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晚清至民国书画市场良机——张之洞手札!

晚清至民国书画市场良机——张之洞手札!

晚清至民国书画市场良机——张之洞手札!

晚清至民国初期的书画市场尚未发展成熟或尚未达到应有的局面,可以说为藏家朋友提供了为数不多的发展良机。那么,面对这样的一种态势,我们该如何收藏呢?

不知藏家朋友是否关注到一个比较奇特的现象,在勘察很多近现代书画名家的拍卖成交记录时,很多人作品的最高价或拍卖前几位高得离谱,而之后便逐渐形成极大的落差比如最高价为两百万元,一般的作品却都在几十万元甚至十几万元的区间摇摆。这一现象并不能说明他的最高价一定是炒作的,相反,那些高价的作品很有可能是他应有的价位,那是出于很多方面的原因或努力,促成了某单件作品的高价值,而尚未关注的作品便一直处在“潜水”状态。

晚清至民国书画市场良机——张之洞手札!

在本文看来,对于这种还有很大升值空间的板块,应该采取两种策略:

第一种策略是针对资金比较充裕的藏家——要毫不犹豫地向书画家的顶级藏品下手,不求多,但求精。当你得到了书画家最顶级的作品,你就有了话语权,一切的博物馆收藏、美术史撰写、图书出版,您手中的那件藏品永远是绕不开的砝码。而问题的关键是,您选择的对象不一样是那个时代最顶级的书画家(最顶级的书画家的代表作往往早已是天价),重要的是您选的作品一定是某个书画家最顶级的作品。比如“扬州八怪”中名气最大的假定是郑板桥,名气最小的假定是汪士慎,很多藏家拼命去争夺郑板桥稍好一点的作品或普品,而没有选择汪士慎的顶级作品。

汪士慎最贵的作品是451万元,而这个价位几乎要排在郑板桥拍卖成交额的五十名开外。但是,“扬州八怪”是个整体,当谈到郑板桥的时候,汪士慎也是不可或缺的人物,他也是这个板块中必不可少的“拼图”。因此,与其去追逐郑板桥一件普通作品,不如全力去争取到汪士慎的一件代表作。

晚清至民国书画市场良机——张之洞手札!

第二种策略是针对资金比较有限的藏家——系统收藏小作品。比如清代的状元帖、书信系列、抄录古诗文或古诗文点校类型的作品。搜集这种小作品最大的难度不在于资金,而在于花费大量的精力。尽管目前信札市场已经价格偏高,特别是王铎诗稿的天价频出,包括“南长街54号”藏梁氏重要档案的横空出世一下子带动了手稿类型作品的普遍价位,但整体上看,一开手稿一般不会超过5—10万元,甚至几千块钱就可以拍到不错的东西。他的难点是必须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全国各个大中小类型的拍卖会上“跑场子”。笔者的很多朋友就是这样,借着企业定期外出开会的机会,到开会城市的小拍卖会上逛一圈,专门盯着信札,每次都有一些意外惊喜。甚至为了一开看似不起眼的手稿,坐飞机不停地在各地辗转,通过各路人脉追踪那些小小的手札,久而久之,由小票友变成了专业大咖。当这些看似没有关联的小东西集合到一定数量时,他的价值便会凸显出来。比如藏家非常熟悉的“锦绣万花谷”系列宋版书,其实并不是一整套资料,也是由不同时期、不同内容的资料组合而成的,却获得了极大的关注度。

藏家朋友一定切记:手稿学术价值的挖掘并不是靠藏家个人,而是要靠成熟的拍卖公司及他们聘请来的专业学术团队。能不能将这一件件零散的小作品汇集起来,却是非常耗费时间,同时也正是中小藏家们最擅长的。这就像烹饪一样,能不能做出美味的佳肴在于厨师,但厨师手中的食材是需要采购员去亲自遴选的。

晚清至民国书画市场良机——张之洞手札!

在本期推介的四位书法家中,张之洞的手札相对来说是最多的,同时他也是这四位辅政大臣中书法水平最高的。张氏的行书带有浓重的苏东坡书法的味道,只是写得更为整饬,也更为厚重,这也是为了书写大字时的必然调整。目前他的单件作品尚未见超过百万元的,但我们从下表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张之洞作品的高价位最近两年几乎占了一多半,可见目前正是行情的上升期。正如前文谈到,张之洞的行书水准极高,他的大字对联固然值得收藏,他的手札更是理想的选择。市场上张氏手札主要分为两个类型:一种是个人的手札,包括他与亲朋间的信札;包括他与同僚商榷家国大事的信札;也包括他抄录古人诗句或自作诗文的手札。第二种类型是包含有张之洞在内的多人手札。这种类型的手札一般都是由后人集结晚清时期重要历史人物的信件,内容可能是统一的,也可能是毫不相关的信件。

收藏前者的好处是风格统一,更容易短时间看到系统性是收藏的效果,后者的好处是人数众多,既能够看到晚清历史名人间的往来关系,又可以单独拆开,很多名人的作品遗存很稀少,但却很可能夹杂在这些多人往来的信件中。那么,很可能就是一页值千金。目前这样混杂类型的信札价格呈两级分化状态,有大名头在内的多开信札、数量超过二十开的基本都在百万以上,如果是以无名文人为主,兼有大名头的,价格基本都在十几万元以内。对于有兴趣收藏晚清名人信札的朋友,一定要首先按朝代、年龄、官阶等因素将这一时期的主要名流文士勾画出详细的关系网,以此来确定信札的史料价值和价值空间。



原文作者:《通过“晚清中兴四名臣”看书法投资新观念》-杨艳丽

原文来源:《收藏投资导刊》2017年12月刊总168期

《收藏投资导刊》官方授权,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龙玉”与“凤玉”——艺术与王权的完美结合


想了解更多艺术推介与艺术收藏,欢迎关注【文藏】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头条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藏 的精彩文章:

TAG:文藏 |