既想突破第一次,又一直在自我否定,整個過程和我合作的設計師也非常煎熬,事後想來常覺得對不起他。是我要求太苛刻,直到完成的時候才發現項目體積超出太多,前端半夜跟我打電話說「整個項目已經超過100兆......」,在無奈之下我們只好做了大量的刪減,用了各種方法去優化......

那是我第一次體會到了用力過猛的難受。

GIF

GIF

《評什麼愛姜文》主視覺設計

最後說一下《豆瓣 我們的精神角落》,這個項目是我一直很想做的類型,可以不用很直白,又帶有趣味、玩法和想法在裡面。但我擔心這種類型很容易曲高和寡,風險也高,所以和合作插畫師supersonic做了很多前期創意內容的構思,而不是第一時間考慮美術風格。

2016年《豆瓣 我們的精神角落》設計作品

我們瘋狂畫了很多邏輯圖,後來在美術風格上,定調偏向油畫、古典、紮實嚴謹的方向。在執行時,用了大量油畫素材和古典場景來借鑒和重畫,把整體感覺都統一在畫面里其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GIF

GIF

GIF

2016年《豆瓣 我們的精神角落》設計作品

在和別人合作項目共用文件時,我會把文件處理得非常乾淨,畢竟工作要對接時大家都要調理清晰邏輯嚴謹,才能提高效率,在過程中supersonic被這些苛刻的要求氣到,她經常會「駁斥」我的要求。

《豆瓣 我們的精神角落》文件

在最後齣動畫的時候,我們自己都被嚇到了,複雜的交互導致動畫文件量巨大,這個項目最後因為體量問題嚴重難產。甚至在和前端和音樂對接的時候,我列出的需求通常會嚇到他們,記得最後給前端的list裡面竟然有一兩百項交互需求。雖然上線後效果很棒,但到底是什麼精神促進了這種變態的做法,現在想起來都後怕(怪我咯)。

GIF

GIF

2016年《豆瓣 我們的精神角落》設計

沒有一勞永逸的爆款方法論

只有不擇手段把事情做到極致的創作精神

站酷網:為什麼最開始就篤定H5這種廣告形式?

王二木:H5在國外很早就已經有了,而且他們玩得比我們6得多。我們沒有「篤定」用H5,只是客戶有需求。當時H5在國內是新興的媒介,也是在手機端展現廣告的一種新形式,其實換種說法就是影片、動畫、平面、海報等,結果都是一樣的,只是一個需求出現了,所以說H5隻是表現的媒介,思維打開了也沒那麼特別。

站酷網:在H5沒有很大突破性的當年,你們是怎麼摸索出一條具有強烈視覺風格和互動體驗同時又兼具品牌傳播的創意方法的?

王二木:如果有方法的話我就得好好吹一吹了,掛網店上賣《五毛秘籍》說不定每天公交費就這麼掙下來了,可惜沒有。每一個創意、執行的方法都不一樣,唯一相同的也許就是:我要不擇手段把事情做到極致。

站酷網:很多H5項目最終成為爆款,你摸索到了哪些製作爆款的「套路」?

王二木:沒有套路,每一次都用不一樣的方法,別抄襲,抄襲來的爆款只能證明被你抄襲的人懷才不遇呀。

GIF

GIF

2015年《中國好聲音》設計

廣告策略和創意都重要

完美的美術執行卻有更高的價值

站酷網:你們是怎麼做到近乎完美的美術執行的?

王二木:我其實也做過很多不好意思拿出來的爛項目,你們看到的公關文里好像吹的很漂亮,然後一堆齊刷刷的獎盃放那裡拍照,美美的修個圖發social,那然後呢?誰斬獲的呢?不重要,有過功勞的都未必在場,在場的不如回家趕緊補個覺防止連續通宵帶來猝死的可能性。

以前覺得廣告里最重要的是策略,美術隨便就行了,後來我們做的很多事情都推翻了這些教條,一個創意甚至一個爛創意,是可以通過美術來化腐朽為神奇的,美術當然很重要,策略當然也很重要,這些都是價值。但誰都不可能說出一個死方法來套用,又不是數學題對吧。

我是希望可以將創意行業變成流水線,比如「魯班」的出現能讓重複勞動減少,大家早點兒下班,花更多時間用來玩腦子。

GIF

GIF

2015年《中國好聲音》設計

站酷網:創作靈感通常來自哪裡?靈感中斷時你會做些什麼?

