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夏威夷「導彈來襲」烏龍:這到底是不是演習?

夏威夷「導彈來襲」烏龍:這到底是不是演習?

1941年12月7日,一群飛機從西邊飛臨夏威夷上空,用魚雷、炸彈和槍炮導演了「這不是演習」的戲劇性一幕,停泊在珍珠港的4艘美國太平洋艦隊主力艦被擊沉,夏威夷遭逢了史上最慘痛的一次劫難,事變中當地駐軍通訊站所發通報中例行加上的一句「這不是演習」(THIS IS NOT A DRILL)產生了世界性記憶,也成為夏威夷人心中永遠的痛。

圖1、「這不是演習」

然而夏威夷當地時間1月13日8時07分,格林尼治時間18時07分,許多夏威夷人的手機再度跳出了「這不是演習」的驚悚字樣。這是一則由夏威夷緊急事務管理局(HEMA)發布的緊急警報,全文是「彈道導彈威脅夏威夷,立即尋求庇護所,這不是演習」(Ballistic missile threat inbound to Hawaii. Seek immediate shelter. This is not a drill.)。人們立即緊張起來

圖2、緊急警報

由不得人們不緊張:由於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一再聲稱「某國彈道導彈對美國構成嚴重威脅」,而美國最西邊的州夏威夷距離那個國家僅有約4600英里,彈道導彈只需20分鐘就能飛到夏威夷,因此自12月起HEMA開始每個月測試一次這類警報系統,以應對可能的核導彈襲擊,上一次是1月2日,照理本月不應該再有一次——因此這顯然「真的不是演習」。

圖3、夏威夷緊急事務管理局

HEMA有三套緊急預警通知系統,第一套包括長達一分鐘的戶外警告,提醒人們收聽收看廣播電視里的信息,第二套一分鐘的襲擊警告信號提醒居民尋求庇護所,第三套則是廣播、電視的緊急通知。這些警告系統不光用於對付軍事襲擊,更常用於惡劣天氣的警報。

按照夏威夷人已聽得磨出老繭的「緊急庇護須知」,從某國到夏威夷,彈道導彈需要飛行20分鐘,美國太平洋司令部(USPACOM)需要5分鐘來評估導彈發射位置和彈著點,因此給居民的預警時間不到15分鐘,這點時間當然不夠搬家或疏散,因此夏威夷民政部門規定的「庇護標準動作」是帶足給養和必需品躲進指定庇護所待14天,或得到「可以安全離開」的通知——事實上13日的警告也就是這麼要求的。

圖4、美國太平洋司令部

正因為「不是演習」和時間緊張,夏威夷人瞬間陷入歇斯底里的恐慌。

一位夏威夷太平洋大學學生迪恩(Hassan Deen)稱,恐慌之下他們30個同學被所在垃圾間長達47分鐘,而另一些人則躲進浴缸或沙坑裡。一位英國遊客因為受到刺激而癲癇發作,還有人把孩子藏進下水道。維亞萊鄉村俱樂部正舉行高爾夫索尼公開賽,結果因為導彈警報陷入一片恐慌。許多夏威夷人穿上了各種指定的保護裝具,衝進了防空洞,遊客則被要求去酒店地下室。當地媒體稱,檀香山以北主要幹道H3高速公路,驚惶的司機衝進附近隧道躲避,一個高爾夫球俱樂部工作人員則擠進廚房擔心遇到最壞的狀況,有些居民開始寫遺囑和祈禱,而一位歐洲遊客在絕望中自我安慰「至少我死在自己夢寐以求的旅遊勝地,可謂死得其所」

圖5、把孩子藏進下水道

18分鐘後,一封電郵悄無聲息地飄進人們信箱,告訴大家「其實是個烏龍」,但亂作一團的人們大多毫無覺察。直到8時45分,同樣由HEMA發出的更正警報才姍姍來遲地在人們手機上閃亮——平安無事咯,這只是個誤會。

圖6、「平安無事咯」

夏威夷州長州長伊格(David Ige)稱「人為錯誤導致虛驚一場」:換班時交接班的員工錯按了一個按鈕,結果「導彈來襲,這不是演習」的警告在手機、電視、廣播同時出現。

美國軍方多年來一直在太平洋海域進行彈道導彈測試,並且通過遍布太平洋的綜合感測系統和預警網路跟蹤導彈軌跡,這個體系近年來得到改進,導彈發射時的紅外信號會被立即探測並觸發即時的戰略司令部STRATCOM評估進程,評估內容包括發射位置、導彈可能的類別、彈道軌跡,射程、可能的彈著點等,然後高級指揮官會召開電話會議,討論導彈是否對美國及盟國構成威脅,如果答案是構成威脅,就會通知總統,讓北美航天防務司令部NARAD、STRATCOM、情報機構和國家安全委員會參與決策,以決定反擊手段。即便答案是不構成威脅,也必須將消息在導彈飛行尚未結束前通知總統。對某國此前的導彈發射不會觸發警報,因為已評估認為對美國構不成任何威脅,如果有,陸基或太平洋艦隊就會發射導彈攔截。

