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台州地區榆黃蘑袋料栽培技術

台州地區榆黃蘑袋料栽培技術

台州地區榆黃蘑袋料栽培技術

榆黃蘑怎麼栽培?榆黃蘑是一種既可以食用又可以治病的菌種。下文為大家整理的袋料栽培技術是台州地區利用袋栽順季節栽培榆黃蘑,通過合理配比營養基、科學袋裝、正確滅菌、接種、發菌、出菇管理、適時採收,摸索出適宜本地區栽培的生產模式,生產效益可觀,有較大的推廣價值。

1 栽培季節安排

栽培季節一般根據榆黃蘑的出菇溫度來安排,盡量使子實體生長發育的適宜溫度和自然界氣溫相吻合。由於我國南北氣溫差異較大,海拔高度不一,同一季節氣溫相差也較大,因而確定榆黃蘑栽培接種期,要因地制宜掌握好2條標準:一是當地氣溫穩定在16~26℃時,安排榆黃蘑及時出菇;二是由此向前推25~35d為榆黃蘑生產包的接種期,這一時期的氣溫應穩定在30℃以下,若溫度過高,易造成雜菌污染 。

2 栽培原料與輔料準備

榆黃蘑袋料栽培中木屑、棉籽殼、玉米芯、玉米稈等占原料的絕大部分,是主要原料;麩皮、米糠、玉米粉、石膏、生石灰、碳酸鈣、糖等是輔助材料。

(1)木屑 。木屑主要是指闊葉樹的木屑 。要求乾燥 、無霉變,最好是隔年的陳木屑,可以揮發掉一些有害物質。優質的木屑為櫟樹、柞樹、橡樹等硬雜木;楊樹、柳樹、榆樹以及蘋果、梨、核桃等果樹枝杈也可以使用,但產量較低,可以和以上樹種混合使用。含有油脂和芳香類物質的樹木如松樹、柏樹、杉樹、桉樹、香樟樹等木屑不適合。

木屑顆粒的大小影響培養料的通氣性、含水量和菌絲生長速度。顆粒太大,培養料吸水力差、通氣性好,前期菌絲生長速度快,但水分易散失,後期菌絲生長細弱,並且容易刺破菌袋造成雜菌污染。培養料中木屑的粗細程度以2.0~5.0mm混合為好。

(2) 棉籽殼 。 棉籽殼也是榆黃蘑栽培較為理想的培養料。棉籽殼質地堅硬,有利於菌絲逐步分解,同時棉籽殼形狀規則,有殘留的棉花短纖維,顆粒空間比較大,吸水較多,不容易刺破菌袋。在生產中,要選用乾燥、無霉變、無結塊、未被雨水淋濕的當年收穫的新鮮棉籽殼。

(3)玉米芯 。要求無霉變 ,晒乾後粉碎成玉米粒大小的顆粒,是栽培榆黃蘑的代用料之一。

(4)麩皮 。麩皮是榆黃蘑生產中最常用也是用量最多的輔料,用量占培養料的15%~25%。培養料中添加一定量的麩皮可提高培養料中的氮素營養,促進原料充分利用,提高產量。在生產中要求選擇用新加工的無霉變、無結塊、無蟲蛀的新鮮麩皮。

(5)米糠 。米糠是指不含穀殼的細糠 ,是榆黃蘑生產中常用的輔料之一。值得注意的是,米糠易被蟎蟲侵蝕,也較適合黴菌生長,因而貯藏要注意保持乾燥,並應遠離培養室和出菇場。

(6)玉米粉 。玉米粉的營養成分含量比較高 ,尤其是VB2含量較高,常用作調節培養基碳素營養,並且玉米當中含有促進菌絲生長的因子,所以在配製時往往按一定比例進行配比。