王二木:「來自於生活、來自於洗一次超帥的澡、來自於靈光一閃、來自於喝了棒的咖啡、因為自己是天選之人開了天眼,所以蔗民們是不會理解的……最後可以順帶感謝客戶給了我那麼大的自我發揮空間。」

或者聽聽這種故事:

「在網上各種素材網溜達一圈,把ref下載在文件夾里,找到最合適的那個『改造改造』,編個感人的理由說這是我的idea,最後一群人坐在會議室里,直到整個城市黑燈瞎火之後,看到你同事頂著油頭回復著老婆說我馬上回來陪你吃宵夜,這時候idea就定下來了,」

相信很多人喜歡第一種魔幻故事,洗個澡就把錢給賺了;但是後者是我大部分時候的狀態,創作也是這樣來的靈感。過去我常常在高壓的生活下面臨思維枯竭。就像沒車的人寫著開寶馬的文案是何等的尊貴。我面臨這樣的枯竭時也只能硬啃,遐想尊貴是個什麼玩意兒。其實不是好方法,就是在用過去的一些經驗拼湊。我倒有個建議,就是大家互相激發靈感,切記別跑題別閑聊。碰撞出來的靈感說不定會更好玩。

GIF

2014年大眾點評聚餐主視覺

全世界都在互相學習

創作者的核心內容比風格更重要

站酷網:在跟風如此盛行的時代,你是如何保持自己風格的?

王二木:跟風一直都有,應該說是全世界在互相學習,現在上網都很方便,工作和工具也變得越來越人性化,所以加速了互相學習的行為,這是這個時代自我學習的特點。

我也沒有辦法定下來保持一個風格,也會浮躁的。很羨慕有人能夠一直持續並慢慢沉澱讓自己的風格逐漸成長起來,這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這也是我現在要做的事情。

但是也會反思,風格是不是限制自己的表達,因為現在大家互相學習的速度很快,著也是一種趨勢,萬一有了自己的風格,別人看到後學習並加以改進,效率更高的輸出,那這樣會是一個什麼後果?

很多人可能會想怎麼去保護自己的風格吧,但其實核心內容才重要,風格可以是第二位,這個核心內容的系統很像怎麼去建立一個品牌形象和內容,當系統成熟以後,別人學習或者抄襲也只能學到表面,萬變不離其宗,也是上面所提到的個人化標籤的意義。

站酷網:高度混合型項目要求設計師「一專多能」並且快速學習新技能,你是如何快速學習和掌握一種新技能的?

王二木:現在更新迭代的速度快,技術也越來越多。十多年前還在用紙畫畫,嗖的變成了電腦,現在各種平板也可以做到,技術與人方便,技術打破了很多學習思維的壁壘,我覺得高度混合型的設計師雖然不是必須一專多能,但一定要學習了解新東西,一直保持不斷的吸收才能夠有更好的想法而不僅僅局限於技能和技術。

我學習新技法的方法:先了解它的大體功能,第一時間不是去學習,而是把新技法馬上融入自己現在正在做的事情里,摸索中遇到問題再用查詢的方式去答疑自己,自然而然就慢慢學會了,對我來說這樣學比較精準。

GIF

插畫繪製過程

每個人都在不同的領域發揮不一樣的能力

好的搭檔讓1+1>2

站酷網:你和supersonic是很好的搭檔,有很多共同創作的項目,你們在做項目時是如何溝通和分工的?

