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超過70%的人對中國品牌更加信任,這預示著什麼?

超過70%的人對中國品牌更加信任,這預示著什麼?

互聯網的發展讓中國消費者更加包容新的事物,本就強大的快速學習能力,令人們的時尚敏銳度快速進階,開始塑造自己的風格和興趣。同時,中國消費者度過了熱衷購買知名「大牌」的階段,於是,更加良好而獨特的購買渠道成為了當下的新需求,更多的源自國內的品牌在這土壤中生長起來。

零售風向在改變,國內品牌的發展愈加壯大,消費者需求多元並且旺盛。時代的轉變,讓中國市場無論在消費力還是審美層面上都佔據了全球前列,也需要更多了解中國的設計師為中國市場重新再造時尚潮流。

上海時裝周致力於成為全亞洲的時尚風向標,在這裡培育了許多中國設計師。我們看到了一些在2017年的上海時裝周聲名鵲起的中國設計師品牌。

// Xu Zhi

在時尚領域風頭正盛的女裝品牌Xu Zhi被稱為中國最具創意的設計師品牌之一,設計師陳序之2014年在倫敦創建了該品牌,2016年入圍多個著名設計大獎,包括國際羊毛標誌大獎和LVMH時尚大獎。產品在全球範圍內的50餘家零售商出售,主要設計特點為華麗的紗線與刺繡的融合,採用複雜精細的手工工藝設計,在款型構造和紡織技術方面十分突出。

Xu Zhi品牌推出時,就吸引了多個高端買家,主要是來自中國的買家,其中包括在香港,北京和上海均有分店的連卡佛,以及東京的Opening Ceremony和倫敦的Dover Street Market。

// Angel Chen

Angel Chen的設計師陳安琪與陳序之一樣,都畢業於中央聖馬丁設計學院。2014年,她在深圳創立了同名服裝品牌,成為最炙手可熱的新銳設計師。2015年,入圍連卡佛首屆「創意集結」號獎,品牌標誌性長款衝鋒衣,以及其它易於搭配的上裝和下裝,推動品牌實現了盈利,銷售漲幅不斷增加,在全球40餘家買手店進行售賣。

連卡佛首席品牌官Joanna Gunn曾說,陳安琪提供了新穎原創的個人觀點,與連卡佛的客戶群產生了共鳴,所以成為他們重要的引進品牌。她的作品已經多次登上國內時尚大刊封面,設計師陳安琪也積極與各類品牌進行合作,包括Sony、Kiehl"s、賓士、立頓等等。

// Xiao Li

時裝品牌Xiao Li的設計師李筱,在上海和倫敦都開設了工作室,她在時裝設計廓形、規模與概念上的探索贏得了買手們的青睞。初露鋒芒之時,她就因為贏得國際競賽,而有和Diesel合作設計出售單品的機會,這些單品均在10 Corso Como上架出售。

Xiao Li在歐洲、美國、中東與亞洲地區擁有近30名存貨商,包括Dover Street Market、棟梁與Leclaireur。李筱本人曾表示,因為在上海本地生產,加上品牌設定的價格點合理,對於國際買家來說具有競爭力,而國內已經成為他們現在重要的市場。

// Xander Zhou

中國男裝設計師周翔宇,早在2007年就建立了個人同名品牌Xander Zhou。2013年,因登上倫敦男裝周而成為國內獨立設計師界的新力量,玩樂、反叛、青年文化和極具創意的視覺概念是他具有標籤性的設計語言,曾託付具有資深經驗和豐富資源的英國代理銷售其每一季的設計。

周翔宇同時擔任著雜誌主編、造型師等工作;在上海聯手先鋒音樂派對組織一起辦活動;與滴滴合作推出過代駕司機制服系列;還在2016年和國產品牌海瀾之家推出過時裝合作系列。精力充沛也讓他有了更高的知名度,也十分擅長為品牌講故事,深刻了解最前沿的潮流動向,因此他本人在新生代當中有著很強的影響力。

當產品的質量與價格水平相當時,有62%的中國消費者更偏向選擇國內品牌。科爾尼最新的調查報告顯示,71%的中國互聯網用戶對國產主要品牌的信任度正在逐漸提升,其中千禧一代,尤其是1998年之後出生的人,更加認可本土品牌。

除了大家所熟知的早期中國時裝品牌,我們也開始關注符合當今時代口味的設計師品牌。我們看到一些已經發生的改變,正在催生著國內設計師品牌成長。

1.過去20年里,更多的中國國產時裝品牌走進資本市場,時尚氛圍形成。我國第一批上市的服裝品牌在90年代上市,此後,越來越多的國產品牌都在資本市場上取得成功。早期以西裝制服等男裝品牌為主,以及休閑類服飾品牌。近兩年上市的則集中為定位中高端的女裝品牌,趕上了中國時尚的快速發展的順風車,在銷售渠道上更加多元化,可銜接百貨、購物中心、街鋪。

2.已具規模的中國本土的時尚企業有了更加全球化的視野,品牌升級優質化。這種演化包括,在全球範圍進行人才儲備,尋找好的模特、攝影師,激發更多創意,甚至將足跡擴張至海外。這些品牌的產品價格設置親民,同時知名度高,相較於「外來」品牌更加了解本地市場,而擁有很多忠實顧客。這些本土品牌滲透進國內的全線城市,看似是為了滿足更加精細的消費者口味,其實也是在反向影響著消費者的審美。在這樣的改變下,人們將過去對國產品牌的不信任變成了一種新流行。

3.越來越多的國內百貨正在嘗試著買手制零售模式,為本土設計師品牌發展提供了土壤。美國與英國的百貨公司買手制經營模式作為範例,國內包括百聯集團以及SKP等,都紛紛開設了自己的直營買手店。想抗衡外資零售的入侵,尋求全球化的發展,買手製成為了新的趨勢所向。雖然在全球,買手店正處於收縮狀態的弱勢地位,但在國內卻呈現著新商業形態的勃勃生機。

4.互聯網電商讓消費者接受更加多元的選擇。在電商的發展中誕生了很多類型的個人品牌,比如網紅經濟里誕生出來的網紅品牌得到了消費者的關注。當人們意識到個性化的重要性,意識到選擇的多樣性,在滿意度逐漸提升的過程中,也同時對品牌的內涵有了更高的要求,新一代具有足夠新鮮創意的年輕設計師開始得到關注。

國內工廠與生產技術的進階,以及零售商的數量,也為中國設計師品牌帶來發展土壤。他們為中國消費者提供著全新的生活方式觀點,給市場帶來了新鮮原創的概念,於此同時,基於對市場的深刻了解和把握,又能做到質量好,價格也合理。

改變剛剛開始,未來還可以期待更多「中國發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RET睿意德商業地產 的精彩文章:

街道的本質:美學與哲學的疊加

TAG:RET睿意德商業地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