(7)石膏 。生產上使用熟石膏為好 。石膏可以直接補充榆黃蘑菌絲生長所需的硫和鈣,對培養料中的酸鹼度有一定的緩衝作用。

(8)碳酸鈣 。碳酸鈣可以補充榆黃蘑菌絲體生長和子實體生長發育所需的鈣元素,另一個作用是中和榆黃蘑菌絲生長活動所產生的有機酸,使培養料的pH值不至於下降太多影響菌絲正常生長。

(9)糖 。糖是榆黃蘑生長中的速效碳源 ,能直接被菌絲吸收利用,有利於接種菌絲迅速萌發和生長。但使用量要少,否則容易滋生雜菌,造成菌棒報廢。生產上一般多用白糖。

3 培養基配製

在榆黃蘑栽培中,對培養基處理工藝的不同,大致可分為生料栽培、發酵料栽培和熟料栽培3種類型,其中產品質量和產量相對好的為熟料栽培。熟料栽培培養基配方有以下幾種:

雜木屑80%,麩皮18%,石 膏 1%,糖1%,料水比1.0∶1.2~1.3。

棉籽殼85% ,麩皮10% , 過磷酸鈣2% , 石灰1%,石膏1%,料水比1.0∶1.2~1.3。

玉米芯78%,麩皮10%,玉米粉10%,石灰1%,石膏1%,料水比 1.0∶1.2~1.4。

雜木屑40%,棉籽殼40%,麩皮14%,玉米粉5%,石膏1%,硫酸鎂 0.1%,料水比 1.0∶1.2~1.3。

棉籽殼50%,稻草屑40%,玉米粉8%,石灰2%,料水比1.0∶1.2~1.4。

以上各配方均採用常規拌料裝袋,常壓或高壓滅菌。

培養料配製方法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使用的木屑要經過堆酵處理;二是木屑一定要過篩,剔除木片及其他雜質,防止刺破菌袋或阻塞機器;三是使用玉米芯和棉籽殼要提前24h用水浸透;四是石膏、過磷酸鈣要與部分麩皮或米糠充分拌勻再混入料里;五是蔗糖、硫酸鎂等需要用水溶解後,再摻水加入料中使用。

拌料時先將乾料拌勻,再加水攪拌3~4次,使料內水分均勻一致,含水量控制在 50%~60%之間,拌後堆悶30min,用手握料攥緊,指縫間有少量水溢出但不滴水即可。可以人工拌料,也可以機械拌料。注意原料要按配方要求添加,並且均勻加水,保證物料沒有白芯,物料的水分、pH值一致;培養料一旦拌好後,要迅速分裝,從拌料至裝好一般要控制在4h之內,並及時滅菌,防止培養料變質。

4 裝袋

生產中常用袋栽。一般使用裝袋機製作菌棒,常用高密度低壓聚乙烯和聚丙烯 2種材料的專用菌袋,寬度規格一般選擇 15、17、20、22cm等幾種,厚度一般選擇0.05mm 的規格。

裝袋的要點如下:一是應選擇厚薄均勻、無微孔的袋子;操作時為防止破袋要用手掌和手指肚握袋,不能留長指甲;二是裝袋鬆緊要適宜,袋口要紮緊;三是抓緊時間將培養料裝入袋中,由於料溫上升很快,為防止發酵變酸,要儘快裝鍋滅菌;四是注意檢查料袋,發現破損及時粘好;五是袋口要保持乾淨,防止感染雜菌;六是輕拿輕放,防止弄破或出現微孔導致污染。

5 滅菌

5.1 常壓滅菌

常壓滅菌是榆黃蘑栽培上常用的滅菌設備,它是利用常壓下的(100~104 ℃)濕熱蒸汽殺死培養料中或其他物體上附著的微生物的一種方法。缺點是滅菌時間長,營養物質有所消耗。常壓滅菌一般有直熱式常壓滅菌灶和蒸汽輸入式常壓滅菌倉。菌棒裝入碼放時要注意每排料袋之間均勻地留出空隙,排與排之間也要留有空隙,要上下對整齊,保持蒸汽通暢。開始要旺火猛攻,要求在4h內達到100℃,以免造成培養料變酸,當倉內溫度達到100℃時開始計時,之後開始穩火控溫,持續 16~20 h(如果使用較粗的菌袋,時間還要延長),最後2h要旺火猛攻,停火後燜幾小時,待菌包(滅菌櫃)內溫度降至70℃左右時,出鍋進冷卻室冷卻。整個滅菌過程嚴禁掉溫,如掉溫要重新計時。