王二木:Supersonic是個很厲害的人,她在處理問題的時候的思維是完全另外一種境界,她對藝術手法的理解是跟我完全不一樣的態度,還有她對項目的責任感比我高很多。我跟她一起合作,會有很多很好玩的新點子出現。一般來說看項目整體是誰來主導,另一方則配合完成就好了,分工其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產生的idea,有很好的idea的話,做什麼風格其實都是很愉快的。

站酷網:對於很多設計師和創作者來說,更喜歡獨立創作一個作品,哪怕是商業作品,你是如何看待共同創作一個作品這件事的?

王二木:獨立創作一個作品時 ,分獨立思考和獨立執行,如果是思考:更能夠體現獨立精神;但如果只是執行手段:用專業方法來拆分工作流程,還是能夠進行分工的,所以說在未來有些工作會被機器取代的前提下,會想和會做,哪個能更獨立大家可以思考一下。

無論是獨立創作一個作品還是共同創作一個作品,其實要看量級,畢竟每個人的格局眼界和技法都不一樣,每個人都有專註的領域。好比電影,通常有導演、有攝影、有演員、有編劇等等,每個人都在自己不同的領域發揮不一樣的能力,總不能是一部片全部東西都是導演一個人完成吧?如果有,那是在下輸了。

當下這個時代,大部分產出都離不開團隊,我討厭只知道鼓吹自己的純利己主義,他們從不感恩任何一起付出過勞動的人,因為這樣會將所有榮譽都附加到自己身上,也就是我所說的導演完成一部片的人,對這樣的人只能再說一句:是在下輸了。

雖然我很多項目都是自己全部包攬完成:創意、美術、動畫等,但還需要:前端技術、文案、音效等來共同配合完成的,所以我覺得獨立創作只是我自己個人在獨立創作我某一塊領域的東西而已,當這個東西是個項目的時候,它還得是一個分工合作的工作模式。

GIF

2015年 NewBalance返校季

廣告的本質是浮躁的

作品才是創作者的最終目的地

站酷網:在你的個人作品《Advertising is inherently impetuous》中,你說廣告的本質是浮躁的,為什麼?可以分享一下這部作品的構思嗎?

王二木:大部分廣告本身不招人喜歡,質量上乘的廣告太少,廣告更新迭代速度非常快,這三點就已經令我覺得很浮躁了。能被傳播到每個人眼裡的好廣告,少之又少。而也因為這種浮躁,我才願意花時間花心思創作出好的廣告作品去感動別人。

當時是2015年因為接到微信客戶的需求,要做一波關於「微信要開始做廣告了」的推廣,最後因為多種原因沒有上線,但是形式我自己蠻喜歡,所以就重新整理了一遍,保留到作品集里。

這個作品整體其實是要包裝微信里的廣告,因為當時微信剛要開始推出硬性廣告,所以我們把廣告形容成一個新出生的蛋,想了個故事:一個蛋被拿出來,透過光線看,大家會看到新生小鳥,但是蛋快速墜落的時候剩下來的是老鼠。通過這樣的對比來形容廣告的本質。

GIF

《Advertising is inherently impetuous》

在創作階段完全就是難產直到看到René Magritte的油畫《The Key to Dreams》後得到的靈感,一下被這種冷靜的形式擊中,可以用像漫畫框一樣的方式陳列物體、穿插摺疊時間和空間邏輯,雖然我也沒有辦法完全理解他作品背後的含意(當然現在很多人根本就不會去深究其中的含義,包括我自己,因為很多時候沒有條件和時間去理解作品的含意而只會去想這個形式是不是適合自己)。

但是後來硬是編了一個理由去完善這個作品,其實這也是現在快消文化世道造就的一種方式吧,大部分時候用所謂的創作去做商業內容,做完之後很多人喜歡編造一些創作過程的內容,現實是它並不高尚,這是一種包裝手段。有機會還是想去看看René Magritte的原作也很想完全去參透這個作品的含意。