HEMA是個民防機構,不但負責發布這類戰爭性質的預警,也負責發布極端災害天氣預警。按照HEMA的程序,應急警報應該分為三個部分,即戶外警報、廣電警報和手機警報,戶外警報包括長達一分鐘「注意,請立即打開電視或收音機收聽重要通知」的聲音,和一分鐘「嘩嘩」的襲擊警告聲,引導居民立即尋求庇護,全島設有戶外警報器386個。

此次的錯誤導致三個系統中的兩個被啟動,只有廣電系統的預警未被激活。

圖7、高速公路指示牌通知「這是個誤會」

圖8、「可愛島」波伊普君悅酒店的客人被轟到地下室

事發後夏威夷州州長伊格已對此次錯誤表示道歉和不安,HEMA局長宮城(Vern Miyagi)一方面稱「道歉」,另一方面卻稱「威脅的確是存在的,請記住真的有導彈來襲你只有12-13分鐘時間尋找庇護所」。

聯邦調查局官員表示「將努力讓這種事不再發生」,檀香山一位電視台記者納馬塔(Brigette Namata)則震驚地表示,有這麼多號稱專業的人士和機構,發生如此巨大、令人震驚的錯誤真令人難以置信。

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Harry Harris)去年4月在國會稱「夏威夷的導彈防禦系統已經足夠保護自己,我們應考慮使用新的雷達和攔截導彈以策萬全」。然而真的如此么?

雖然是虛驚,但許多跡象表明,夏威夷的預警系統並不像哈里斯吹噓的那麼可靠:去年12月份測試稱,全州386個報警器中93%工作正常,但此次虛警中有12個發出了錯誤的救護車警笛聲,在維基基旅遊中心,警報器的聲音小到幾乎聽不見。夏威夷州議會下周五將舉行相關聽證會,州眾議院議長佐伯(Scott Saiki)指責「州民只能從這次事件中得到政府應急系統靠不住的結論」,夏威夷籍聯邦參議員沙茨(Brian Schatz)稱,此事絕對不可原諒,必須強硬而快速地進行問責並加以整改,而另一名參議員吉姆(Donna Mercado Kim)則指出,這種虛警對應急管理系統的完整性和可信度構成極大危害。

圖9、哈里斯

圖10、HEMA局長宮城(Vern Miyagi)

事發後當局修改程序,規定今後警報要兩人同時才能發出。聯邦通信委員會(FCC)主席派伊(Ajit Pai)則表示,將組織小組展開調查

圖11、FAA主席派伊

那麼總統呢?

事發時特朗普正在佛羅里達州自己的私人高爾夫會所打高爾夫球,事後僅由白宮發言人沃爾特斯(Lindsay Walters)稱「總統知道了」、「純粹是國家行為」、「這就是演習」。對此奧巴馬(Balack Obama)時代的國防部官員格蘭菲爾德(Patrick Granfield)諷刺「感謝上帝,總統在打高爾夫」,而親特朗普的YourVoice America主持人米切爾(Bill Mitchell)則毫無意外地將之歸咎於夏威夷方面和民主黨人(該州民主黨執政),稱「特朗普打高爾夫時夏威夷一些白痴偶然按錯了按鈕,然後民主黨人就開始大做文章」。自此事發生以來特朗普推特繼續攻擊「主流媒體的假新聞」,並未提及此事。有當地人對BBC記者驚呼,人們如今有理由問特朗普「某國導彈到底對美國有多可怕?如果真這麼可怕,難道這就是我們做好的準備么」。

圖12、米切爾反唇相譏

圖13、沃特斯「這就是演習」

其實歷史上類似的「核導彈烏龍」不止一次。

1960年10月5日格陵蘭雷達預警稱「發現幾十枚蘇聯核導彈來襲」,令北美防空司令部高度緊張,但事後證明,雷達發現的不過是挪威的月光(「挪威的月亮」此後成了一個著名的段子);

1979年11月9日,美國導彈預警系統被一個「戰爭遊戲」軟體(工作人員偷偷裝載磁帶上,結果不小心被引入主計算機系統)誤導,發出「美國被蘇聯核潛艇襲擊」的虛驚,結果導致6分鐘的神經過敏,差點誘發核大戰;

1980年6月3日,同樣是美國導彈預警系統虛警「2200枚導彈來襲」,結果是一枚價值0.46美元的劣質晶元作祟;

1983年9月26日,蘇聯導彈預警系統發出「5枚美國核導彈來襲」的警報,幸虧值班軍官頭腦清醒(「美國發動核大戰怎麼可能只打5發」)才未釀成大禍,後發現雷達錯把衛星反射的太陽光當成了導彈;

1984年8月11日,時任美國總統里根(Ronald Reagan)在調試演講麥克風時隨口說「五分鐘後核攻擊蘇聯」,後來得知一名低級別蘇聯軍官因此下令遠東部隊進入警戒狀態。

圖14、冷戰時的北美防空司令部整天如臨大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陶短房 的精彩文章:

歷史謎題系列:同樣是清代大臣,為何有人自稱「臣」,有人自稱「奴才」?

TAG:陶短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