5.2 高壓滅菌

高壓滅菌是根據蒸汽的溫度和蒸汽壓力成正比(即壓力升高,溫度也升高)的原理進行的滅菌。裝鍋時要注意,料袋在鍋內應分層或分區放置,避免互相擠壓過實,造成蒸汽不流通,影響滅菌效果。高壓滅菌操作步驟:先打開排氣閥,升溫送氣,使鍋內冷空氣全部排出,然後關閉排氣閥,繼續加溫。要求 1h內氣壓上升到0.15MPa、溫度 121 ℃時,開始計時,持續 2~3 h。滅菌結束後,停止加熱,但不能立即打開排氣閥,等壓力降至0時,方可打開排氣閥排汽,當溫度降到100 ℃以下時,開鍋門一小縫 ,使料袋適當降溫 ,以便出鍋。

6 接種

6.1 栽培袋的冷卻

栽培袋滅菌後,冷卻的方式和冷卻的程度與接種成活率及雜菌污染率高低存在著密切的關係。要使栽培袋在滅菌和接種的冷卻時間段內盡量減少與雜菌的接觸機會,防止造成二次感染。滅菌後的栽培袋,出鍋時溫度最好掌握在65~70 ℃之間 ,或者以戴手套能夠忍受為標準 ,這樣能充分利用表面溫度殺死袋錶面的雜菌。一般情況下,栽培袋不多時,可放在消過毒的接種室外隔間冷卻,如栽培量大,則需要一個乾淨消過毒的房間進行冷卻。當溫度冷卻到28℃以下時,即可接種。

6.2 菌種處理

將挑好的菌種浸入到 5%高錳酸鉀水溶液中3~5 min,洗去菌袋或菌瓶表面附著的雜菌,然後晾乾備用。

6.3 接種

接種分為接種箱內接種、超凈工作台接種、接種室接種和離子凈化機前接種等。接種箱接種。最常用的接種方法,能控制接種污染率在5%以下,成活率較高,缺點是工作效率較低,在一箱接好後又要處理滅菌才能繼續下一箱的操作。超凈工作台接種。使用超凈工作台工作,具有操作方便、效率高、安全可靠、藥物危害人體較輕等優點,但其操作面積小、價格昂貴,因而僅適用於小批量生產和實驗室使用。接種室接種。在大規模生產中,接種箱和超凈工作台接種速度太慢,需要採用接種室開放式接種。凈化機接種。是以低溫等離子體風來達到小範圍內消毒滅菌的目的,創造一個潔凈的環境,有利於接種成功率的提高。

因此,在生產實踐中,把接種室和凈化機結合使用,更能控制污染率,提高接種成功率。但接種時值得注意以下幾個問題:一是速度要快;二是接種量要大,接種量以覆蓋菌袋料面,不超過袋口頸圈為標準;三是環境要靜,接種場所不允許安裝電扇,嚴禁閑雜人員隨意走動。

7 發菌管理

栽培袋的發菌期是指接種後在人工創造的環境下培養發菌的過程。在培養室里,要滿足溫度、濕度、空氣、光照等環境條件對榆黃蘑菌絲生長的要求,要求環境清潔、地勢乾燥、保溫保濕又能通風換氣。一是培養室的處理。培養室在使用前,要清除室外四周垃圾,並撒上一層石灰粉進行消毒處理。然後將培養室的牆面、地面及層架都打掃乾淨,並密封用氣霧消毒劑進行熏蒸消毒。在使用前1d進行通風換氣。二是栽培袋的排放。折角袋最好是豎放在培養架上。並盡量在第1周內不要翻動,以減少污染。