《Advertising is inherently impetuous》

站酷網:商業能讓創作者將藝術相對發揮到較高的程度,你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王二木:這個問題其實不是絕對的,你說的這種發揮的程度不是一種絕對高度吧,我覺得真正的藝術是藝術家怎麼把自己的想法放到作品裡面,你說的這種應該是客戶有需求希望藝術家用他的方式解決這個問題,而客戶有資本有資源有渠道去做這件事情,這樣令藝術家在這種方式下的創作方式能夠有更多平台或者是讓更多人看到。

站酷網:這幾年我們雖然能看到你持續不斷的好作品,但你卻越來越神秘,一直很低調,為什麼不選擇跟著作品一夜爆紅?你怎麼看待名氣?

王二木:一開始說自己不是個喜歡舞台而是能夠創造炸裂舞台的人,沒有刻意低調神秘也沒有想過要一夜爆紅,我喜歡細水長流的方式。

對我來說作品才是最終目的地,名氣不是壞事,是重要的手段,很多人想盡辦法乘機出名,但是對於一個團隊來說,做了受人關注的作品,那麼乘機出名就變得容易和理所當然,但別忘了作品榮譽絕不會是某一個人的。

我見過用傷害、欺騙和不正當手段而得到名氣的人,給人最大感覺是反感吧。 他也依然無法實現名氣所對應的社會責任,然後整個人就變質了,餿的。

《Advertising is inherently impetuous》

商業環境從未停止「瘋狂」

自律和激情是獨立創作者的永動機

站酷網:很多人都很好奇,你在前公司發展很好的時候為什麼會選擇離開呢?

王二木:當我發現那裡的工作即將偏離我自己的方向,也不是當初剛創立時候的心態,公司發展得好不好對我來說沒有意義了。我已經完成了我的工作,長久下去對身心發展是不健康的。還有對於創作而言,需要時間去吸收新東西,停下來排空自己腦子,梳理事情,想清楚未來的方向,這些對我而言都很重要。

站酷網:商業環境近乎「瘋狂」的今天,在你看來,獨立創作者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你是如何理解「獨立」的?

王二木:商業環境從來沒有停止過「瘋狂」,只要能賺錢就有人願意為它去「瘋狂」,這是永恆的奧義。而獨立創作者都是內心很強大的人,獨立的人是我尊敬的,也是學習的目標。

自律和激情,這兩個矛盾點能夠並存才能夠生生不息地存在,像永動機。

獨立創作者不僅僅是做好一件事情或者創造一些東西這麼簡單,起碼思想是獨立去構思的,整體的工作狀態應該是:構思——執行——完善——產生價值——樹立個人價值,這其實很像一個品牌如何對自己進行規劃和包裝。

站酷網:你對自己的職業規劃是什麼樣的?

王二木:之前一直為別人服務,現在暫時先停下來,吸收一些新東西,哪怕是放空也行,更多的把心思先放在個人作品上。

站酷網:最近在做什麼項目?

王二木:最新的作品是和Supersonic一起,與廣告門旗下的「大膽」合作了《2018狗年新春轉運套裝》,是一個適合我們個人風格和傳統節日相互融合的實驗作品。因為廣告人有一個調侃的稱謂叫:廣告狗,所以就有了「廣告人的本命年」這個想法。

本著這個概念出發,做了一系列和新年轉運祈福相關的設計,門神的繪畫裡面用了很多插畫師、設計師們相熟的軟體、梗、流量、點擊率相關的元素,剛好中國的傳統經典和我一貫喜歡的複雜風格一拍即合。套裝內還包括新年紅包、對聯、也正好是字體與圖形設計相關,另外特別增加了「帶來好運的鎮甲方符咒」系列,滿足大家心愿祈福、日常「迷信」的需求,可以說是一個很有趣的合作了。

流量之神和創意之神

-end-

本篇專訪采編 / 記者:鬼馬

設計:海邊的卡夫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站酷網 的精彩文章:

TAG:站酷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