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麵食吃太多易導致抑鬱症?那桌上的這碗面吃還是不吃?

麵食吃太多易導致抑鬱症?那桌上的這碗面吃還是不吃?

近日,知識偶像問答真人秀《你說的都對》中爆出一個點:吃麵食(碳水化合物)太多的人更有可能患上抑鬱症。作為北方人的我有點不服!不過先看看真人秀上提供的數據......

麵食吃太多易導致抑鬱症?那桌上的這碗面吃還是不吃?

這一結論來自2014年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一項研究:吃過多碳水化合物的人(比如麵包)更容易罹患抑鬱症。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12年的追蹤隨訪,考察了碳水化合物消耗量與抑鬱症之間的關係。通過對4.3萬名沒有抑鬱症病史的女性的日常飲食狀況進行測試,結果顯示:吃紅肉和精製穀物(即細糧,如麵包、麵條、通心粉和炸薯條)的女性被診斷患上抑鬱症或接受抑鬱症治療的風險會增加29%-41%。碳水化合物還對她們體內的炎症水平造成了負面影響。那原因究竟是什麼?

麵食吃太多易導致抑鬱症?那桌上的這碗面吃還是不吃?

那麼,對於焦慮和抑鬱,都有哪些飲食方面的研究?

腦腸軸

Gastroenterology(影響因子 18.187)上的一篇文章發現,長雙歧桿菌NCC3001可以改善腸易激綜合征患者的抑鬱和焦慮狀態。一項2017年發表的綜述(Ann Gen Psych. 2017; 16:14)發現,益生菌對焦慮有積極作用,這一結果也與益生菌對抑鬱的結果相一致(BMC Medicine. 2017; 15:23)。

發酵食品

2013年,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和法國的研究人員共同研究了發酵乳製品(如酸奶)對大腦神經迴路的影響,結果發現,發酵乳製品或許可以改變我們處理軀體感覺和情緒有關的一些迴路。這或許對抑鬱和焦慮患者是個利好消息(Gastroenterology. 2013; 144:1394)。2015年的一項橫斷面研究(Psychiatry Res. 2015; 228:203)也發現,攝入的發酵食物越多,具有較高神經質程度的個體社會焦慮越少。

ω-3脂肪酸

麵食吃太多易導致抑鬱症?那桌上的這碗面吃還是不吃?

2011年的一項針對學生的研究發現,服用長鏈ω-3脂肪酸的參與者焦慮和抑鬱水平下降。2016年,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在《自然·通訊》雜誌上報告說對那些罹患精神分裂症風險較高的年輕人來說,通過補充ω-3多不飽和脂肪酸(ω-3 PUFAs)能長期有效降低他們發病的風險(Nat Commun. 2015;6:7934)。因此,精神科醫生可以鼓勵焦慮和抑鬱症患者多吃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如魚類和貝類,以及堅果類。

麩質與糖

麩質是存在在小麥、大麥等麥類作物中的一組蛋白質,麩質相關失調是指攝入麩質後引起的各種免疫相關的疾病。其中,乳糜瀉是最為人熟知的。此外,麩質還會在過敏者體內引發神經細胞病變,引發抑鬱症、精神分裂或老年痴呆症等神經系統疾病。

總的來說,抑鬱和焦慮肯定會受到食物的影響。食物與抑鬱症的關係似乎對於焦慮症也同樣如此。鑒於此,能夠治療抑鬱症的許多干預措施,也可以治療焦慮症。總體而言,增加患者飲食的營養密度,關注綠葉蔬菜、五顏六色的蔬菜和更多的海產品,以及避免過度加工的食物、高糖食物,都會對焦慮和抑鬱癥狀有積極作用。

TAG:大話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