7.1 發菌期第1周管理

7.1.1 溫度 。 榆黃蘑菌絲體生長適宜溫度 為20~28℃ , 第1周是定植期 ,菌袋的溫度低於培養室室溫 ,最好保持室溫在26~28℃之間,以利於菌種定植。

7.1.2 濕度 。濕度要求在 60%~70%之間 。

7.1.3 空氣 。在保證室溫的前提下 ,每天通風2次 ,每次20~30min,保持室內空氣清新 。培養室也可以設置小的通風孔 ,經常性微量通風。

7.1.4 光照 。榆黃蘑菌絲體生長不需要光照 。培養期最好是保持室內完全黑暗,過強的光線照射會加速菌絲老化,導致菌絲細弱,早現蕾,浪費營養。

7.2 發菌期第2周管理

1周後 ,應仔細檢查菌種萌發情況和雜菌污染情況 ,把已經污染的菌袋清理出培養室,把菌種沒有萌發的菌袋集中在一起,重新接上菌種,繼續管理髮菌。並將長滿料面的菌袋平放發菌,以免水分不均影響菌絲生長。

7.2.1 溫度。發菌期第2周菌種已經吃料 ,栽培袋開始升溫 ,繼續保持原有室溫,以利於菌絲生長。室溫不能超過28 ℃。

7.2.2 濕度 。濕度控制在65%~70%之間 。

7.2.3 空氣 。較前期更需要充足的氧氣供應 。在穩定培養室溫度的條件下,最少每天要通風3次,每次20~30 min。

7.2.4 光照 。繼續保持無光環境 。

7.3 發菌2周後的管理

榆黃蘑經過2周的發菌管理後,菌絲體已進入快速生長期。這一時期要求每隔7~10d對菌袋進行1次全面翻堆檢查,查看菌袋內菌絲長勢、吃料及菌絲情況,有無雜菌感染和其他發菌異常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每次檢查後,都要將菌袋轉個方向重新放好。每次檢查好,最好都進行1次消毒 ,可用氣霧消毒劑熏蒸或用 50%多菌靈 500~800 倍液進行消毒。

7.3.1 溫度 。菌絲進入旺盛期後 ,由於菌絲生長產生大量的熱量,袋溫高於室溫,這時期要將室溫調到 22~24 ℃,袋溫25~28 ℃,防止菌絲燒菌 。

7.3.2 濕度。空氣相對濕度依然控制在 65%~70%之間為好 。

7.3.3 空氣 。菌絲的生長越來越旺盛 ,需要的氧氣量也越來越大。因此,要求對培養室增加通風量,每天通風4~5次,每次 40~60min。

7.3.4 光照 。繼續避光培養 ,可以提供極其微弱的散射光 。

7.4 菌袋的後熟期管理

經過30~40d的培養管理(視接種量而定),菌絲可長滿菌袋。這時需要改變環境條件再培養 5~7d,以使菌絲潔白濃密,菌袋堅實,才能正常出菇。從菌袋發滿至現蕾出菇這段時期稱為榆黃蘑的後熟期。

7.4.1 溫度 。此期要將室溫控制在 20 ℃左右 ,使菌絲緩慢生長,以便菌絲積累充足的養分,為出菇做好準備。

7.4.2 濕度 。 空氣相對濕度適當調高至 75%~80% , 以便菌袋口部從空氣中吸收部分水分,促使原基形成。

7.4.3 空氣 。 這時期菌絲體由營養生長逐步向生殖生長過渡,要加大通風量,至少要通風4~6次,每次 40~60 min,以利於菌絲體積蓄養分,促進子實體早日形成。

7.4.4 光照 。菌絲長滿 ,可以增加室內散射光或用燈光增加光照,以促使菌絲扭結形成原基。

優質栽培袋的標準:在正常的菌齡內,菌絲髮滿菌袋;菌絲充實潔白,手捏菌袋有較強的硬度,中間無鬆軟感;無雜菌斑塊,有少量原基出現。

8 出菇管理

8.1 出菇方式

榆黃蘑可以採用多種方式出菇,園藝式生產最常用的是脫袋覆土出菇法、順碼堆放出菇法和牆式栽培出菇法,目前工廠化和半工廠化主要是層架式出菇和網格式出菇。

8.2 催蕾 (原基分化期 )

