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常灸2穴,預防腦中風、老年痴呆症有特效,馬上告訴爸媽!

常灸2穴,預防腦中風、老年痴呆症有特效,馬上告訴爸媽!

小時候聽說誰誰誰中風,潛意識就知道ta一定年事已高,但現在聽說中風,答案也許會讓朋友惋惜,讓同輩警醒,讓親人傷悲,讓聽者嘆惋。

前段時間看到一則新聞,2017年10月4日凌晨,湖南長沙一名大學生小謝在連續打了3天3夜的遊戲後,和同學聊遊戲時,突然沒了聲音,並開始嘔吐,陷入昏迷。送醫後,被診斷為腦卒中(即腦中風)。目前,正在進一步治療中。

家庭幸福的第一殺手

北京市腦血管病搶救治療中心主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天壇醫院副院長 王擁軍說,中風,已成為家庭幸福的第一殺手

21 秒死一個人!!

據權威媒體 中國新聞網報道,平均每 12 秒,我國就有 1 人發生中風,每 21 秒就有 1 人中風離世。

該病具有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複發率高等特點。

排名第一的致死疾病

原衛生部副部長、衛生部「健康中國2020戰略研究組」首席專家 王隴德院士在中央電視台的公開演講中也提到:

我國排名第一位的致死疾病是什麼?中風(學名腦卒中)!中風是國民致死的第一位原因。很多人都見過中風病人,要麼偏癱,要麼失語,不能說話,要麼失明,看不見了……

經常艾灸2個穴,一生難中風

中風,在現代社會的發病率越來越高,我所在的醫療院所,10年前只有1個神經科門診,現在已開設8個神經科,1個復健門診,而且床位經常不夠。

一般人都知道預防中風,必須定期做檢查,以控制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並常服用活血化瘀的藥物。

這些方法確實能降低中風的機率,但很多人即便依照這些正規方法執行,仍然可能發病,建議可配合下面介紹的偏方,以達到預防效果。

5年前,專家診治過一位50多歲的患者,當時左半身突然麻木、無力,癥狀持續約1小時,家人急忙將他送醫檢查,確診為「短暫性腦缺血」,並有高血壓癥狀。

住院期間,醫生為患者開了降壓藥,也使用阿斯匹靈,來預防腦缺血、腦血栓形成,觀察1周後,病情穩定就讓他出院了。

出院後,老伯定期來我門診,一般1個月會來1、2次。3個月後,他複診時告訴我,前1天又出現1次半身麻木無力,雖只持續 幾分鐘,但也飽受驚嚇。我為他更換更好的西藥,並配合口服中藥湯劑,但不到半年,他又再次發作。

老人家很緊張,問專家有沒有其他方法?專家想了想便告訴他下面的方法,請他自行在家中操作。

方 法

點燃艾柱,在雙側足三里、懸鐘穴位,以局部皮膚覺得溫暖,又不過燙為宜。每穴艾灸約20-35分鐘,每周至少進行2次,如能每日進行,效果更佳。

艾灸足三里穴和懸鐘穴,對預防中風,特別是缺血性中風,具有特別的功效。中醫認為,缺血性中風的產生,與氣虛密切相關。

<黃帝內經>中指出∶「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金元醫家李東垣認為「本氣自虛」、「形盛氣衰」是腦缺血的根本原因。由於氣虛,導致血行無力,於是最容易發生血瘀,導致缺血性中風的發生。

足三里穴是足陽明胃經的重要穴位,足陽明胃經被稱為「多氣多血」的經絡,艾灸此穴,具有顯著補氣之效。俗話說∶「三伏灸三里,好比吃母雞」,中醫也說∶「若要身體安,三里常不乾」,可見艾灸足三里穴,是一種由來已久的強身健體法。

取懸鐘穴的原因在於∶此穴又名「絕骨穴」,被稱為「髓之會」。<難經疏>中指出∶「髓病治此」。中醫認為,腦居顱內,由髓彙集而成,故名「髓海」。因此,灸絕骨穴,能發揮補髓充腦之效,達到預防腦病之效。特別是對老年痴呆症效果很好

艾灸可預防中風,也得到現在科學研究的證實,透過氣相色譜儀檢測腦血管情況,發現如能每天艾灸足三里、懸鐘穴各1次,並持續20天以上,就能提高腦血管的舒縮反應,進而改善腦血流的自動調節功能。在突發情況下,腦部的供血功能,和腦部側支循環代償功能也會增強。

也有研究證實,對出現中風前兆的患者,進行艾灸足三里等穴位的干預治療,平均每周2次以上,持續10個月後,再次出現中風前兆的機率,將下降至少一半。

老伯聽艾灸專家的解釋後,連忙表示艾灸的方法雖好,但他之前沒有試過,懷疑自己能否掌握。專家笑著勸他放心。

老伯回家後照專家教的方法艾灸,1個月後回來複診,反應確實不錯,頭腦較之前清醒許多,精神狀況也很好。如此持續到現在已經4年多了,他還是定期回診,短暫性腦缺血的癥狀沒有再出現過。

中風偏癱的艾灸解決方法

古醫書就有 「中風灸關元五百壯立愈」闡述,一個花生米大的艾柱就為一壯。

用隔姜灸,將生薑切成四毫米厚的薑片,用針在中間刺5一7個眼,再用艾絨做成花生米大的艾柱,先把姜灸熱,再放到關元穴上。再放一壯艾柱到姜中間,用敬神的香點燃。

吃完飯後一小時開始灸,灸後一小時再吃飯,一天能灸多少壯就灸多少壯。注意要等到一壯艾絨完全燃完,再放下一壯艾柱點燃,需要熱而不燙,如果感覺燙,要把姜拿起,擦乾下面的水分,再放到穴位上。

中風灸關元穴五百壯,陽虛之人再灸足三里10到30壯,陰虛之人再灸三陰交5到10壯更好。

中風重在預防,古人對此多有闡述。建議有中風徵兆的朋友,每年灸神闕、足三里、懸鐘穴,一至三個療程最為實用。一般每次神闕穴灸1~3個小時、足三里穴各灸20~30分鐘、懸鐘穴各灸15~20分鐘為宜,一般人兩天灸一次,重症者可每天灸一次,十次為一療程,對預防中風有極好的作用。

有高血壓的患者,灸時可先從懸鐘穴灸起,再灸足三里穴,最後再灸神闕穴,有引氣下行的作用,可以緩解血壓的升高,又可預防中風的發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年 的精彩文章:

陸妍淇《虎嘯龍吟》被吳秀波贊敬業,小沅老年戲獻「靈」演技

TAG: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