菌袋培養後熟期過後,要把棉塞頸環去除,換成出菇環。此時可以降低菇房溫度到 15~25 ℃,通過對地面和牆壁噴水,或是通過加濕機自動控制空氣相對濕度在 90%~95%之間;加大菇房通風量,保證空氣新鮮,同時給予500~1 200 lx的散射光進行刺激,3~5d後,培養基表面會分化出白色米粒大小的榆黃蘑子實體。5~10 d 子實體原基即可長大至火柴頭大小。

8.3 桑葚期

榆黃蘑原基不斷長大,形狀如桑堪,故名桑葚期。此期最重要是控制用水,切記不可在幼小子實體或培養料上面噴水,有條件的最好通過超聲波加濕機控制空氣相對濕度在 90%左右;溫度保持在 18~25 ℃之間;適量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清新;光照度可同催蕾期。3~5d後便進入珊瑚期。

8.4 珊瑚期

榆黃蘑桑葚狀原基漸漸伸長,分化出參差不齊的菌柄,出現形似珊瑚的菌蕾群。此期管理上主要是噴水。噴水要求噴霧要細,水量要少,噴水要勤;每次噴水後,要通風 30 min,防止濕度過大而染病。保持溫度在 15~22 ℃之間,給予適量散射光,過2~3d就進入成形期。

8.5 成形期

珊瑚期後,菌柄不斷伸長增粗,並在頂端出現淺黃色或乳黃色的扁球狀菌蓋,而後在一側擴大生長,明顯分化出菌蓋和菌柄。菌蓋形成後,菌柄生長緩慢,在這一階段許多小菌蕾因爭奪不到營養而中途停止生長,最後只有一部分能發育成疊生扇形或叢生漏斗形的子實體。隨著菌體的增大,需水量也越來越多,噴水應勤而少,一般每天噴水 3~4 次,但要避免直接向菇體噴水;控制空氣相對濕度在 90%左右;加大通風量,防止因通風不良造成菌柄粗長、菌蓋薄小等畸形子實體,這時光線相對要強些,給予1000lx左右的散射光,如果光線不足,會形成商品性狀較差的淺黃至淺白菇。

8.6 成熟期

榆黃蘑菌蓋形成後,不斷長大,中部凹陷呈漏斗狀,邊緣仍下翻卷,此時稱為成熟期。這一時期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 85%左右,採收時可以延長子實體貨架壽命。溫度要控制在 18~25 ℃之間,需要加強通風,給予適量的散射光。

9 採收

當榆黃蘑菌蓋直徑長到2~4cm,菌蓋即將展開而略有卷邊時就要及時採收。採摘適時,菌體色澤金黃,菌肉鮮嫩,品質好,烹食時菌柄脆。採收前 2 h 左右噴 1 次水,使菌蓋保持新鮮乾淨,但噴水不宜過大。頭 2 潮菇出菇密集整齊,同一根系的榆黃蘑,如大部分已經成熟,則不論菌蓋大小,要同時採收。

10 間歇期管理

一茬菇採收後,至下茬菇蕾出現之前,要進行間歇期管理。在第1茬菇採收完後,將培養料表面清理乾淨,停止噴水 3~4 d,使菌絲恢復生長後再適當噴水。水中可分別加入1%白糖和尿素補充營養 ,對多出菇 、出好菇有較好的效果 。采完第 2 批後,培養料的水分已大量消耗 ,需要把袋子放入清水中浸泡 2 h,撈出瀝去多餘水分;工廠化和半工廠化也可以在二茬菇採收後,轉入保溫大棚進行脫袋碼牆覆土栽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美的果香 的精彩文章:

TAG:美美的果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